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大秦需要文治!</p>
咸阳。</p>
随着扶苏远去北疆,胡亥奔赴南海,嵇恒的生活陡然安静下来。</p>
接连半月,嵇恒过的很惬意。</p>
无人打扰。</p>
他种的秦椒已开出了花。</p>
院中弥散着一股略显刺鼻的辛辣气味。</p>
只是这种安静,并没有继续持续,在入夜时分,他的屋门外陡然响起了一阵敲门声。</p>
这道敲门声并不大。</p>
但在幽静的屋宅里,却听得格外分明。</p>
等嵇恒穿戴好衣裳走出卧室时,屋外的敲门声已戛然而止。</p>
四周恢复了宁静。</p>
嵇恒看了看屋门,似想到了什么,轻松的笑了笑,出门相迎去了。</p>
咯吱。</p>
随着一道有些刺耳的声响。</p>
嵇恒紧闭的屋门缓缓打开了,透过月色,他看清了屋门外的来人。</p>
嵇恒笑着道:“深夜来客,确是稀奇。”</p>
“请进。”</p>
嬴政目光微蹙,看了嵇恒几眼,大步进到了院中。</p>
嵇恒并未将屋门关上,任其继续大开着。</p>
只是屋外已无任何人影。</p>
进到屋内,两人都没有言语,嵇恒将烛火放到案前,将略显幽暗的大厅照的通亮。</p>
嬴政淡淡道:“生活可还好。”</p>
嵇恒笑着道:“没有扶苏跟胡亥在一旁,耳根子倒是清净了不少。”</p>
“至于生活,并无太大区别。”</p>
嬴政微微颔首。</p>
他站在屋外,目光环顾四周,最终落到了棋布上,定睛看了几眼,眼中露出若有所思之色。</p>
他将手中酒壶放下。</p>
见状。</p>
嵇恒眼睛一亮,连忙伸手将酒壶接过,笑着道:“天气渐热,也该喝酒解解暑了,本以为你那两位公子走了,就喝不上了,没曾想,陛下亲自送来了。”</p>
“善。”</p>
嵇恒很是从容的收了过来。</p>
嬴政面不改色。</p>
他并没有因此怪罪嵇恒,他跟嵇恒之间的关系,从来都只是买卖交易,并不掺杂其他,因而自没有太多规矩。</p>
两人对此都心知肚明。</p>
嬴政长身而立,淡漠道:“朕要知道后续。”</p>
他的话很直白,也很简单,但充斥着不容置疑跟霸道。</p>
嵇恒轻笑一声,并没有放心上,反倒乐呵的开了一壶酒,很是享受的押了一口酒,而后才道:“陛下想知道那些后续。”</p>
“全部!”嬴政目光冷峻。</p>
“那陛下知道些什么?”嵇恒手捧着酒壶,并不受什么影响。</p>
“你想告诉真的,朕都已知晓。”嬴政道。</p>
嵇恒手指轻轻敲击着酒壶,淡然道:“那陛下是想问军功爵制的事情了,军功爵制某种程度而言,并不适用于全国了,只适合在军中。”</p>
“这一点我知晓,陛下同样很清楚。”</p>
“所以我给扶苏提了一个想法,通过兑现一定的功禄,来解决大秦军中积弊良久的功赏,同时借此对军功爵制做一定的修正。”</p>
“虽然会耗费大量钱粮,但总体而言,对大秦利大于弊。”</p>
嵇恒简单说了一下。</p>
只是嬴政并未有任何反应。</p>
显然对嵇恒说的内容并不感兴趣。</p>
嵇恒并不意外。</p>
有些前提还是要说明的。</p>
他继续道:“军功爵制的后续,我先暂时不急着谈,陛下恐对我指使诸公子去做编纂之事有些不满。”</p>
“或者说。”</p>
“陛下对诸公子早已有了安排。”</p>
“而我前面的横插一手,却是让陛下心生了不悦。”</p>
“帝王家事,的确不是我这种斗升小民能掺和的,也的确是犯了忌讳,不过有的时候,总是要做出取舍的。”</p>
“笼中鸟再精美,也只是笼中鸟。”</p>
“唯有放出笼子,才能体现价值。”</p>
“你这是何意?”嬴政道。</p>
嵇恒轻笑一声,并没有太多解释。</p>
他作为过来人,是知晓一些事情,历史上始皇对这些公子进行了‘封赏’,不过跟周的封赏不同,大秦的封赏是虚封,大秦的公子只能享受封地内的田租,并不能参与封地内的军事跟政治。</p>
只是胡亥继位后,一令诏书,将这些兄弟都叫了回来。</p>
然后一并杀害了。</p>
而这种安排,始皇早就定下了,因而他让公子高等人去编纂书籍,去谋取爵位的举措,引得嬴政很不喜。</p>
嵇恒脸上笑容一收,神色变的肃然起来。</p>
他沉声道:“有些事让大秦公子来做,在我看来,更为合适,眼下也只有他们做最合适,其他人去做,只怕会引起很多非议跟猜忌。”</p>
嬴政目光微凝。</p>
他并没有就此多问,只是冷冷盯着嵇恒。</p>
嵇恒痛饮了一口,缓缓道:“陛下一扫,一统八荒,但在我看来,做的并不够。”</p>
“天下一统,不仅要靠武功,更要靠文治。”</p>
“文治武功缺一不可。”</p>
“甚至于。”</p>
“天下需要两次统一。”</p>
“一次是武。”</p>
“一次是文。”</p>
“大秦目下做到了武,靠大秦铁骑,横扫了天下,但大秦的文,却始终没有做到统一天下,虽然陛下推行了‘大一统’之政,然大秦的文,太过强势,太过霸道,为天下人所憎恶。”</p>
“因而难以见成效。”</p>
“而且”</p>
“所谓的大一统之政,在我眼中,是势,是道。”</p>
“但不是术。”</p>
“正确,但过于压人。”</p>
“至于陛下想知道的后续,便是我认为的‘文治。’”</p>
“文治?两次统一”嬴政轻语一声,眼中露出一抹疑惑。</p>
嵇恒淡淡道:“文治分势跟术,大秦的大一统之政是势,裹挟天下之势,借助强权强推天下,但手法过于霸道,因而当通过后续一些政策,以术的形式,刚柔并济,继而将文治彻底落实。”</p>
“以文再扫天下!”</p>
“继而实现文武并济,让天下真正统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