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毅张了张嘴,却是什么话都说不出口。</p>
伴君如伴虎。</p>
当年王翦灭楚侯,威望空前,而在最后灭齐时,始皇还想让王翦继续带兵,但王老将军当时直接吓得瘫倒在地,而后更是直接称病,以各种理由跟借口推辞,坚决不率兵前往,而今王氏的遭遇,同样要落到他蒙氏头上了。</p>
若是兄长回到北原,对军队控制力太强了。</p>
这如何不让君主忌惮?</p>
王翦王贲离世后,军中他蒙氏一家独大。</p>
大兄那时就已是如履薄冰,等到驱逐匈奴后,他蒙氏在天下的威望更是高涨,大兄当时更是彻夜彻夜睡不好,唯等到自己被免职后,大兄才安心不少。</p>
而今若去到北原。</p>
无论大兄有没有影响军官学院的将士,只要他在北疆,就注定会遭到猜忌跟怀疑。</p>
这不会因任何事而改变。</p>
因为殿下‘士官转职’之下,这些士官不少都要去到地方为吏的,这也意味着大兄的影响力,将不仅仅局限在军中了,也延伸到了地方。</p>
这如何不让人感到惊恐?</p>
蒙恬笑了笑,沉声道:“不用为我担心,我在回来的途中,就已知晓不能去北疆了,我只是没想到殿下有如此心思,竟会想到要在北疆建立军官学院。”</p>
“进一步巩固革新成果。”</p>
“殿下心思缜密,步步为营,实乃大秦之福。”</p>
“目下,我的身份,并不适合再去到军中,而且我留在关中,对大秦更有作用。”</p>
“朝廷跟匈奴缓和,这种缓和是一时的。”</p>
“而我在过去几年,数次大破匈奴,让匈奴不敢南下牧马,我若是依旧坐镇北疆,匈奴心中恐多少会担心,这是不是朝廷的疑兵之计。”</p>
“另外。”</p>
“我作为过去威慑边疆的人,若是由我出面跟匈奴谈和,对军心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动摇,就目前来说,朝廷更希望我蒙恬作为威震天下的将领,而非是跟匈奴和谈的官员。”</p>
“所以从各方面来说。”</p>
“我蒙恬留守关中再合适不过。”</p>
“不过,朝廷跟匈奴,注定还有一战。”</p>
“等朝廷解决完内患,等匈奴修养完毕,这一战一定会爆发。”</p>
“而这场决战之后,匈奴才会彻底死心。”</p>
“在此之前,我都难回军中。”</p>
蒙恬目光澄澈。</p>
他对眼前情况看的很透彻。</p>
他回不去。</p>
也不能回去。</p>
不仅是自身不愿,朝廷不愿,匈奴同样不想。</p>
他对匈奴的威慑力太强了,只要他还在北疆一日,匈奴都始终要提心吊胆,那时双边的关系无疑会很紧张,商贸也好,还是其他方面,都会受到很大影响。</p>
他远离北疆。</p>
不仅能让匈奴宽心,同样还能让匈奴忌惮。</p>
他自身也会变得安全。</p>
“但大兄你毕竟是大军主将。”蒙毅还是有些担心。</p>
蒙恬摇头道:“边疆这几年已渐渐平稳下来,而军中的那些事,苏角、涉间、王离等将军,应该都能处理好,也该处理好。”</p>
“若是连这点琐事都处理不了,又如何能应付波橘云诡的局势?”</p>
蒙恬目光一冷。</p>
蒙毅点头。</p>
蒙恬拍了拍蒙毅肩膀,笑道:“你不用为兄长担心,兄长不会有事的,若是殿下真对我蒙氏不满,根本不用做这么多,正是因为殿下信任我蒙氏,才会为我蒙氏考虑这么多,继而避免我蒙氏成为众矢之的,到时若有人刻意算计,我蒙氏才真的危险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