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老夫人:叫人去接了没有啊?这小孩儿家玩起来就没个时辰点儿!
大太太:已经叫人去接了,惜弱妹妹她们还没到呢就叫人去接去了,这会子应该快回来了!正说着,就听门外打帘儿的丫鬟报:五少爷回来了!珑儿坐在秦老夫人身边好奇地伸着头看着大门的方向。
只听一阵靴子响,一个年约八、九岁身材高挑的少年走了进来,只见他身穿秘色明缎暗花箭袖,外罩绛紫色织锦狐腋褂,腰束同色攒宝腰带,头发尽束于顶,戴一只缠枝小金冠,蚕眉大眼、唇红齿白,脸上带着钟鸣鼎食之家少年所特有的桀骜之气,“哇!将来长大一定是个大帅哥!”珑儿如是想着。少年径直朝主位而来给秦老夫人见礼,秦老夫人一边拉他进怀一边嗔怪道:就知道在外头疯玩儿,明知今日家中有客,还跑出去,快来见过你表姑母和你珑妹妹。
秦少康有着一种少年得志、意气风发的自信气质,珑儿一见他就很喜欢,觉得少年人就该是这样,这种喜欢与杜威不同,杜威当年给人的感觉是那种特别想保护的感觉,而秦少康则让人产生那种特别想知道他到底在骄傲什么的感觉,珑儿自从离开朔漠后就再也没了玩伴儿,如今看到这个犹如动漫人物一般的小帅哥,特别想亲近他,跟他一块儿玩儿,他过来给玉夫人见礼时,珑儿就用一种充满好奇小猫崽一般的眼神看着他笑。
“表姑母好,珑妹妹好!”林妹妹见宝哥哥,珑儿脑中一下闪过这个画面,突然促狭地很想叫这个小屁孩儿一声哥哥看看他是什么反应,于是在娘亲要她给秦少康见礼时,她十分乖巧地叫了声:少康哥哥好!奶声奶气地拖了一个尾音。
显然珑儿的举动取悦了秦少康,他一下就喜欢上了这个有着一双大眼睛说话嗲嗲的小表妹。秦少康上前拉着珑儿的手挨着坐下问到:妹妹来了几日了?京城可还住得惯?看见他小大人一般的做派,珑儿憋着笑一一做了答,末了加一句:少康哥哥叫我珑儿吧!她可不想一天到晚被个小屁孩儿叫妹妹!
秦少康:好!珑儿妹妹喜欢吃什么?
珑儿:……!珑儿想起昨天厨房给做的早餐很好吃,就说了句:枣泥馅儿的山药糕。
秦少康立刻跟站在秦老夫人身后的丫鬟说:去跟厨房说一声马上做。
“是”丫鬟转身出去传话去了。
珑儿原本只是随口一说,可没想到这位少爷竟如此的雷厉风行,于是转头向娘亲小小地做了个无奈的表情。
旁边的人可不淡定了,今儿太阳打西边儿出来了!要说这秦少康在京城可是名冠四九城的小才子啊!出身名门自不必说,三岁启蒙,五岁就能熟背唐诗宋词,七岁能吟诗作对,九岁已能与国子监的监生们进行粗浅的策论,资质之高远在秦家所有子孙之上,甚得秦老太师的欢心,因而对他寄予了极高的厚望,从小就专门延请本朝大儒对他进行教导,因他对书法也极有天赋,又特意请了当朝著名书法大家王之卿教习书法,一手行书已“颇有羲之之风,若假以时日必成大家”一些当世名流做如是评价。
平时恃才傲物,眼高于顶鲜有对人如此亲近,再加上最近珑儿这个新晋“伪神童”的异军突起,让他的风头好端端的被瓜分了些,不免让这个一直被人们仰视的小小少年生出些好胜之心,所以整日缠着爷爷请表姑母一家来作客,说想见见那位没见过面的大名鼎鼎的常胜将军表姑父,其实嘛见表姑父是假,想会会这个才女神童才是真,可今儿看这架势是一笑泯“恩仇”了?!
大家兀自在那儿做着各种猜测,这边两人谈话已渐入佳境,两人从各自读过什么书谈起,珑儿因为有外公的悉心教诲,加上自己对本朝的历史实在是很感兴趣,所以看了许多七七八八的闲书,但那终究与秦少康那种系统学习是不同的,而且秦少康的学习方向是如何成为治世之才柱国名臣,珑儿纯粹是走马观花式,并未做深入细致的研究,根本不同路,所以很快秦少康就发现了这位传说中的小才女不过如此,优越感顿生,可珑儿呢!由于本来对很多本朝的东西就不清不楚的,这下正好可以向秦少康请教了。平时谁会有那么多问题来请教他啊!跟他差不多大的孩子根本就问不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珑儿可满足了小才子显摆才学、好为人师的虚荣心,极尽所能地尽量回答珑儿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天马行空的问题,比如:当今皇上为什么没有再立皇后?是不忘亡妻,还是没有合适的人选?钱永禄一案是否对其家人的惩罚过重了些?一人犯罪是否需要全家甚至子孙后代跟着背负罪名?按理说宫里的女人都是皇上的女人,为什么皇上要把自己的女人赏赐给臣子?赏给臣子后在臣子家若造成了家庭不和算不算是皇上失察等等,秦少康发现自己的知识储量在这个珑妹妹面前好像有点不够用了,于是暗暗记下了珑儿提出的几个他认为比较“尖锐”的问题,回头去请教先生或祖父,然后再找机会给珑儿解释。
珑儿从秦少康这里知道了不少本朝的奇闻轶事,朝廷的治国纲政等等,两人聊得那叫一个相见恨晚!聊完时事八卦,又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珑儿知道了秦少康喜欢书法,喜欢看书,正好两人都喜欢看书,就互相推荐自己认为好玩好看的书给对方,珑儿在外公的教导下对本朝史书中记载的诗词歌赋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加上她到底是两世的积累,就算前世再不喜欢古典文学,好歹电影电视剧没少看,耳濡目染间多少也有些见识,所以有时对同一件事她会给出不同的见地,秦少康发现珑儿的知识更注重实用,自己的知识更偏重做学问,饶是这个一向自认为才高八斗的小才子也不得不承认珑儿是他见过最有才气的女孩儿了,到晚饭时两人已似无话不谈的老友一般。
其间,丫鬟来回话:厨房说,做这个山药糕,山药到有现成的,只是这枣泥需提前一天预备,现做不赶趟儿,问五少爷明天做行不行?珑儿原本就只是随口一说,一听自然同意。秦少康说,那就明天也别做了,叫厨房好好准备食材,哪天做好了他亲自给珑儿送去。
晚宴时老太师传下话来:都是一家人晚宴不必分内外了,全都安排在内厅里,大家一块儿也好热闹热闹。
珑儿和秦少康一起从内堂出来见到玉疆时,珑儿一下就朝玉疆扑了过去,玉疆一把将她抱起来,问她在里面玩儿的开不开心?珑儿回答了,也比着玉疆的口气问爹爹在外面玩儿得开不开心?把秦家一家老小给乐得不行,珑儿又把秦少康介绍给爹爹,这下轮到秦少康去围着玉疆问东问西了,少年人果然是崇拜英雄崇尚热血的,玉疆的回答一下就激活了男孩子身上潜在的嗜血因子,直听得秦少康热血沸腾,一定要坐在玉疆身边,还要拉着珑儿也坐在玉疆身边,老太师很高兴的同意了,坐在他们对面一边捋着胡子一边饶有趣味地看着这三个,笑眯眯的一脸的老谋深算。
晚宴将尽,丫鬟们进来服侍净手漱口,珑儿做得很好,秦家大小看着不住微笑点头,珑儿心里腹诽:看什么看?没吃过肥猪肉,还没见过肥猪跑啊!红楼梦里的经典桥段怎么能忘,再说我娘亲好歹也是翰林家的千金,虽比不得你们家繁文缛节这么多,可对我那也是悉心教导的。
吃过饭,女眷们没有回内宅,陪着老夫人闲聊,男人们则围坐在秦太师的周围。一家子的男孩儿们对玉疆的兴趣仍是很高,围着他不停的问东问西,玉疆一一给他们解释,当被问到玉疆力大不大时,一边听得津津有味的珑儿说:我爹爹的力当然大,我爹爹用的可是这么粗这么长的方天画戟,臂力更是惊人,有一次夜里回营的时候,天色太暗没看清前面草丛里是一大石头,还以为是头大老虎,拔出箭就连射了三支过去,看着“老虎”不动以为射死了就回营了,第二天叫大家一起去抬老虎,结果发现哪有老虎,三支箭全都射进了大石中只剩箭翎露在外面。这个故事是玉疆的亲身经历,在来京的路上当笑话讲给珑儿解闷儿听的,珑儿为了炫耀自家爹爹神武就讲了出来,讲到兴起学着书中说到,有诗为证: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