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访问埃塞俄比亚!</p>
这个新闻看起来很重要,可是事实上,一点都不重要,至于对于蒙巴萨的人们来说,压根就没有多少人看这个新闻。</p>
蒙巴萨是肯尼亚第二大城市,也是其最大的港口所在,曾几何时还是英属东非的首府,尽管后来首府迁往内陆,但是因为港口的存在,这里依然是东非地区最繁华的城市之一。</p>
在过去的几年中,伴随着肯尼亚粮食出口贸易兴盛,蒙巴萨城西的新港不断扩建,在斯瓦希利语中基林迪尼港为“深水的意思”。港宽水深,口岸开阔,码头泊位之多,货物吞吐量之大和机械化程度之高,在东非均居首位。它不仅是肯尼亚进出口货物的主要集散地,也是乌干达、布隆迪、卢旺达、刚果东部和苏丹南部货物的重要出海口。</p>
而伴随着港口的扩建,原本冷清的新港区也变成了一个繁华的商业区,与老城区欧式大楼与阿拉伯建筑错落成趣不同,经过精心规划的新港区耸立着一栋栋现代化的高楼,高楼大厦,让人们充分感受到了现代文明的气息。</p>
“这里不仅建筑上与老城截然不同,就连人口也有所不同,老城区主要是以班图族黑人、阿拉伯人以及印度人为主。而新港区则以亚洲人为主,”</p>
置身于这座现代化的小城之中,看着往来的亚洲面孔,阿普里尔对身边的卡罗琳说道:</p>
“你看这里,在欧洲和美国有一些唐人街,但是在这里,这里却是一座唐人城。</p>
唐人就是新港区的主人,而日裔、越南裔、韩国裔都依附在他们周围。</p>
这些人既然有谷物公司的雇员,也有从亚洲各地赶到这里挣钱的劳工。现在,仅仅只是在蒙巴萨就生活着超过8万亚洲人,在整个肯尼亚,有超过20万亚洲人生活在在这里。从数量上来说,他们甚至超过早在19世纪就来到这里的印度人!”</p>
提到“印度人”时,阿普里尔特意加重了语气,在大英帝国时代,对于人口不足的英国来说,他们在扩张殖民地时,需要大量的人口作为补充,印度人被为视“帝国忠实的劳工”,被跟随大英帝国的脚步被带到了非洲,在非洲各个地方,都留下了极基深刻的印迹。</p>
在整个非洲生活着上百万印度人,他们曾经是英国统治非洲的柱石。历史上,在英国开始从殖民地撤离的时候,印度人已经融入了这片土地之中。</p>
只不过现在在这片土地上,这些外来人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政治影响力上都已经远远超过印度人。</p>
“从经济上来说,他们的影响力更大是吗?”</p>
卡罗琳指着国际谷物公司大厦说道:</p>
“国际谷物公司,即便是我在欧洲也听说过他们,在欧洲的超市里,也有他们的产品。”</p>
国际谷物公司的产品并不仅仅只是用于供应本土,事实上欧洲也是国际谷物公司的主要市场之一,在非洲生产的牛肉,粮食等产品,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出口到欧洲各国。</p>
在欧洲的超市之中见到国际谷物公司的产品简直不要太正常。</p>
“是的,他们几乎控制了整个肯尼亚的农业,他们拥有几百万英亩的农场,每年产出上千万吨粮食等农作物,对于他们来说,整个肯尼亚甚至整个东非都是国际谷物公司的农场。”</p>
话音稍微顿了一下,阿普里尔接着说道:</p>
“他们用十年完成了欧洲人用半个世纪都没有完成的工作——把肯尼亚变成一头奶牛!”</p>
一头流淌着牛奶的奶牛!</p>
曾几何时,英国维持在肯尼亚等非洲殖民地的统治,是亏本的,因为这里既没有金矿,也没有钻石矿,至于农业也只有一些欧洲移民开办的农场,虽然缴纳税金,但缴纳的并不多。</p>
整体上来说,基本上这些处于半原始状态的殖民地,维持这些殖民地的统治,是需要大笔资金付出的,也正因如此,有的殖民地,对于英国来说,一直都是负担,这也是他们主动放弃殖民地的原因。</p>
“这也是伦敦不愿意放弃在肯尼亚统治的原因了?”</p>
作为一名记者的卡罗琳之所以来肯尼亚,是为了报道这里的“殖民统治者的暴行”,实际上,即便是在英国,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反对殖民统治,他们相当然的认为,现在全世界大同了,英国应该放弃殖民地,给予殖民地人民以自由。</p>
也正因如此她才会来到这里,试图想要通过记录这里的暴行,然后在英国的报纸上刊登,进而利用舆论帮助这里的人民获得自由。</p>
“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他们就是英国维持在肯尼亚以及东非地区殖民统治的最大帮凶了。”</p>
卡罗琳的问题问的非常之刁钻,可以说刁钻自己在他看来帮助这里的人民发展经济,发展现代化的农业压根儿就是一种殖民主义的延续。</p>
似乎在一些人看来,非洲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本身就应该活在原始的生活之中,任何现代化对于他们的生活而言都是打扰的。都是一种殖民主义的掠夺。</p>
至于国际谷物公司在这里开垦的大片农场,在他们的眼里根本就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p>
“你可以理解成为如果没有国际服务公司在这里的投资,那么,英国或许在几年前就已经允许这片土地获得独立了。”</p>
阿普里尔接着说道。</p>
“但是正因为国际服务公司在这里的投资,他们每年出口大量的粮食,让肯尼亚殖民地获得了大量的资金,从而才能够维持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的统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