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师傅,雄霸的女儿找到了我……”
李清照表情怪异的找到了李白,而此时的李白正一脸纠结的拿着封信在犹豫什么。听闻弟子的话抬头问道“雄霸的女儿找你做什么?”
“说是要参加明年的科举,想要找我突击补习一下……”李清照说着连自己都有点想笑了。
那是科举啊,老师划了重点只是临时抱佛脚就能及格的?
“无知!”
李白哼了一句也不知道是在说谁,接着看看李清照,“你之前考中了进士,如今也当了官,这一阵子有什么感悟?”
李清照沉默片刻答道“并无太多的感触,可能与我的职务有关吧,清水衙门没有太多的人情往来,自然也远离麻烦的漩涡。”
李白点点头,李清照当初科举的成绩不错,虽然没有获得前三甲可也足能称得上人中龙凤了。但最后分配到的职务却是翰林院编纂,当然,若是平常这个职位也算正常,可这么长时间了,就是再傻也能觉出一些问题了。
其实翰林院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成是皇帝的秘书部门,像是编修之类的职务主要负责记录皇帝的起居、言行等,偶尔也负责编写一些庆典礼仪的文稿。
不过这个记录可不是监视皇帝的一言一行,而是让这些新进进士能够更快接触到国家政事,看看皇帝和大臣们都是怎么处理政务的,等学习的差不多了再下派到各自的岗位上。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种类似实习的制度虽然表面上看没有毛病,可‘实习期’的多少却没有一个明文的规定,也就是说,你什么时候能够正式的得到指派,那就要靠自己的手段了。
李清照以前没有做过官,在成为进士之后就听宫中的人说已经将他们都分配好了去处,也就信了,可是等一个个进士都三三两两离开了翰林院的时候,她才发现不对劲。
那些进士去的衙门无论是在帝都的、还是外派的,他们的职务似乎都与曾经承诺过的并不一样。
直到这时候她才明白,这时候起作用的就不是什么才华了,而是背景、金钱等等一切场外本不应该存在的东西。
李清照有一点委屈,曾经因为这个来找李白,而李白却见惯不怪,毕竟也是曾经当过官的人,怎么可能不懂其中的门道,只是他并不打算提前告诉李清照,也不打算帮忙罢了。
就这样,李清照又在翰林院里待了好久,慢慢的,她发现原本应该渐渐改革并一切向阳的局势又发生了变化。
那些同样考中进士的人中陆陆续续有人熬不住想方设法走了关系离开了翰林院,而剩下最多的竟然都是女进士!
夜宴散场之后才能看清那满地的狼藉,从当初李元芳为女性发声到之后女性参加科举甚至有女子中了探花,算是将这场盛宴推进到了最高点。
可是当胡亥排斥李元芳和跟李元芳有关的一切时,这场盛宴就算是结束了。随着胡亥对于狄仁杰、包拯等人的不信任,李斯的死亡等等事情之后,好像他们曾经推进过的一切都得到了否定。
已经分派出去的官职渐渐被排斥在主流圈子之外,没有分派官职的女进士则继续在翰林院熬着。大概也就是因为狄仁杰等人还没死,否则这女性可参加科举的规矩都要废掉。
可以说,胡亥凭借着个人的好恶让一次改革就要夭折在萌芽状态了。
“失望吗?”李白突然间问道。
李清照摇摇头,“我曾经跟李寻欢在翰林院相处过一段时间,她说过,任何一种改革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那些挑战人们顽固观念的事情,往往需要一两代甚至三四代人的努力。”
“我愿意做一个先驱者,至少这一次让我明白了过来,若想让这件事深入人心,需要一个有魄力且心系百姓的帝王,嗯,反正不是胡亥。”
李白乐了,突然间他想到了上一代唐皇,他明明知道唐国有成为神国的风险,可他却只想着躺平,而没有想过反抗。那时候他与狄仁杰等人就得出了一个结论,靠着这样的唐皇是无法抵抗神国的。所以那些老伙计都相继离开了……
如今虽然事情不同,可是得出的结论又何其相似啊!
李白长长的吐出一口气,将手中信件给李清照看,“只是你小师妹的来信。”
“小师妹?”李清照展开信纸,所谓的小师妹就是李白之前新收的一个弟子周芷若,不过或她之前跟着姐姐去了明国。
这边李清照看着,李白缓缓开口,“她那个小姐妹叫做小萌的,竟然在金钱帮中有股份,如今上官金虹是明国户部的执掌者,她们在明国的发展可谓顺风顺水,所以就邀请为师去明国常住。”
李清照顿时明白了李白的意思,“师傅是想……让弟子也去吗?”
李白稍作停顿,“大秦的官场在悄然发生改变,这与胡亥的理政风格有关,也与他本身的一些问题有关。为何我们都敬佩秦皇?因为他在所有国家的所有皇帝中几乎都是独一档的存在,所以有秦皇在的朝廷也是有别于其它国家的。而像胡亥这样的皇帝太多了,从他上位之后的几件事上,我就几乎能够看出未来大秦的发展脉络了。”
“倒不是说不好,只是会随着时间一步步国力削弱,有太多的问题也会一点点的累积起来,而这些累积的问题会成为让下一任皇帝头疼的弊端。光是解决这些问题很有可能就会浪费一位帝王半生的时间,甚至于大多数的帝王解决不了。如此,就会一代不如一代,直到国家灭亡!”
李清照倒是第一次听师傅如此评价胡亥,皱眉道“师傅是说,这个胡亥会拖垮大秦?”
李白摇摇头,“不会,胡亥的理政风格虽然很老土但并不是说就全是坏事,至少其某种程度来说也巩固了朝堂的安稳。再加上秦皇留给他的国家底子太过雄厚了,哪怕他从此做个昏君,这大秦在他手中也亡不了。甚至于到下一代也亡不了,只不过……现在就会是大秦的巅峰了,你的官途将没有什么可创新的地方,而对于各行各业来说,创新就是生命!你是想在大秦安稳的了此一生,还是去明国拼一拼?”
李清照闻言又问“师傅确定明国有弟子施展所长的土壤?”
李白并不是很肯定,只是道“朱无视这个人有城府、有手段、有魄力,他临危受命坐上帝位,按说正是该担心帝位不稳的时候,他却敢于分权,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处理。明国在他的手中应该比之前朱祁镇要好很多,也就是说,明国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会是上升期,至于上升幅度就要看天意了。”
“另外,你师妹也说了,朱无视在尝试拉拢李元芳,也就是说,他大概率会将李元芳有关的主张贯彻进国策之中。也就是说,你的机会来了!且这一次有你师妹的关系在,你也算是有了背景,定然可以大展拳脚一番!”
李清照张了张嘴,无奈笑道“师傅如此说,弟子却是找不到什么反驳的理由了……那您说,如果李元芳真的去了明国,那李寻欢这些人也会跟着去吗?那个朱无视就不会像胡亥一样忌惮?”
李白闻言却是哈哈笑道“在朝中做官,谁没有一二好友?这算不算结党?虽然那些皇帝一个个都说害怕结党,可其实朝中党派无处不在,相互取暖的数不胜数。作为一个皇帝,如果严令臣子不结党,那臣子该怎么保护自己呢?光凭皇帝保护?历史上做孤臣的有几个好下场?如果一个皇帝让臣子做孤臣,那么这个皇帝无论多么雄才伟略,他本质上都是一个牺牲别人利益来达到目的的自私之辈!”
李清照懂了,“所以若是朱无视要拉拢李元芳,会生怕他带过去的人不够多,生怕他不结党?越是结党,代表李元芳与明国的关系越紧密,也就越不存在离开的可能。”
“就是这么回事,所以,这对于你来说也是个机会,你与那李寻欢的关系本就不错,再加上展红绫、展十七他们的关系,为师可保你能够受到重用!”
李清照至此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只得道“那我只能回绝幽若了。”
“回绝了吧,本来就是玩闹般的事情,那雄霸刚刚得了天子之剑,在大秦未来颇为光明,他的儿子之后会官运亨通,女儿也……总之这是雄霸的选择,你不要掺合了。”
“是。”
李清照离开朝翰林院走去,路过贡院的时候不禁驻足,回想当初那么多豪情壮志的才女,如今却有着虚度终生的风险,心中不禁有些不甘。要不……将她们也引到明国去?
这优秀的人从来不会害怕改变,明国经历一场浩劫正是百废待兴,相信大家会有自己的决定!
……
当时的李清照只是出于惋惜和怜悯,却没有想过其中的意义,一大批的女性进士辞官表面上看只是一件小事,可能朝廷都不会在意。可是这在百姓们看来却意义重大,人们会认为胡亥之前的政令毫无诚意,还会觉得大秦的官场黑暗,以后不光才女们不会来参加科举了,就是男性学子也要掂量掂量自己进入这个官场后能不能闯出一些名头,估计没人想一辈子待在穷乡僻壤做个小小县令吧。
更有甚者会觉得胡亥就是个昏君!
毕竟一场科举闹剧之后,除了他自己找了个皇妃之外,就没有什么建树了。
不过这些事情就算要发生也是在不久的将来,如今各个被李清照拒绝了的幽若很委屈,他父亲不知道抽的什么风,非要让她去参加什么科举。还说只要做了官,未来就一定会青云直上!
“屁个青云直上啊,穿那一点都不好看的官服,哪里威风了?见胡亥的时候连点尖锐的头饰都不能带,那这官做起来还有什么意思?”
幽若如此抱怨着,旁边李寻欢哭笑不得,却是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长发,如今她已经辞官了,可是却因为之前做官时候的习惯而忘记了带耳饰头饰,呵呵,习惯真是个可怕的东西啊,以前在宋国的时候她可是最爱美的了。
“你父亲也是为了你好,胡亥如今身边的地榜强者就是徐福和你父亲最亲近,那么你若是当了官自然能够飞黄腾达。不过,你若是不愿其实也能够跟你父亲说,你父亲那么宠你也不会强迫的。不过……你确定是因为当官有那么多的不习惯才不愿意的?难道不是因为读书很讨厌吗?”
李寻欢意味深长的看着她,呵呵,姐姐早早就看穿你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