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延陀的夷男,却越来越放肆狂妄了。</p>
去年他们引诱契苾部叛北,还出兵南下,欲接应契苾部并袭击碛南突厥,虽然最后你处置及时,派安西和河西兵及时的击败契苾部将他们拦下,李绩、李思摩他们也在碛南屯兵布防,让薛延陀最后无功而返,</p>
但朕这口气咽不下。</p>
漠北薛延陀一日不灭,这北疆一日就不安。”</p>
李世民望着武怀玉,“如今你为朕平定了西域,朝廷可以腾出手来灭了薛延陀了,你觉得该如何用兵方能一劳永逸的解决薛延陀?”</p>
武怀玉没料到皇帝是说这个睡不着,倒是松了口气。</p>
唐跟薛延陀的关系,也是经历了三个阶段。贞观之初,李世民刚即位就被颉利打到长安城下,被迫结白马之盟,很是屈辱,所以当时一心对付颉利,就联合东迁漠北的薛延陀,</p>
支持他们背叛突厥,建立薛延陀汗国,并赐给夷男鼓纛,册封其为可汗。</p>
后来大唐经数年准备,终于一举生擒颉利灭掉东突厥汗国,这时薛延陀也臣服于大唐,但暗中扩大势力,抢占漠北地盘,双方关系还算可以。</p>
而当夷男拥有漠北后,他不免想要反过来征服突厥,还想要漠南,大唐自然不允许,于是双方磕磕碰碰有许多摩擦,但大唐一开始忍着,是还要消化东突厥,后来又是要先灭掉威胁河陇的吐谷浑,之后又跟吐蕃打了一仗,再把川西的诸羌收服,</p>
一时也顾不上漠北。</p>
战略上还是以守待攻,不主动远征漠北。</p>
后来又扶持东突厥复国,也是想拿他们做缓冲,充当炮灰。</p>
朝中很多声音反对出兵漠北,觉得漠北太遥远,薛延陀如今实力也很强,朝廷千里迢迢的越过大漠去征讨,占不到便宜,粮草补给等也困难,耗费还大,再则漠北那地方,打赢了也无法长期占领,那里除了牛羊牲畜,城池都没一座。</p>
再者,薛延陀人要是打不赢,他们还可以跑,跟游牧民打仗很难。</p>
当初打吐谷浑就老费劲了,这吐谷浑还离的近,而漠北薛延陀太远了。</p>
李世民也一直忍着,甚至中间还好几次很不仁厚的骗薛延陀假和亲,各种条件,折腾来折腾去最后却又找理由拒绝,薛延陀也是被耍的怨念深重。</p>
此时李世民重提薛延陀,</p>
是因为他从武怀玉平定西域一事中,看到了解决漠北的路子。</p>
西域也够遥远,但武怀玉当初照样带着一万六千骑,七千里奔袭欲谷设。</p>
那么现在朝廷也可以再远征漠北,</p>
而且大唐拿下了西域以后,这意味着,朝廷不仅可以从碛南联合东突厥进攻漠北,也还可以从漠北的西边金山方向出兵,拉上西突厥和西域诸国的仆从军,</p>
甚至大唐也还可以拉上东部的契丹、奚等早就内附的藩属国一起攻薛延陀,</p>
还能内部分化铁勒诸部。</p>
总之,李世民觉得打薛延陀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他无须再忍夷男了。</p>
灭掉漠北薛延陀,李世民能睡个安稳觉了,然后,也不是就高枕无忧了,还得灭掉辽东高句丽,</p>
不过这个不急,先得灭漠北。</p>
然后他就可以去泰山封禅了,相信那时总没有人再反对。</p>
封禅泰山后,再来考虑灭高句丽。</p>
“朕打算多路进攻漠北,一举灭掉薛延陀,伱来做统帅如何?”皇帝道。</p>
武怀玉想也没想就摇头拒绝了。</p>
他清楚皇帝也不可能真会让他来做这个统帅,一次西征,都让皇帝开始猜忌,都拿出捧杀这招了,武怀玉岂会不明白,皇帝不可能再让他有机会带统兵挂帅。</p>
更何况这北伐薛延陀,一看就没太大难度,但最后功劳却是不小的。</p>
君臣两个假惺惺的推让几次。</p>
“那你有什么好的人选推荐?”皇帝问。</p>
武怀玉心中最佳人选当然是李靖,不过李靖更不可能出山,他比自己还受皇帝猜忌,李靖是关陇名门,陇西李氏丹扬房的,皇帝防这些旧阀世家,比防新贵严多了。</p>
“英国公李绩,他镇守并州边塞十几年,而且军中资历老威望高,现如今又是兵部尚书,去年也是他坐镇碛南,震慑的薛延陀不过出沙碛。”</p>
皇帝点了点头。</p>
最适合挂帅的是李靖武怀玉师徒俩,不论威望资历还是能力都是上上之选,但皇帝不可能用他俩。</p>
然后就是李绩李道宗薛万彻苏定方几员战将,相比较下,苏定方和李绩应当更适合挂帅,但苏定方是李靖学生武怀玉师兄,皇帝又得考虑这方面,所以最终李绩更适合些。</p>
李道宗终究是指挥方面,尤其是进攻这块欠缺了点,他擅于防守。薛万彻则是能冲能打,但指挥这块,尤其是大兵团指挥这块也欠缺些。</p>
至于说秦琼尉迟恭程咬金谢叔方武怀义樊兴这些将领,都是猛将勇将,统帅这块还是不足。</p>
以前柴绍和李孝恭倒是方面指挥的统帅,可惜都已经先后去世了。</p>
“那让李绩为北征大总管,并统领中路,东突厥可汗李思摩,单于大都护段志玄为中路副将。”</p>
“西路,以安西大都护武怀义为总管,北庭大都护谢叔方、南庭可汗社尔为西路副将,”</p>
“东路嘛,让李道宗担任总管,樊兴、薛万彻为副将。”</p>
皇帝草拟了一个名单,三路北征,选取九员大将统领。</p>
“陛下,臣以为还有一处遗漏。”</p>
“哦,你讲。”</p>
“辽东高句丽。”武怀玉道,“当初高昌国与西突厥欲谷设勾结叛唐,不仅阻拦丝路、扣押唐使,还发兵攻打附唐的焉耆,甚至袭扰我伊州,</p>
他们还跟漠北的薛延陀密谋,要结盟联兵。”</p>
高昌和欲谷设都败亡的很快,薛延陀都来不及出兵救援,但他们却也是成功唆使契苾部叛北,</p>
还想趁唐西征南下攻东突厥,只是最后没找到机会。</p>
“薛延陀的夷男野心勃勃,臣敢说,他们不仅是跟高昌、西突厥暗里勾结,唆使契苾部北逃,他们肯定也跟辽东高句丽有暗中联络,”</p>
李世民捋须。</p>
高句丽,那是他早就定下的目标,只是还不到时机,隋数征辽东,发百万之兵都不曾攻灭,反倒是引的国中动荡,最后天下大乱,隋二世而亡。</p>
没有十足的把握,李世民不会轻易提征辽,因为必然会引的无数人反对。</p>
“高句丽与我大唐这二十多年都相安无事,未必敢公然勾结薛延陀来犯。”</p>
“陛下,不得不防啊,臣以为要让高句丽老实,最好还是得武力威慑。派一上将驻防辽西,于辽河增屯兵马,这样高句丽就算有那贼心,也没那贼胆声援薛延陀。”</p>
武怀玉见李世民在考虑,</p>
趁热打铁,</p>
“陛下,臣愿为辽东经略,巡视关外,整顿兵马,加强城防武备、军屯。”</p>
皇帝愣了一下。</p>
他没料到这说打薛延陀,怎么说着说着,武怀玉要去经略辽东。</p>
李世民很快就回过神来,</p>
武怀玉这是想金蝉脱壳,如今长安的局面,他处于舆论中心,接下来肯定是要面临一轮暴风雨的袭击。</p>
但武怀玉确实聪明,这个时候还想到了对策,三十六计走为上。</p>
既辞皇帝的赐姓封王,也不留下来当宰相,更不会坐在长安被攻击,他去关外辽西,这辽东经略,不也跟他当初在岭南做七府经略类似。</p>
重点这是个使职,算是个临时差遣,权力有,但相比宰相、都督等,又不同,随时可以召回。</p>
“召你回来,朕可是要重用你的,中书令兼吏部尚书,马周近来身体越来越不好,我便想着让你做中书令,你们郎舅两个一起主持中书省事务,你再把吏部管起来,”</p>
武怀玉道,“哪有郎舅两个同任中书令的,这太不合制度了。再则,我也无法胜任吏部尚书之职,没这经验。”</p>
“若是辽东不需要臣,臣愿意去洛阳跟长孙国舅调换一下,又或者再回岭南为朝廷守南疆也好。”</p>
皇帝没马上回复。</p>
今天的这次大明宫会话,皇帝准备了许久,可结果还是有些超出计划了。</p>
(本章完)</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