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炭和石炭,原本就来源于自然,能够驾驭使用它,原本就是境界的体现。
叶长生坚持采用古法,这说明他是清醒的。
这说明叶长生对自己的要求从未降低过,并不会为一时的名利而妥协。
大道万千,殊途同归。
铸剑之道同样是道,真正达到天人合一,天人共铸的境界,又何须仰仗外物?
虽然各种材料不断被九个炉鼎吞噬,一楼大厅中的人也开始减少起来。
这个时候众人才看清楚,九个炉鼎前,除了控火的炼器师外,还有两位铸剑师负责掌控。
另外,两位铸剑师的身后,都跟随着四位年轻的学徒,负责记录。
负责统筹材料的大总管马黎明,带着九位助手,就停留在九个大鼎的正中央。
而大长老卢万芳带着几位长老,还有炭王蒋学农,不断游走在九个炉鼎之间,听取各个铸剑师的汇报。
这些情况最终集中在叶长生那里,进行汇总,叶长生以此掌控全局。
说起来很简单,然而放在现实中,放在一百多人忙忙碌碌的紧张节奏中,想要做到却没那么容易。
截止到现在,问剑堂的铸剑师们做得很好,以至于二楼观摩的人群中,不时有人发出惊叹之声。
炼器师分会的会长和副会长们,他们此时的表现,就像是方大器第一次见到问剑堂铸剑的时候一样,不能不惊叹,不能不惭愧。
这些会长大人们来之前,还一个个傲气十足,并没有真正把叶长生和问剑堂放在眼里。
然而此刻,他们亲眼所见之下,才知道自家分会的铸造场面和问剑堂的比起来,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如此训练有素的铸剑师和学徒,如此默契的配合,真不知道是怎么形成的?
而且,这份默契还没有半点的生硬,反而很是流畅,令人看着就舒服。
就仿佛有一股自然的气韵在大厅中流淌着,将所有人都裹挟其中,让所有人都自然而然的,按照气韵的节奏在行事。
观摩众人不禁把目光投向叶长生,毫无疑问,这股气韵的源泉,正是这位不满十六岁的天才铸剑师。
他们固然惊叹不已,然而接下来的一幕,更是令他们震撼万分。
一直肃立的叶长生,终于动了。
他每走到一个炉鼎前,不过三息,负责的铸剑师便大声道:“收炉!”
“收炉!”
“收炉!”
“收炉!”
……
九个炉鼎,几乎是按着叶长生的步伐,将熔铸好的铁水,引导了出来。
这当然不是因为叶长生的到来,铸剑师才命令收炉。
而是因为,叶长生将九大炉鼎收炉的时间,拿捏得恰到好处!
天呐,这需要多强大的掌控力,这需要多精准的计算力,这需要多恐怖的执行力,才能做到这一切?
叶长生和问剑堂的这一波操作,令人发指,令人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