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仁玕连连点头,虽然他花尽心思写了这篇《资政新篇》,但曲高和寡,根本没人搭理自己,所以上面的内容只能束之高阁。
“如果非让我提意见的话,我只能说两点。这一是这文章虽然写的很高,但并不符合我们中国的国情,咱们这里没有工厂,没有资本家和工人,有的只是农民和地主。所以没有人理会是因为不接地气,我们天国大多都是农民出身,他们要的是土地,你和他们说西方国家的东西,他们完全没有你那样的经历,形同对牛弹琴,很难有共识啊。”杨小山知道任何一件事都要从国情出发,社会制度不是凭空来的,有什么土壤就会有什么果实。
“那我们该如何强国,不学习西方又怎么能强国?”洪仁玕说出了自己的苦恼。
“学肯定要学的,但不能硬套。比方说发展工业,就不能和英国那样让经济自由发展。我们作为落后国家,如果只是引进技术,或者让外国来投资建厂,那样咱们国家永远不能发展出强大的工业能力,大树底下是长不出树的。”杨小山指出了这个时代想学习西方的读书人一个通病,就是依赖西方,把自己的发展寄托在洋人的身上。殊不知要想强国,必须以自己为主体,洋人只能为辅。有强就有弱,洋人怎么可能让你强大起来,这样他们不就弱了?世界规则就是这样,学完后还要打败他们,你才能强大。
“可我们这里懂工业的人太少了,怎么能发展出自己的工业呢?”洪仁玕更加疑惑了。
“这就需要我们政府提供力量。英国人他的工业体系是由小到大,发展了几百年,各个行业已经发展出非常强大的行业领头羊。如果我们任凭咱们的工厂主去和他们在市场上竞争,是根本打不过的。只有我们的政府站在我们工厂主的后面提供支持,他们才有机会发展壮大。这就相当于两个拳手上台,咱们的拳手还是小孩,我们必须把他养大养壮才能让他上场。”杨小山非常强调国家的力量,后进国家想弯道超车,必须依赖国家,前世的德国和日本都是这样做的。
“问题是我们能自己培养出强大的工厂吗?”洪仁玕有些质疑道。
“这个完全没有问题。我们的国家人这么多,市场非常大,仅仅满足我们国内市场,这个工业能力就非常强了。我们中国人聪明好学,还非常勤劳能干,只要把西方那一套做法学来,完全可以徒弟超过师父。”杨小山想起了前世的中国外号是“世界工厂”,只要我们学会了,那国外的工厂就没法混了。
“洋人会愿意教我们嘛?”洪仁玕有些半信半疑。
“那方法就很多了,我们可以用优惠的税收条件土地资源吸引他来办厂。只要是在我们这里生产,用的我们国家的人,咱们就可以边生产边学,过不了几年咱们就能建立和他一模一样的新厂。我们还可以引进他们的人才,利用他们的技术发展我们的工厂,更直接的我们还可以买他们的工厂,搬到我们国家生产。不管什么办法,就是要让所有的工业品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用我们的人生产,这样才能真正发展出自己的工业能力。”杨小山说出了自己的相法。
“何必这么麻烦呢?我们只要生产出一部分商品,完全可以和他们做生意,购买我们无法生产的商品啊。”洪仁玕提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