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四郎的捷报的消息,怎能和太子爷兵法考校相比。
这段时间,陛下每个月都会抽出半天时间,叫来蓝玉、沐英、魏国公等人,考校太子爷兵法。
朱四郎写给大辽河卫指挥使丘福的兵法操典,经过实战检验完善,也已经送回朝中。
东宫卫率、京营已经按照这本兵法操典开始增配部分火器,调整火铳手、弓箭兵、刀盾兵、骑兵的比例。
京营训练由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主抓。
太子卫率的训练,由太子爷主抓,沐英、蓝玉协助。
以前,太子不常去太子卫率大营。
这段时间,太子爷经常一天时间,至少有半天泡在军营。
以前,瞧着有点文弱。
如今,变化很大。
显然,太子爷对于北征灭元之事十分重视。
是因朱四郎优秀,产生压力吗?
蒋瓛看了眼手中信报。
朱四郎离开金陵,去了福建,这次信报传回,他看后有种挣脱束缚,龙归大海的感觉。
至少,此番全歼倭寇,朱四郎给人的感觉,是更加优秀。
虽然此战没法和纵横草原相比。
可此战,他却感受到朱四郎十分积极主动的进攻性!
……
吱呀!
开门声响起时。
蒋瓛才被惊醒,见朱标与徐达等一群人出来,忙行礼,“拜见太子爷,是福建方面消息。”
朱标微微愣怔,随即笑问“什么事?”
自从老四抵达福建后,就好些时间没新消息了。
徐达、蓝玉等人也不由好奇看着蒋瓛。
蒋瓛忙道“倭寇登陆闽县。”
“什么事?”这时,朱元璋声音从里面传出。
朱标一行人去而复返。
蒋瓛站在御案前行礼后,在朱标等人眼巴巴关注中,双手将信报捧到朱元璋面前,同时简略陈述,“朱县令抵达建安第二天,就前往闽县,紧接着,就发生了倭寇侵袭闽县,八千倭寇,两百艘战船……”
听到这里时,朱标等人脸色都变了。
徐达更是面露担忧。
不过,谁都没有说话,耐心听着。
当听闻全歼倭寇,俘获两百艘战船时,众人被惊呆了。
蓝玉忍不住询问“蒋瓛,可知燕王守城细节?”
朱元璋唇角微扬,瞥了眼蓝玉,“你们说你们的。”
吩咐一句,心情极为舒爽,继续反复仔细看信报内容。
这个混账老四,真是小母牛上天。
大明立国这么长时间,对这些滑不溜秋的海盗,始终无可奈何。
发起一场水战打击吧。
现在还不是时候。
大明刚刚接收北元辽东水军,还需要整顿。
没想到,他却在福建,先取得这么大成绩。
当初让他去对付海盗,看来还真是做对了。
……
蒋瓛偷偷窥探朱元璋,然后,视线落在蓝玉身上。
以前,太子系中,蓝玉绝对是针对朱四郎最激进,最明目张胆的。
现在可倒好。
其他人还没转变立场。
蓝玉却早早转变。
从敌视朱四郎,如今,竟然一味想着安抚朱四郎,帮太子爷和朱四郎搞好关系!
因为锦衣卫在蓝府有眼线的缘故。
蓝玉对朱四郎态度的变化,他比谁都清楚。
蒋瓛想着心事同时,含笑说道“燕王在守城中,运用了一种新战术……”
虽然因信报内容有限,蒋瓛说得有些笼统模糊。
可在场这些人都是久经战阵之人,顿时就明白了。
震惊之余,暗暗喝彩。
甭管立场如何,大家都是军人,这样精彩的守城战术,抛开个人情绪,谁都得竖大拇指。
朱标听的就有些不甚明白,谦虚请教,“孤听蒋瓛讲述,老四守闽县,摇摇欲坠,可倭寇就是攻不下,这其中的精妙之处,到底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