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吕宋中央地区,修建这条铁道时。</p>
也有工程队和百姓之间的矛盾。</p>
但绝不是补偿问题。</p>
而是,一些村子,知道设计规划中,铁道距离他们村很远,在村长带领下,纠集全村老少,去找施工队理论,要求施工队,更改设计,让铁路经过,或者靠近一些,他们的村子。</p>
……</p>
朱元璋看着朱棣,笑道:“伱说的这些都不错,不过,恐怕有一点,你谦虚没有点出来,百姓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也有源自于,对你们燕华官方的信任,你们的威望、公信力很高!”</p>
燕华的政经结构。</p>
的确导致了,燕华那种命令式的威权不高。</p>
但有失必有得。</p>
这种特殊的政经结构,也塑造了,百姓对燕华官方的信任!</p>
朱棣笑着点头。</p>
倒不是他谦虚。</p>
而是这一点,根本不用说,毕竟,这应该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p>
朱标眼中羡慕一闪而逝,随即,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老四,你们燕华的乡土村社,有没有出现,选举出来的领头人,逐渐侵占村中利益的情况?”</p>
“要知道,一些村中能人,他们在经营过程中,会在对外的商业合作中,掌握商业人脉网络,他们的能力、社会人脉营运资本,都会在这个过程中膨胀式增加,而这,恰恰是村中一般百姓,所接触不到,也没有这种能力的,久而久之,这些领头人,会不会凭借手中掌握的资本,向村民,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进而,侵占这个小型经济体的共有利益?”</p>
……</p>
燕华在大明,没有建设军情司系统。</p>
对大明的农村情况了解很少。</p>
不过,朱棣从朱标这番讲述,就知道,这种情况,也已经在大明发生了。</p>
点点头,说道:“是有这种情况。”</p>
“那你们是怎么解决的?”朱标忙追问。</p>
朱棣解释道:“首先,一旦百姓对这种不公,向官府反应后,地方官员,就会派出监督人员,前往这个农村,进行彻查,查实后,让百姓重新推举他们认可的人。”</p>
朱标眉头紧皱。</p>
朱棣见朱标眉头皱的更紧。</p>
知道,如果朝廷那边的农村,真的发生类似的事情,依着大明的复杂情况。</p>
尤其,内有一大堆保守派掣肘。</p>
燕华的经验,很难在大明铺开。</p>
宽慰道:“大哥,其实即便不解决带头能人侵占乡土村社利益这种事情,也没关系,只要朝廷坚持,我离开时,提出的农村乡土村社破产清算法,保证,乡土村社的土地、耕牛、农具、村办工厂设备,不在破产清算行列,百姓永远持有原始股本,就翻不起什么浪花。”</p>
“一旦出现这类贪婪带头能人,这个小型经济体,最终必然走向破产,而保障原始股本的情况下,一次次重组、破产过程中,就会不断锻炼农民,成为一个合格的,适应新时代,小型农村经济体的经营者、从业者。”</p>
“一次次破产重组,就是一次次涅槃重生,每一次,农民都会进步!”</p>
“当然,这个前提就是,出现破产的情况后,朝廷绝对不能听信某些人的言论,认为乡土村社行不通,放弃乡土村社。”</p>
“商业,就没有不破产的,只要不发展成为官僚商业,保留原始股本,百姓有重头再来的机会,破产未必是坏事,每一次破产,都是一次去腐存精。”</p>
朱元璋、朱标眉头一挑。</p>
直到此刻,他们才明白,为何,今天参观开始,老四就反复强调,一定要坚持搞乡土村社。</p>
原来,老四早意识到,一旦朝廷那边的乡土村社出现破产情况。</p>
一定会有人攻讦乡土村社,试图,再次重回小农经济。</p>
朱棣从二人表情,就知道,父皇和大哥想通了,继续说道:“其实,所谓保留原始股本,就是变相的把土地留给农民,抵制土地兼并,如果朝廷下令,不准土地兼并的话,不但士绅集团会闹事,就连百姓都会认为,朝廷的行为,阻挡了他们做人上人。”</p>
“反而会搞得天下人,全都反对朝廷,百姓是质朴的,但百姓也是短视的,这一点,我们必须清晰的认识到。”</p>
“现在,不过是换个说法,坚持百姓永远拥有原始股本,原始股本不在破产清算范围内,百姓就会清晰看到,朝廷是在保护他们的利益,达到了,抵制土地兼并的目的,同时充分的挖掘了农村的人力、物力,还得到了百姓对朝廷的支持、拥护,更赢得了民心,可谓是两全其美。”</p>
“关于乡土村社的质疑浪潮,我认为,在第一波破产潮会达到高峰,这个时候,士绅为代表的保守利益集团,会乘机兴风作浪,妄图取缔乡土村社,而经历失败的百姓,也会灰心丧气,产生动摇。”</p>
“这个时候,就考验朝廷,主要是父皇、大哥身为君主、以及决策者的战略定力。”</p>
……</p>
“而且只要挺过了第一次破产重组后,百姓就会更加成熟,对于破产重组,也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往后,就会适应破产重组,涅槃重生,变得一次比一次强大。”</p>
……</p>
“一旦破产潮出现,如果朝廷需要,燕华也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现在我们打通了马六甲,市场更加广阔,一旦破产潮出现,燕华的海商,可以倾向性购买农村生产的手工业制品,成为农村产出的一条销售渠道,帮助破产乡土村社,迅速完成破产重组,渡过最危险的关头。”</p>
……</p>
朱标微微皱眉。</p>
若是如此。</p>
朝廷可就越发依赖老四燕华了。</p>
朱棣看着朱标皱眉。</p>
暗暗叹了口气。</p>
适时结束话题。</p>
看向车窗外。</p>
他真没想过,要以此依赖,拿捏大哥。</p>
乡土村社,之于他,就是他在这个时代,最大的功业。</p>
什么开疆拓土,也比不上乡土村社和雇工身股制这两个理念。</p>
他想把他做成!</p>
即便没有燕华的开疆拓土,但凡他能做成乡土村社。</p>
都能成为,超越三皇五帝,始皇帝、唐太宗的千古人物。</p>
其次,就是对中原的感情。</p>
从他出走大明开始。</p>
他这辈子,恐怕再也无法回到中原,落叶归根了。</p>
他想尽自己可能,为中原,为故乡做点事情。</p>
最后,则是为朱家。</p>
如果说,洪武九年,被父皇赶出皇宫,跪在洪武门叩首,是假惺惺,为了唤醒父皇的舔犊之情,为了自己离开皇室,能活的好一点</p>
经过这些年,感受着来自父皇、母后的关爱。</p>
他是真想让朱家王朝,能存续的更久一些,享受更多来自后世的赞誉。</p>
可他的一些发乎于情的行为。</p>
说出口,总是会被大哥,被很多人,解读为其他意思。</p>
倒也不能怪大哥。</p>
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p>
而且,他的这些感情,也无法诉诸于口。</p>
马车内,再次陷入安静。</p>
……</p>
朱樉、朱棡乘坐一辆马车。</p>
朱樉撩起纱帘,往前面,朱棣的马车看了眼。</p>
好奇笑道:“老三,你说大哥和老四说什么,悄悄向妙云小妹提出,和老四同乘一辆马车,是不是给老四道歉?”</p>
朱棡看着朱樉脸上轻松笑容。</p>
笑笑。</p>
朱老二真的放弃争储夺嫡之心了。</p>
希望大哥给老四道歉。</p>
是真心希望,大哥放下芥蒂,和老四和好如初。</p>
“我也希望,大哥能认识到不足,此刻,真的和老四道歉。”</p>
……</p>
王宫。</p>
朱标下榻的房间。</p>
回到房间后。</p>
朱标就站在窗前,沼气灯前。</p>
看着窗外怔怔出神。</p>
乡土村社破产重组,需要老四帮忙扶持。</p>
大十字铁路,也需要老四。</p>
老四可以拿捏大明的机会、途径越来越多了。</p>
长此以往,他还拿什么制约老四?</p>
大十字铁路谈判,如何为朝廷争取更多利益?</p>
为何,在面对老四时,他会如此完全全面的被动?</p>
这种被动,让人很难受!</p>
明天呢?</p>
明天参观金陵工业区,会不会有更多被老四拿捏的东西?</p>
会不会更加被动?</p>
……</p>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