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圣驾抵东番,岸防炮轰鸣(1 / 2)

第439章 圣驾抵东番,岸防炮轰鸣</p>

朱棣下榻的临时书房。</p>

朱棣看着从孔雀岛送回来的消息。</p>

毛骧站在朱棣书案前汇报:“少爷,吕宋维持治安的厢军已经和民都洛岛的自卫军在两个月前发生了冲突,被民都洛岛中原迁民自卫军打回去后,动作越来越频繁,另外,军情司收到消息,陈祖义的人在吕宋各地区积极奔走,在为吕宋拉干王整合吕宋各族的诸侯势力……”</p>

朱棣边看边认真听着。</p>

吕宋有坎卡奈,卡林阿,邦都,延吉安、他加禄等族、以及中原迁民。</p>

中央吕宋地区是吕宋拉干王的统治中心。</p>

不过,好在这个时代族群区别度并不严重。</p>

人们对族群的认同,也大多是报团取暖。</p>

并没有后世那种种族性。</p>

就好像蒙古人和中原人。</p>

女真人和中原人。</p>

强大的武力推翻曾今的政权,一样可以统治这些人。</p>

若是对治下的百姓好点,超过前朝。</p>

让其易俗也并不难。</p>

只要取代旧有的习俗,是一种更先进、更文明,更能展现人是人,而不是牲口奴隶。</p>

无论是他加禄人,还是蒙古人,亦或是延吉安人,应该都能接受。</p>

可如果再过个六七百年。</p>

民族性觉醒时,再想做这件事,可就千难万难了。</p>

“咱们派到孔雀岛的陆军第一镇两个营登上民都洛岛了吗?”朱棣忽然抬头询问。</p>

“登上了,并且还和吕宋厢军进行过战斗接触,据兄弟们汇报,这群吕宋厢军战斗没什么章法,但蛮的很,好像根本不怕死……”</p>

朱棣笑着摇摇头。</p>

开化程度越低,人就越发蛮勇。</p>

他接触过福建的土司部落。</p>

这些部落中的百姓,也十分蛮勇。</p>

其实和小孩子一样。</p>

青少年就很喜欢做各种冲动热血之事,长大后,回忆小时候,总会对曾今那些结伴打架斗殴,感到面红耳赤,有种深深的社死感。</p>

其实这就是一种蛮勇。</p>

人不成熟,开化度低,越是如此。</p>

小到个体如此,大到族群也如此。</p>

只要用更为先进的习俗文明彻底教化、同化这些人,他们绝不会再提他们那些开化程度很低的所谓习俗。</p>

就如人成年后,回忆小时候的行为,感到面红耳赤社死一样。</p>

吕宋人一旦接受中原文明的同化,也一定会把他们以前的习俗,当做耻辱。</p>

如果再从法统上,承认他们也是炎黄子孙,只是早早从中原迁徙,中原文明进步,而他们因为辟居一个海岛,文明没有同步进步。</p>

他相信,吕宋人会牢牢抓住炎黄子孙这个身份。</p>

谁敢否认他们炎黄子孙的身份。</p>

未来的年轻读书人,就会口吐芬芳,喷死对方。</p>

后世中原周围的小国还一直偷中原文明,妄图据为己有。</p>

其实,这种行为,已经很好反映出,他们对自身过往文明的自卑!</p>

只是民族性大觉醒的年代。</p>

他们想要中原文明。</p>

又不愿意承认自己是炎黄子孙罢了。</p>

若他们肯承认自己是炎黄子孙,分文明这份家产就名正言顺了。</p>

不过,当下这个时代,蒙昧的民族性,给他创造了机会!</p>

“据吕宋各地军情司汇总,如果陈祖义真能从中撮合,说服吕宋各族群协助拉干王,一起与我们作战,吕宋精锐、厢军、部落兵大概能凑齐十八九万!”</p>

“规模越大越好啊!咱们本来就是要借吕宋,向朝堂文武展露咱们燕藩獠牙。”朱棣轻松笑笑,放下手中信报。</p>

手指轻轻敲击信报,询问:“咱们派兵进驻民都洛岛,中央吕宋地区的中原迁民,有没有受到牵连?”</p>

据军情司的调查。</p>

从七世纪开始,福建、广西等地就有中原迁民陆陆续续出海,迁徙吕宋了。</p>

中原迁民主要集中在中央吕宋地区。</p>

也就是马尼拉。</p>

也正是由于中原迁民聚集在马尼拉的缘故。</p>

中央吕宋地区才率先从整个大吕宋区域内脱颖而出。</p>

现在,中央吕宋地区总人口大约一百来万。</p>

其中就有十六七万中原迁民。</p>

他担心,吕宋拉干王因为他派兵进驻民都洛岛,率先将矛头对准中央吕宋地区的中原迁民。</p>

“怎么了?”朱棣见毛骧脸变黑,有些好奇。</p>

毛骧黑着脸回答:“少爷,这群中原迁民没有受咱们影响牵连,相反,这群迁民中的精英层,在极力抹黑咱们!”</p>

“同时在依附他们的中原迁民百姓中散播谣言,说什么,朝廷攻打吕宋,就是来严惩他们这些背祖弃宗之人,要把所有迁民都杀光,警示中原百姓,他们故意扭曲朝廷的禁海令,利用禁海令,大肆散播谣言……”</p>

朱棣脸微微阴沉。</p>

“这群精英,为了阻击咱们,还自掏腰包组建了一支自卫军,大约有一万多人,和陈祖义合作程度更深,全部装配短管身火铳,领头将领蔡文是马尼拉大族蔡家嫡长子……”</p>

哼!</p>

朱棣微哼,“不意外,这些迁民精英,他们奢靡的享受,大多来自于同为迁民的百姓,咱们的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极大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依附梁道明的中原迁民大族,不也十分抵触咱们嘛?”</p>

“正好,咱们统治吕宋,同化吕宋,就一定要清洗掉吕宋精英层……”</p>

在这个知识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时代中。</p>

一个族群原有的习俗文明,全都掌握在精英层。</p>

清洗掉一个族群的精英层,就等于是一种文化断层。</p>

就好像唐末战乱,世家灭亡了,中原文明其实也在世家灭亡中,出现了一些轻微断层。</p>

以前的世家读书人,提倡君子六艺。</p>

弓马骑射也相当了不得。</p>

那个时候的精英层,真正是文武双全。</p>

可自从世家被灭亡后,士绅地主阶层涌现,读书人就更加偏重于读书。</p>

真正能骑马领兵的读书人,就少之又少了。</p>

这其实就是一种文化断层。</p>

“如果我们只杀吕宋精英,吕宋百姓可能会对我们有意见,如果把中原迁民精英一起铲除,是不是就给人一种公平感?”</p>

毛骧看着朱棣唇角浮现的冷笑。</p>

暗暗替那群蠢货惋惜。</p>

本来,他们可以成为王爷新朝内的建设者,掌权者。</p>

可现在,他们的行为,已经决定了他们的命运。</p>

王爷是做大事的人。</p>

不会为了一小撮人停下脚步。</p>

该抛弃的,哪怕是中原迁民,王爷也会毫不犹豫抛弃。</p>

“这些人还真是蠢!”</p>

朱棣笑了,摇头,“他们可不蠢,他们可不止敌视咱们的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还想趁这个机会,发展兵权,有了兵权,再加上他们的财富,就能在吕宋拥有更显赫的地位,只是,他们认为,咱们一定会失败,不会成功夺取吕宋政权!”</p>

外迁的中原迁民精英。</p>

利用中原谋求自身利益。</p>

后世也很多。</p>

“好了,你带着柳升等人今天就出发,柳升统帅第五混成协,让柳升尽快熟悉第五混成协将领。”</p>

“是!”</p>

毛骧领命后,压声询问:“王爷,胡惟庸也在南巡队伍中,要不要……”</p>

话中,做了一个抹脖子动作。</p>

“时机不合适。”朱棣摇摇头。</p>

胡惟庸敢来,无非就是判定,父皇南巡这么大的事情中,他不会动手。</p>

“此番,是咱们燕藩和大明两个政权之间的交流,关乎两股势力的大事,我和胡惟庸属于私仇小事,不要因小失大。”</p>

相较于杀一个胡惟庸。</p>

海陆军攻打吕宋,以雷霆之势,漂漂亮亮灭吕宋更重要。</p>

只要这一战打的漂亮。</p>

予以朝中敌视者当头一棒,他才能在谈判中,为燕藩争取更多利益!</p>

“父皇在世,我不想再给父皇添堵了,咱们燕藩和大明,未来免不了冲突,收拾胡惟庸机会很多。”</p>

大哥看样子,将来肯定要启用胡惟庸。</p>

不然,不会南巡把胡惟庸带上。</p>

既然如此,将来再算总账吧。</p>

父皇对他真的不错了。</p>

福建一年的税赋不说了。</p>

他要向大明展露獠牙,父皇也默许了。</p>

要知道,父皇可是大明的君主!</p>

这回,父皇的父爱,明显压过了他身为君主的责任和义务。</p>

所以,他不想在父皇在世时,再搞什么不愉快。</p>

……</p>

毛骧清楚朱棣的心意后,领命匆匆离开。</p>

毛骧刚走不久。</p>

朱元璋、汤和二人就联袂而来。</p>

“老四,毛骧来了?怎么走的这么匆忙?”汤和跟着朱元璋踏入书房,便爽朗笑问。</p>

朱棣忙起身迎上去,“二叔,毛骧是来送有关吕宋的消息,柳升需要尽快熟悉第五混成协,我让毛骧先带着柳升回东番了。”</p>

此番南巡,泰山没能来,被父皇留在朝中,协助伯温先生一起辅佐雄英。</p>

若非有这两尊神协助雄英,镇守大明江山。</p>

父皇也不敢率领朝臣,直接出海啊。</p>

要知道,此番去东番,观摩他燕藩灭吕宋,怎么说,也得两个月。</p>

朱元璋走到书案后落座。</p>

汤和和朱棣来到旁侧坐下。</p>

侍女奉茶离开后,汤和端起茶杯小抿一口,看着朱棣,感慨道:“老四啊,没来福建之前,我只是以为,福建充其量就是富裕点,就像江浙,可来了后,才发现,福建和咱们大明其他地方,是两个世界啊!”</p>

冲击太大!</p>

震撼太大了!</p>

福建的富裕,和江浙的富裕不同。</p>

江浙即便还稳居朝廷第一赋税行省。</p>

可江浙给他的感觉,无非就是富裕点,和大明其他地方没什么不同。</p>

但福建不同。</p>

来了福建后,给人一种,来到一个陌生世界的感觉。</p>

每个县府都在扩建县学。</p>

读书的孩子太多了!</p>

不扩建无法满足百姓送孩子读书的愿望。</p>

同时,县府因为能从县学中赚取小金库财富,积极性也十分高。</p>

村庄内,山林内,成片成片的柿子树、桑树、枣树、橡子树……</p>

道路上,络绎不绝的马车。</p>

他问过叶茂。</p>

整个福建,在编在册从事运输的马车就有三十万辆!</p>

这还没算福建农村的马车、牛车、驴车。</p>

整个福建,三百万人口。</p>

平均每十人,就有一辆运输工具!</p>

试想一下,一旦战争需要,朝廷一纸调令,短时间内能集结多少马车?</p>

若是整个大明,都能达到十人平均一辆畜力运输工具,想想就令人心潮澎湃。</p>

……</p>

而老四设立的那几个对照村。</p>

触目惊心啊!</p>

百姓丧失股份,有冤都出不了村子。</p>

好些百姓,被士绅打断腿,妻儿被卖到青楼勾栏场所,断腿的百姓,如同野狗一般,凄惨的苟延残喘。</p>

他犹记得。</p>

其中一个断腿百姓,在面对老四时,无比悲愤之下,竟然公然顶撞质问老四:“为什么不来救救他们!”</p>

甚至愤怒之下,把口水吐到老四的脸上。</p>

骂老四假仁假义。</p>

当时陛下都动怒了,老四只是冷静抹掉脸上唾沫,当着这个村,一群宛若行尸走肉,目光呆滞,神情麻木的百姓,平静述说:“当初,在推行乡土村社时,出现了很多问题,你们有些个体,原本在村子里过的日子最好,认为和其他人合伙干吃亏,后来,这部分后悔了,再想加入时,已经无法分到和其他乡亲一样的股份,这是一种教训!”</p>

……</p>

“而你们是另外一种教训,当初,朝廷推行乡土村社时,就明令禁止士绅入股,是伱们贪图小便宜,背着朝廷,偷偷摸摸接纳士绅股份,随后,士绅对你们施以小恩小惠,你们更是高高兴兴放弃朝廷制定的分红权。”</p>

“我的确早知道你们的情况,我之所以没有插手,就是想用你们的真实教训,用数以千计士绅人头,给大明天下所有人敲警钟!”</p>

当时,一整个村,男女老少,听完四郎这番话后。</p>

眼中的恨意消失。</p>

麻木中,渐渐出现了一点生机。</p>

然后,所有人发声嚎啕大哭。</p>

这一次,在老四的建议下,陛下的支持下。</p>

叶茂迅速收网。</p>

福建全境。</p>

八千多颗人头落地。</p>

很多士绅家,襁褓中的婴儿都没能幸免。</p>

有人求情。</p>

老四直接就说了一句,“这就是立规矩,有先例可循,今后,任何插手乡土村社的士绅,都可以按照福建先例来办!”</p>

这番话,得到了陛下的全力支持!</p>

当然,此举也让朝中士绅出身的百官,更加恨四郎了。</p>

陛下已经命人将八千多颗脑袋,硝制好,传缴天下了。</p>

同时,把那些失去自理能力的百姓召集起来。</p>

接下来,朝廷将会养着他们。</p>

而他们吃着皇粮的作用就是跟随朝廷派出的人,前往各地省府州县一个个乡土村社,宣讲他们犯下的错误。</p>

同时,老四还建议,把福建发生的事情,编成戏曲、杂曲、说书人的小说,传扬天下。</p>

相信,有福建血案。</p>

未来二十年内。</p>

士绅不敢染指乡土村社了。</p>

二十年后。</p>

百姓富裕了。</p>

百姓家孩子也读书识字。</p>

被蛊惑的可能性就很小了。</p>

用十几个村庄,几千个百姓、八千多颗士绅家夷族人头,为乡土村社发展壮大稳固,争取了二十年时间。</p>

‘老四更适合做大明之主啊!’</p>

汤和看着朱棣,忍不住暗暗感慨。</p>

很多人对老四怀有敌意,导致他们根本看不清老四展现出的价值。</p>

或许,有些人看到了,却不愿意承认。</p>

长此以往。</p>

大明怎么办!</p>

敌视老四,排斥老四在大明发挥影响力,更担心老四成为大明之主,这没什么。</p>

但应该正视、重视老四理念展现出的价值。</p>

可现在,谁当皇帝,很多人其实并不关心。</p>

但那些人就是排斥、敌视老四理念展现出的价值。</p>

长此以往下去。</p>

大明恐怕是越追赶,差距越大,越落后!</p>

老四建设福建,被束缚着手脚,有各种顾忌,福建尚且如此。</p>

老四能完全施展手脚的东番呢?</p>

汤和收敛思绪,笑问:“老四,你的东番呢?给人的冲击,是不是比福建更大?”</p>

朱元璋也含笑看着朱棣。</p>

他相信,观摩福建的众人,恐怕都有类似汤和的疑问。</p>

朱棣笑笑,“二叔,等到了后,您老好好看看。”</p>

“好!二叔到时候,可要瞪大眼,仔仔细细的瞧一瞧!”汤和爽朗一笑,结束话题。</p>

心中却越发迫不及待了。</p>

朱元璋这才开口,“吕宋的情况怎么样?”</p>

“毛骧送来消息,吕宋王朝集结了大约十八九万兵力……”</p>

朱元璋、汤和不由挑眉。</p>

这兵力可不少!</p>

比之前朱棣向他们介绍的十万,几乎翻了一倍!</p>

朱棣讲述中起身,把毛骧送来的信报递给朱元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