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赵大河吃瘪(1 / 2)

新水井建成时,有个不成文的习俗,第一桶水是土地公赐予的神福,喝上一口可保无病无灾。

大山村的家家户户都出动了,大人拿着一个碗或是瓢,领着自家孩子,打碗水喝。

赵依依一家四口也忙里偷闲,赶来凑热闹。

大山村的村民险些没认出来,不是说赵二河一家被分出来后,啥也没捞到,这一家人“闭关”半个多月后,个个脸色红润润的,显然是日子过得不错。

“家里实在解不开锅,也是没法子,依依只好卖点包子,补贴家用。”

大家一听,明白过来了,原来是做起了小生意,生火才有了起色。

一妇人试探道:“这得挣了不少钱吧。”

顾文淑深知树大招风的道理,“都是小本买卖,勉强够我们一家温饱。”

谁知那妇人不依不饶,“文淑,你说这话俺可不信,不挣钱,你们几个咋吃的红光满面的。”

顾文淑笑地苦涩,“没有了烦心事,就算是吃糠咽菜,心里顺畅了,身子自然跟着好。”

这番话,大家自然想到未分家时,顾文淑母女受了不少苦。

俗话说心病难医,现在没了老婆婆的磋磨,病根好了,人看着自然精神。

大家一听,也不再说什么,只夸顾文淑养了一个好闺女,苦日子到头了,好日子马上就来了。

赵依依到是十分惊讶,她还是第一次见娘这么会说话,四两拨千斤,成功转移的大家的注意力。

再加上众人早就偷偷上下打量四人,见他们虽然气色好,可是身上的衣服依旧破旧,不像有钱的样子。

他们心中松了一口气。

人都有这个心理,当有人过得不如你时,你可怜他。

突然有一天,不如你的人超过你时,自己没有坏心思,可是心里依旧不舒服。

赵王氏竖着耳朵,生怕把一个字落下。

这个小贱蹄子,还学会指桑骂槐了,这不是明摆了自己苛带她们一家人。

还有赵依依这个死丫头,手里有不少钱,再加上她做起了卖包子的生意,指不定又赚了大钱。

不行,她明日得派大河去瞧瞧。

不止赵王氏心里打着小九九,王有春神色阴鹜,憋着一肚子坏水。

翌日一早,赵依依和林砚照例出摊,不同于以往的是,曾经只有她自家摊子,如今渐渐新增加了卖肉丸子汤,烙饼等四五个摊子。

虽然这几个卖的都是吃食,但因为赵依依来的时间最早,积累了一大批忠实客户,她的生意几乎没受影响。

每次都是第一笼包子还未出锅,赵依依的摊前已经排起了长队。

“来两个肉的,三个素的。”

“好嘞!”肿眼泡男子熟练地给人装好包子,看这利索劲,显然在这待了不是一两天。

肿眼泡男子姓杨,家中行二,大家都叫他杨二。

杨二之前心里对赵依依怀有愧疚,便将村里一同卖菜的村民聚在一块,把他们介绍到赵依依的包子铺。

后来,渐渐熟悉后,有时赵依依和林砚实在忙不过来,杨二便主动搭把手。

时间久了,杨二养成了习惯,到这的第一件事便是放下担子,去赵依依的摊子上帮忙。

赵依依硬塞给他钱,杨二说什么都不要。

“杨二哥,我也没啥好给你的,摊子上就是包子多,你的早饭我包了。”不等杨二拒绝,赵依依一言敲定。

你别说,杨二干活最大的动力,不是肉包子,而是赵依依每日带来的小零嘴。

什么糖酥花生,油炸豆腐,香酥鸡,烤面包啦。

杨二一想,现在嘴角还在流哈喇子。

手上也加快了动作,等包子差不多卖完,又可以吃到依依亲手做的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