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 这花生我不收(1 / 2)

(),

“行,你跟我回村里,今年花生和地瓜收得多,高粱的收成八成也不会差,就是山上的还没熟透,你看看你想要啥?”

苏玉和是个种地的老把式,村各家各户的收成,门清儿!

苏小漓琢磨了一下。

现在正是秋老虎厉害的时节,烤红薯怕是还不到热卖的时候,而且县里人大多吃白面米饭,高梁估计也卖不出去。

“那我就收花生吧,按照市价,带壳晒干的3毛钱一斤,湿的2毛钱一斤,也可以换白糖、咸盐或者火柴,你看成不?”

乡下不习惯用“千克”做计量单位,还是用的土办法,10两等于一斤,这种算法乡亲们都熟悉。

苏玉和迅速心算了下。

“成,这个价谁都不亏,还省了乡亲们去县里粮站的路费。”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先在大喇叭上广播广播,中午就在家里吃饭,下午让他们把富余的花生带到村小学操场上来。”

两人一路商量着回到村里,苏村长在大喇叭上吼了两嗓子。

等苏小漓吃完午饭来到小学操场时,已经三三两两地聚了不少人。

临出家门前,苏奶奶把刚领的工资部塞给了她,算下来,她一共带着40多块钱,至少能收100斤干花生。

苏小漓从供销社借来一杆秤,把收购价格重申了两遍,又强调不收带沙带石、发霉长虫的原则。

站在最前面的一个大婶已经迫不及待地递给她一篮子。

“丫头,我这花生晒了七八天了,干得很,你快给称称。”

苏小漓拨开一个花生,一壳两粒,颗粒饱满、个大均匀、红衣透亮。

“行,婶,这花生真不错,个也大,给您按照3毛钱一斤。”

大婶猛点头。

她嘴角的笑容挡都挡不住,“今天花生收成好,除了自己榨油,还有富余呢。”

等在大婶后边的几个人有点不耐烦,“张婶,快别唠嗑了,后边还等着呢。”

苏小漓给张婶看秤,“婶,您这是7斤2两,您看是都换成钱,还是再来点盐或者糖?”

张婶显然早就盘算好了,“换2块钱,剩下的给盐就行。”

“好嘞!”

苏小漓将花生倒入麻袋,点出2块钱,又拿了两包中午就分装好的盐递给张婶。

张婶用手指在嘴里沾了口唾沫,又清点了一遍两张人民币,这才喜笑颜开地转身走开。

一个年轻媳妇牵着个半大男娃子上前来,把满满当当一篮子花生递给苏小漓。

“妹子,瞧瞧我家的。”

“嫂子,这是刚挖出来的吧,真新鲜。”

苏小漓拨开一个尝了尝。

浅粉色外衣里的花生米闻着有一股清淡的香味,嚼起来清甜纯正。

“那可不,我家种的晚,上午听见大喇叭广播,中午饭都没来得及吃,现去拔的,你看我洗的干净吧。”年轻媳妇不禁得意。

苏小漓也乐了,看来这趟是来对了。

“刚好是9斤8两,你看你是要……”

没等她说完,年轻媳妇就抢说道:“要钱,再加三盒火柴。”

火柴是易耗品,趁这个机会多攒点总没错。

“妈,我想吃糖——”男娃子扯了扯年轻媳妇的衣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