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新世界大门(1 / 2)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p>

其实,李青又何尝不是?</p>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三好青年,他本该是皇权的对抗者,结果却成了皇权的坚定拥护者。</p>

非是他想这般,而是不这么做,他根本无从施展胸中抱负,大明亦不会有今日。</p>

自下而上,除了被和光同尘同化,根本改变不了封建王朝的格局。</p>

基于此,他走了一条跟所有人截然相反的路。</p>

——自上而下!</p>

先保障皇帝的利益,再借助自上而下的权力去改变。</p>

本质上,李青这条路更腐旧,不过,效果却很好。</p>

而如李东阳这些人,却无法做到李青这般,不是能力原因,而是环境所致。</p>

一来,他们没有李青的见识;二来,他们是自下往上走,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和一些人形成利益共同体;三来,他们不似李青,孑然一身,无欲无求。</p>

封妻荫子,光耀门楣,青史留名……这些是追求,也是羁绊。</p>

谢迁深吸一口气,道:“皇上,老臣有直言陈奏。”</p>

“说!”</p>

“皇上,纵观中原王朝千年来的历史,除了建国之初,随着王朝发展,终以文官治国为主旋律,何也?”</p>

他自问自答:“国家稳定之下,文治才是保国安邦的不二之选,臣非抨击武备,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个道理谁都明白,可总要结合现实不是?</p>

犹以大明这个阶段为甚!</p>

眼下说四海承平,却有些夸大,然,关外之患并不能动摇我大明根基,宪宗皇帝改土归流之下,土司亦安稳下来,今大明农耕方面有高产作物,工商业亦发展兴旺,甚至……国家在缓步转型,文官治世的政治格局非人力所能改变,哪怕皇上您……也不行。”</p>

朱厚照没有生气,道:“所以呢?”</p>

“不能太伤了文人士子的心。”谢迁道,“臣认可开办京卫武学有利于社稷,可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p>

皇上贵为天子,可大明如此之大,许多时候,天子亦鞭长莫及;</p>

既得利益者早已固定,若强行……”</p>

“若坐视不理,会越来越固化,直至腐朽。”李青打断他。</p>

谢迁不否认,道:“富绅,商绅,官绅,地方官,京官,这庞杂的关系网,庞大的能量……”</p>

“还敢造反不成?”朱厚照冷笑。</p>

“造反倒不会,不过,皇帝的权力行使会变得困难重重。”李东阳叹道,“皇上,臣等几人当然可以支持您,可我们也只能代表自己,仅此而已。”</p>

刘健拱手道:“老臣老矣,若皇上坚持,老臣愿出最后一把力,配合皇上演一出苦肉计。”</p>

“……朕没赶你们几个走的意思。”朱厚照说。</p>

谢迁道:“这件事没有任何可商量的余地,更没可能在大多数人的拥护下推行,唯有以帝王之势孤注一掷,强制推行,此情况下,必须有人做出牺牲。”</p>

杨廷和暗叹一声,肃然道:“内阁愿做出牺牲!”</p>

话赶话赶到这儿了,他只能硬着头皮上。</p>

朱厚照看向李青。</p>

李青沉默。</p>

大战之前,阵前祭旗!</p>

这戏码省不了。</p>

他倒是拿想自己祭旗来着,可他走不了啊,小皇帝还不成熟,弘治也还病着,根本脱不了身。</p>

唉,就这还只是京卫武学,若是直接开军校……李青苦涩。</p>

打破腐朽,可真不是说说而已。</p>

朱厚照瞪了他一眼,转而看向内阁四人,道:“你们能袒露心声,朕心甚慰,放心吧,朕是皇帝,朕不用做选择。”</p>

“……”李青苦笑:这次可不一样。</p>

京卫武学一旦开启并持续下去成长为军校,王朝中后期的政治格局将会被彻底扭转,再不是文官的一言堂了,哪怕政治土壤利于文官,哪怕无战事……文官集团一样讨不了好。</p>

为了更健康的政治格局,只能再苦一苦文官了,骂名我来背……李青开口道:</p>

“明日朝会,我来上奏京卫武学之事。”</p>

“这个……杨一清还没来京,李卿不必这么急。”朱厚照也知道此事非同小何,不想让李青出头。</p>

他转而看向首辅刘健。</p>

“……”刘健哪里不明白小皇帝的意思,“臣来说吧。”</p>

“还是我来吧。”李青笑道,“刘大学士操劳半生,临了若再被文人士子骂,实在不该。”</p>

朱厚照突然道:“谁都别出头了,这件事,朕来!”</p>

“皇上不可!万万不可!”</p>

“无需多说,朕意已决。”朱厚照淡淡道,“行了,办公吧。”</p>

…</p>

申时初,</p>

几个大学士怀揣沉重心情告退。</p>

李青没走,道:“还是我来,毕竟……你本就不遭人待见。”</p>

“放肆!”朱厚照气结,接着,又骂道:“你也有脸说这话,你就遭人待见?”</p>

“我是太上皇的主治医生,凭这个,我就不会在京师待不下去。”</p>

朱厚照重重哼了下,问:“一个京卫武学,真就会造成如此大的动荡?”</p>

“其实也不会。”李青嗤笑道,“再苦再难,能有求取功名的过程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