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友商的利润中,星逸科技作为核心元器件供应商,也不少赚钱。</p>
此外,苹果、三星等企业若是需要,也可以卖给他们。</p>
毕竟星逸科技不卖,其他供应链也会卖。</p>
与其让欧美日韩供应链做大,让欧美日韩赚大钱,不如让星逸科技做大,让星逸科技赚大钱!</p>
智能手机的发展是有周期的。</p>
在2018年之前,智能手机处于性能不足阶段,最核心的就是处理器性能。</p>
因此有了跑分。</p>
当下,大家买手机都先看处理器。</p>
毕竟这年头,不同处理器,性能就差了好多。</p>
比如2011年旗舰处理器,都是双核,根本带不动1080P,手机屏幕也都是480P,640P,xphone 1的720P就是天花板了。</p>
但2012的旗舰处理器普及四核,GPU提升巨大,硬解1080P都很流畅,但带不动2K,手机也普及720P,1080P。</p>
等到2013年的旗舰处理器更加强大,硬解4K都可以,也出现了4K电视,2K手机。</p>
随后几年依旧如此,每一代处理器都性能提升巨大。</p>
几大半导体巨头都在疯狂堆性能,因此出现了大量的翻车事件,比如骁龙805,810,820……</p>
也正是因为性能不足,这几年手机最核心的就是处理器,就是性能!</p>
直到2018年左右,手机性能进入全面过剩,则开始体验为王的新时代。</p>
最显著的,之前高端旗舰才能玩的游戏,18年后千元机都能流畅运行……</p>
一部千元机都能用好几年!</p>
这种事放在几年前,根本想都不敢想。</p>
处理器性能全面过剩,各大半导体巨头也开始挤牙膏,各大手机厂商也开始寻找新的卖点。</p>
开始比拼屏幕素质,比拼护眼,比拼防摔,比拼DC调光……</p>
比拼光学镜头,比拼高刷,比拼一二百瓦的快充,比拼六七十瓦的无线快充,比拼马达震感……</p>
人饿不死了,才会追求精神享受。</p>
同样,手机性能达标了,才会追求其他。</p>
因此,在性能不足的当下,最主要的,还是处理器性能!</p>
哪怕出现指纹解锁,Hifi,2K屏等卖点,也都只是添头。</p>
性能不够,玩游戏都卡,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没意义。</p>
也正是因此,64位的鲲鹏700,鲲鹏702处理器,被魅族、小米、O、V等大品牌哄抢。</p>
至于说,星逸科技又做手机,又做处理器,又做系统,相当于既当裁判,又当选手,其他品牌都不买账,纷纷拒绝。</p>
这问题不大。</p>
凡事都不绝对!</p>
就像比亚迪,做新能源汽车是绝对霸主,TOP1!</p>
比亚迪也做三电,也做各种汽车元器件,其他友商照样采购。</p>
比亚迪也是既当选手,又当裁判。</p>
但特斯拉、奔驰、宝马、丰田、本田、小米、一汽、福特等等,几乎所有汽车品牌都和比亚迪有合作。</p>
还有三星A屏,也是做运动员又当裁判,这年头依旧被各大品牌哄抢。</p>
哪怕三星存在断供的前科,不止一次,依旧不受影响。</p>
直到多年后,国产屏幕全面突破,追赶一流,那时候才没多少人谈论三星屏了。</p>
凡事不绝对。</p>
想要拒绝也需要有说不的实力。</p>
同样,对于星逸科技也是如此。</p>
像是苹果、华为这样的巨头,能打造自己的系统生态,能自研处理器,自然会拒绝鲲鹏处理器,拒绝加入XOS系统。</p>
但是魅族、小米、O、V、酷派、联想这些企业,眼下都做不了自己的系统,做不了自己的处理器,那就无所谓。</p>
用谁的都是用。</p>
何况这年头的国产手机品牌,大都是组装品牌。</p>
在意的只是成本和利润,以及能不能活下去。</p>
谁还管当裁判当运动员的事!</p>
就看性能够不够强,性价比够不够高,消费者喜不喜欢。</p>
难不成就为了拒绝星逸科技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放弃价格更低,上市更早,有64位提升的鲲鹏702 SOC。非得去选择价格更高,上市更晚,没有64位提升的骁龙800?</p>
然后被粉丝骂,被用户抛弃,最终销量惨淡,彻底破产……</p>
这不现实。</p>
雷布斯都不会这么做!</p>
相反,雷布斯很诚实,也很现实。</p>
前世,小米1、小米2选择高通,是因为高通处理器性能够强,是小米股东。</p>
后来小米三引入英伟达,也是为了摆脱对于高通的过于依赖,引入英伟达制衡高通。</p>
小米四全面回归高通,还是因为英伟达芯片拉胯,并放弃了手机芯片业务,制衡高通失败,不得不全面回归高通……</p>
同样,这一次,为了小米三热销,雷布斯也毅然决然地放弃了骁龙800和英伟达Tegra 4,选择了成本更低,性能不弱,上市更早,还是64位的鲲鹏700!</p>
完全是为了小米的发展,选择最有利于小米的策略。</p>
不会因为星逸科技既当裁判,又当选手,非得硬上价格更贵,上市更晚的32位骁龙800、英伟达Tegra 4。</p>
毕竟骁龙800和英伟达Tegra 4大规模供货要八月份,手机大量上市就得十月份,价格也要300左右。</p>
远不如235的鲲鹏702和205的鲲鹏700!</p>
其他品牌也是同样的想法。</p>
面对各大国产品牌的订单,王逸来者不拒,全部收下。</p>
但是特殊约定也都说明白了,鲲鹏700不能用于2000以下,鲲鹏702不能用于3000以下。</p>
此限价一年内有效,一年后可以打破。</p>
毕竟一年后早就更新换代了,降价促销都是正常的。</p>
对此,各大品牌都进行了自己的选择。</p>
像是中兴,直接下单五百万颗鲲鹏702,冲三四千的高端市场。</p>
又下单五百万颗鲲鹏700,制霸中端两千档。</p>
联想也是一样的策略,也是各五百万颗。</p>
几年后联想手机一蹶不振,可在当下,还是绝对霸主,年销量都在数千万级别。</p>
只是后续一年不如一年……</p>
不过Oppo和VIVO,各下单了1300万和1700万颗鲲鹏700 SOC!</p>
对于他们来说,鲲鹏700已经过于强大了,毕竟之前用的都是联发科……</p>
没必要一次性吃的太好。</p>
酷派也下单了500万颗鲲鹏700,500万颗鲲鹏702!</p>
这年头酷派还是中华酷联四巨头之一,年销量两千万级别。</p>
至于售价?</p>
中兴、联想、酷派本就想做高端品牌,完全支持王逸的限价策略。</p>
至于O、V更不用说,不用王逸限价2000+,他们自己都要把鲲鹏700,卖到3000+,甚至4000+!</p>
毕竟前世的VIVO Xplay用的骁龙600,都卖到了3998起!</p>
相反,有了王逸的限价,这些品牌更放心。</p>
可以说,王逸的限价就是防小米的!</p>
其他品牌都大力欢迎。</p>
星逸科技总部。</p>
简子妍找上王逸:“董事长,这是这两天的所有芯片订单。”</p>
王逸打眼一看,心惊不已。</p>
加上之前的HTC,小米,魅族几个品牌的采购量,鲲鹏702总共卖出去2600万颗,加上芯片调教技术支持服务费5元,单价总共240元。</p>
连HTC得知了这项服务,都迅速追加。</p>
2600万颗鲲鹏702,星逸科技拿下62.4亿营收,毛利润超过50亿!</p>
毕竟再度加单2600万颗,再加上星逸科技自己的大订单,鲲鹏702的成本越来越低,即便找台积电代工,成本也就30元。</p>
芯片这个东西,就是造的越多,成本越低。</p>
而且40纳米工艺本就便宜!</p>
鲲鹏700销量更高,总共卖了5000万颗,加上芯片调教技术支持服务费,单价总共210元。</p>
又是105亿入账。</p>
至于毛利润,那就更高了。</p>
又多了五千万大单,鲲鹏700找台积电代工的成本,都能从27元降到了25元以下。</p>
鲲鹏700的五千万订单,毛利润将超过90亿!</p>
再加上鲲鹏702的订单,毛利润将超过140亿!</p>
只能说非常可观。</p>
王逸很是满意:“很好,又得让台积电加单了。”</p>
当下xphone 2,星逸平板X1 Ultra,星逸电视X55,X60,全部搭载鲲鹏702。</p>
星逸科技的两个晶圆厂全部产能拉满,都用来生产鲲鹏702,也就刚刚满足自家需求。</p>
卖给友商的鲲鹏702,鲲鹏700,以及星逸科技用的鲲鹏700,鲲鹏506,鲲鹏500,都只能交给台积电代工。</p>
“那加单多少?是全部都交给台积电代工吗?”简子妍忍不住问道。</p>
王逸点点头:“5000万颗鲲鹏700 SOC,3000万颗鲲鹏702 SOC,都交给台积电代工吧。”</p>
星逸B1晶圆厂扩增的产能,下半年才能投产。</p>
远水难解近渴啊。</p>
(本章完)</p>
www.mbeoge.cc。m.mbeoge.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