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道歉,她就不走。
村里好些人都吃了亏,见到她就绕着走。
知道莫才喜欢脸蛋圆圆的的姑娘后,她使劲儿吃饭,半年不到,就圆嘟嘟地站在莫才面前。
“娶了我吧。”
莫才脸红得很,“姑娘家家的,不要这么说话。”
“那我嫁给你吧。”
燕子改口。
莫才:……这有什么区别?
打打闹闹了一年多,二人还是成亲了。
而二人成亲的关键,是莫才告诉他,肖乐和莫丞是什么关系,他以后会一直跟在二人身边,如果嫁给他,那就和他一样。
结果燕子没有半分厌恶,反而告诉莫才,“我见到二哥的第一面就知道了。”
“啊?”
莫才一脸懵逼,“为什么?”
肖乐有这么明显吗?
燕子笑而不语。
爱一个人的眼神就藏不住的。
婚后,二人从不吵架,因为莫才压根吵不过。
受益的是肖乐和莫丞,因为这两口子一个比一个会做吃的。
馒头都被喂成了大馒头。
小侄女的体重更是超标。
于是一家人又开始监督小侄女减肥。
为了让小侄女不哭哭啼啼的,还把胖馒头拉上,一人一狗一起减肥。
五年后,肖双中了秀才,莫丞的两个学生中了童生,一个是肖氏家族的,一个是赵家的孩子。
肖族长已经很老了,但是得知肖双中了秀才后,还是让人扶着自M去肖老大家,和肖老大商量席面的事儿。
席面当天,肖双带回了一好友。
和他住在同一宿屋,也中了秀才,是个富贵公子。
那公子高大得很,一点都不像个书生,反倒是像是学武的。
肖乐一眼就看出二人的关系,他私下拉着肖双问,“谁先说喜欢的?”
“……他。”
肖双脸通红,“别看他大老粗一样,其实人很好。”
肖乐轻哼一声,“你去府城书院的推荐信,也是他帮忙弄的?”
“是,”肖双挠头,“我才知道他叔叔是白马书院的夫子,每一年都可以推荐二人过去。”
说起来也是走后门了。
“啧啧啧,你去了府城,天高父母远,小日子越好越好哦。”
肖乐啧啧地说。
一旁的莫丞忍不住捏了捏他的脸蛋,“看你酸得勒,你小日子难过了?”
肖双趁机溜走,肖乐一口咬住莫丞的爪子。
等肖双二人去了府城后,肖老大找莫丞还有张四和莫才喝酒。
肖乐端着装有茶水的大碗,充当着酒和他们碰了碰。
燕子见此笑眯眯地拿出一带着酒香的罐子,肖乐满脸惊喜。
“这是我和才哥琢磨出来的果酒,少喝一点不伤身。”
肖乐立马把茶碗给了莫丞,莫丞喝完后,他把空碗放在桌上,自M倒了小半碗美滋滋地喝起来。
肖老大喝得个大醉。
当莫才和莫丞扶着他去客房睡下的时候,两兄弟听见肖老大嘀咕了什么,出来时面色有些古怪。
“怎么了?”
肖乐问。
“大哥发现肖双的事儿了。”
莫丞道。
肖乐耸肩,“早晚的事儿,小侄女呢?”
“燕子带着睡着了。”
小侄女特别黏燕子,她挨着燕子睡,莫才就去客房睡,现如今客房有人睡,他就去厢房睡。
小侄女渐渐长大,出落得亭亭玉立,跟着燕子和莫才学了一手好厨艺。
又跟着燕子学了一张外人得不起的嘴,以及莫丞那不少的学识。
成了几个村最受欢迎的姑娘。
肖老大夫妇护得紧,一想到姑娘以后要嫁人就不舒服。
肖老大没事儿就找肖乐吐露自M老父亲的心声。
村里人都知道肖乐身体不好,可他就是不死,吴大夫都死了,他还活得高高兴兴。
真是神了。
张大壮和翠红有两个儿子,大的比小侄女小两岁,小的那个就更小了,现在还是个萝卜丁。
他和肖双的感情一直很好,并没有因为分开太久而显得生疏。
肖双的事儿,肖老大没说破,当肖双中举回来时,还带着那个人,已经快五十的肖老大把那个人的肩膀拍得啪啪响,让他好好照顾肖双。
而那人就是后来的文状元。
被派到南方做官,肖双是他是师爷。
小侄女已经成亲,有了孩子,肖乐抱着孩子正溜达呢,就见张四抓着已经快十岁的小孙子往他这边走来,“这小子又去摸鱼,这么冷的天,我看你爹不打死你!”
肖乐无情嘲笑,结果下一刻,他便大叫出声,“莫丞啊啊啊啊啊孩子尿了!!”
莫丞赶紧出来,看着身上湿漉漉的肖乐,笑弯了眼。
阳光下,一个在不停抱怨,一个在笑着安抚,未来还很长,生活还很美好,爱人也会永远在一起。
——————————————
“小叔啊,这是家里最后一点粮食了!妈还病着呢,不能没食儿吃啊,你就把你这份善心留给妈吧!求求你了小叔!”
肖乐一睁开眼,便感觉怀里抱着一木桶,里面装有半桶粮食,有些重,而脚下有一女子正满眼通红地抓住他的脚,不让他走。
“你先起来。”
肖乐忍着头晕道。
女子没松手,而是警惕地看向院子里,肖乐随着看过去,只见门外站着一对男女,约莫十五六岁的样子,二人容貌相似,应该是兄妹。
见他看过来,那穿着补丁衣服的少女泪眼巴巴地道,“肖二叔,我们已经三天没吃饭了,再饿下去,可能、可能就没了……”
“小叔你别听她的!”女子生怕肖乐把最后一点粮食送出去,“你前天才送给他们一筐红薯啊!”
这话让院子里的二人有些尴尬,可少女还是继续哭,那少年也垂着头似乎在抹眼泪。
肖乐明白了,原主应该是个圣父。
他直接把木桶放下,让女子拿进去,女子生怕他后悔,脚步急切地抱着木桶就去了灶房,三两下就往锅里倒,煮好了给婆婆灌下去,也比送给外人强!
院子里没想到他会这样做的二人纷纷一愣。
肖乐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们,“一筐红薯,这么快就吃完了?”
“……我爹妈病了好几天了,没去上工,这就……二叔,您最好了,您就帮帮我们吧。”
“先把那一筐红薯还了吧,以前借给你们的东西,我们也慢慢清账。”
向来只有他占人便宜,还没人敢占他便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