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书信(1 / 2)

(),

给青蛙王子

鳅鱼哥已开始挖矿,希望这些矿石能帮你完成修路的目标,听你说病得很重,我很担心,第一批矿出来后,我就和矿一起回琼崖岛,湖湘这边交给刘紫妍,但愿在我抵达前你便已彻底恢复健康,出门这些天,我最担忧的也是你的健康。

琼崖岛的夏天应该会很热,我既怕你着凉,又怕你中暑,所以闲暇之余做了双蛙蛙凉拖给你。

注:我发现湖湘的米粉特别好吃,找一位大娘讨了食谱,附在信中,可让飞云做给你,其实湖湘还有一道名菜,但食材包括了蛙蛙,我不知道这对你家算不算冒犯,但刘紫妍似乎想推动湖湘百姓不吃蛙,咱要不要劝劝她?

觉得你一定能长命百岁的鳅鱼哥

承安七年五月十日

……

吕瑛接到秋瑜的信时已经是六月了,气候转暖,阳光有时能晒得人皮肤发疼。

将米粉的食谱交给飞云,吕瑛问正在给自己做白鸽毛拖鞋的飞雨。

“你认识吃蛙的人吗?”

飞雨一开始以为自己听错了,她问:“吃什么?”

吕瑛重复:“吃蛙,青蛙。”

飞雨立刻激动起来:“蛙是雨神在人间的化身,怎么可以吃蛙!奴婢对雨神的虔诚天地可鉴,此生都不会伤蛙,更不会吃,奴婢认识的人里也没有这样的!”

一看就是狂信徒。

吕瑛沉默一阵,摇头:“这样不好,青蛙的确不该多吃,因为他们可以吃害虫保护农田,而且我读医书时,发现有些人吃野物吃多了,肚子里就有虫,可若是那些吃不饱的贫苦人家,他们抓蛙煮了填肚子,又有什么错呢?”

飞雨虽然对雨神虔诚,可她对吕瑛更虔诚,毕竟雨神在天上,吕瑛就在她边上,所以吕瑛这么说了,她也只是小声反驳:“可我们都是雨神庇护的人。”

吕瑛认真道:“老百姓有吃什么的自由,只要他们不吃人,官府就不该管,宗教也不该管,没有比填饱肚子更重要的事了,何况雨神慈悯,他也不愿意看到老百姓因着对他的忌讳,在快饿死时却不敢捕蛙充饥的,这世上哪有不悲悯人的神呢?”

这话得到了屋内所有侍女的赞同。

神当然是悲悯的,看吕家就知道了。

自从吕家抗击倭寇后,琼崖岛也建起许多供奉石蛙的庙,吕瑛令人在那些庙里立了告示板。

告示

雨神爱护信徒,因此他在人间的化身会报雨、帮农民捕害虫,若百姓极为饥饿,也可捕他的化身吃,这是雨神的恩赐,雨神的神力极强,死几个化身无所谓的,大家不要心疼这位很强的吕家老祖宗,只要记住别吃那种有毒的蛙就好。

对了,也不可吃多,不然容易得肠胃病,还有就是蛙吃完了,田里的虫子也没蛙抓了,别吃蝌蚪,这和捕猎时放过幼兽一个道理,大家注意一下。

岛上一些景教的传教士对吕家此举嗤之以鼻。

约翰随船队来此,欲将景教传播到东方,却不料此处信仰繁多,什么佛啊、菩萨啊、妈祖啊,甚至还有青蛙也能在岛上将信仰传递。

随着吕房对吕家水军内部开刀,整顿了一番后,虽杀了个血流成河,可那青蛙庙的香火竟是越发兴盛。

约翰看着吕家大宅的方向,狠狠地念着:“都是该下地狱的异端,等你们死后,主会惩罚你们的,你们都该死,早点死光吧!邪恶的吕……”

他是英吉利人,说的自然也是英语,只是他忘了,琼崖岛上做海上生意的人多了去了,信雨神的也不少,很快,一个海商就指着他。

“嗨!那个洋番咒我们吕老爷,揍他!”

十来个精壮的汉子便一拥而上,对这名洋教士展开了正义的围殴。

吕房从十几岁开始就跟着哥哥姐姐打倭寇,现在他五十多岁,差不多护了琼崖岛两三代人的太平,

这些人是绝不愿意听到吕房被人咒的。

恰好此时,岚山从马车上跳下来,举起吕家大旗,大喊:“台风要来啦——”

“台风七日内必来,接下来半个月不得出船,若有要离岛者,三日内速速离开!”

岚山气沉丹田,运内力加持,传出的声音能覆盖小半个港口,他一路喊过去,所有听到的人都认出他扛在肩上的吕字旗,纷纷大惊。

本就人群川流不息的港口就像开了加速键一般,所有人都加快了动作,运货的、卖货的、定库房的、租客房的……

吕瑛被章桦扶着下马车,站在日光下看着天空,一抬手,就有海鸥落在他的胳膊上。

“今年的台风来得早了,飞霜,回去告知薇妈妈,派人通知岛,此次台风主要在岛内的东侧、北侧,西南两地无需在意……”吕瑛报出几个地名:“这几个地方要格外注意,今年他们那边会有较大的风雨。”

章桦对他预知气候的能力十分佩服和惊叹,闻言便问:“可有我能做的事?”

吕瑛:“唔,肯定会有人在台风中受伤生病,若章大夫有闲暇,事后去乡下开个义诊吧,药材和粮食吕家都会提供。”

他们说话时,一个气质可亲的白皙妇人带着一名少女上了岛。

太阳很大,有海鸥掠过碧蓝的海面与天空,章芍已看腻了海景,此时只被旅途劳累得说不出话来,看着恹恹的,华美静举着伞,伞往章芍那边倾斜,挡住大半阳光,却还是晒得脸发红。

接她们来岛的则是蔡椰和费鳍两个侍卫,都是厘人,其中费鳍又精通倭语、英吉利语、法兰西语,武艺也好,是蔡椰的老叔。

他看到纷乱的港口,连忙护着两位女眷赶到港口边上的马车,见到吕瑛的身上,忙带着蔡椰单膝跪下行礼。

吕瑛让他们起身,等章桦与母亲、妹妹叙了旧,他便上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