第二卷 南方第二百四十七章 转折(27)(2 / 2)

这人如此谦逊的过头了,左惩第反而十分奇怪,正想再说什么,鼻子间却是闻到一股浓郁的饭等香气。

“咦,这么快就把饭做得了?”

他不禁发问。身边有个家人便是笑道:“老爷,哪有这么快?是汛兵们的饭菜好了。不是咱们的。”

“喔,我瞧瞧将士们吃的是什么。”

左想第心情轻松,人也多事起来,信步而行,角落里例确实是摆放着汛兵们的饭菜,热气腾腾,正在向上冒着白烟。

“好香,好香。”

左崽第先夸一句,不过紧接着就是吃了一惊。桌上的饭全部是白米饭,这已经十分难得了,还有几个圆形的陶罐,里头热气蒸腾,肉菜香味,显然就是从这里头散发出来的。

“回大人,这是行军罐头。”

讯守官叉手在一边侍立,此时上前答道:“这是平虏军的军需司刚送过来的,叫咱们试吃一阵子看看。本讯隔绝河流道路,四周数里没有人家,十里以外才有一个小集市,几十个兄弟要吃饭容易,菜就难了。平时要操练,也不能养鸡养猪,肉菜都是上头统一送过来的。”

“原来如此。”

墙角有烟熏的腊肉等物,显然就是解决吃饭问题的一个办法。至于这罐头,左惩第倒没听说过,因向汛守官问道:“这有什么出奇之处么?”

“有的。”提起这个,汛守官也很是兴奋,微笑道:“陶罐便易制,也便宜,肉菜放于其中,以密法封存可保存长久,这几个已经放在本讯库房二十余日了,盛夏时存物不易,今日打开热食,并没有变质,仍可食用。”

“原来如此原来如拖……”

左憋第神色间也全是惊奇之色,原本在一边背着手看热闹的马绍愉也是面露惊奇之色。他是曾经多次受命长途奔走的人,有时候荒郊野岭没有饭食,硬挺着不吃是常有的事。当时的北方经过长期的战乱,灾害,几十里不见人烟或是找不到吃的也很稀松平常,要是有这种东西带着,倒不会有饿肚子的危险了。

“除此物外,还有干粮等物,加水拍打,一层层的直到凝固干结为止,带一块,遇水泡开,一块就能顶数顿之饥了。”

“难得,当安难得。”

这一次连满腹鬼胎的陈洪范都是满口称赞起来。宋人是把军人当罪犯,额头刺字以防做乱逃窜。虽是侮辱,不过待遇着实不差,一个守城小军,一样能养家糊口。

而大明军户,就是等同乞丐。明太祖的思想就是不费国家财力养兵,所以国初军户,不仅要自己种地养活自已,还要上交粮食。

如此制度,当然不能长久,所以营兵制庋相应而起。不过,就算如此,把军人当乞丐罪犯的思想却是继承了下来,行军作战,原本是都督府负责后勤,后来却被文官抢了过去。而文官贪污起来,也丝毫不比武将差,至于虐待士兵,更是不在话下。行军之时,不准大军自带粮食,一律由各地供应,而为了怕军士多吃多占,还规定到达当天没有饭吃,要干饿一天,第二天才有饭。

如此一来,明军拔寨起营就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了,因为所有士兵都知道,只要营寨一起,这一天不管走多少路,反正是要饿着肚皮睡觉了。

如此一来,忠厚老实的自己省一点饭带着,至于是不是坏了馊了的,那就不得而知。而奸滑凶狠的,抢掠百姓也是常有的事。明军纪律之坏,战斗力之差,除了饷械金缺,训练全无,将士完全没有荣誉感,自然也是重要的原因。

眼前这情形,罐头干粮不过是小节,而皇太子和行营的良苦用心,才是最为关键的东西。

“唉,吾竟不知说什么是好了。”

北上行程才这么一点,所受的冲击已经足够大了。不管是行政上的改革,还是盐课,厘金,都显示出江北与别处地方的不同,而财政的宽裕也是十分明显的,到处都在兴修水利,拓宽平整道路,这在大明别处,左您第已经活了几十年,恐怕尚是第一次见到。

就算他自己也任过巡抚,自思在种种方面,特别是涮新吏治,革除弊政这上头,已经和皇太子差的太远。

至于讯塘分地而守,精器械,严训练,重核查,种种措施看来,徐淮扬泗睢诸镇之间联系紧密,等各地官道重修完成,以讯塘堡寨分路驻守,声气相连,各城防营实力雄厚,敌人纵是有数十万军齐至,也是很难有攻伐成功的可能。

而只要闽浙湖广南直隶也如江北这里整改成军,一切制度也如这里一样,纵流贼与东虏联手,又有何惧?

“我等尽早用饭,饭后速行。”左想第神色激动,大声道:“我要请面见太子殿下,请授北上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