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停留,是在胡铨身边。
把两人的卷子看了个大概,朱铭更喜欢胡铨的文章。
蓦地,朱铭在另一个考生身边停下。
“臣对:唐末五代,九州纷扰……赵宋初立,百姓厌极兵戈,始以文治而天下欣然……”
这个考生先写赵宋如何立国,怎样把国家治理得富裕繁荣。
又写三冗问题,以及王安石变法得失。
最后用了大量篇幅,怒斥宋徽宗残害百姓,还骂这昏君到了杭州也不知悔改。
朱铭扫视其籍贯姓名,顿时恍然微笑。
钱塘,张九成。
这位浙江考生,被宋徽宗祸害得不轻,喷起来毫不掩饰、酣畅淋漓。
张九成祖籍开封,祖辈迁居钱塘,本来家底就不厚,又遭花石纲反复折腾。到他十八岁的时候,已经穷得放弃科举,跑去给富户做家庭老师为生。
好歹赚了些钱,张九成进京游学,期间还弄到一本《道用策》。
盘缠用尽,张九成又返回钱塘,继续以教书为生。大儒杨时病死前一年,收下张九成做弟子,但他主要还是靠自学。
除了自学和教书,剩下的时间,张九成坚持参研佛法。
或许是对现实过于失望,张九成有些厌世情绪,认为这个世界就是一场幻觉——此君乃真正的心学始祖,率先提出“心即理”的思想。
宋徽宗逃到杭州之后,把那里搞得物价飞涨,而且苛捐杂税层出不穷。张九成还要养活家,他的工资难以支撑开销,只能把田产陆续卖掉,恨不得宋徽宗早点去死。
李宝攻占杭州,迅速平息混乱,张九成对此赞誉有加。
他又通过杨时的旧友,弄到一个举人名额,然后借钱进京科举。
这位老兄,此时穷得叮当响,住在郊外的破房子里,进城考试需要走两个小时。
中午,太监和侍卫端来饭菜,悄无声息的放在考生桌上。
外面还有大桶盛汤,考生可以离开座位去打汤,也可以由侍卫陪同着去拉屎撒尿。
已经半个月没吃细粮的张九成,用筷夹着肉包子狼吞虎咽。
太爽了!
朱铭扫视张九成身上的布衣,居然打了好几个补丁。
只能证明一件事,此人很倔,自尊心很强。
否则以其贡士身份,都不用亲自开口,就会有很多人送钱来。
张九成通过礼部试之后,必然拒绝了无数人的接济!
朱铭继续在考场来回走动,发现文章写得好的,大部分来自南方三省,还有一些来自两淮地区。
而四川和开封的读书人,拔尖者早就做官去了,根本不用来参加科举。比如虞允文,直接获得朱铭提拔,已经跑去草原做使者。
礼部试前十名的四川考生,大多属于二流货色,主要靠数学与物理拉分,现在写殿试策论立即被打回原形。
三百五十份答卷,阅卷官用了三天排出名次。
第一名,李侗。第二名,胡铨。第三名,张九成。
朱国祥把前十名都看了一遍,对萧楚、胡安国、黄裳等人说:“这第三名的文章,写得过于散乱,有一半篇幅在骂赵佶。你们存的什么心思,朕是很明白的,以后不必再这样了。”
“陛下圣明!”
众人连忙作揖。
朱国祥对儿子说:“你来重新排名吧。”
朱铭也不客气,把前十名部重排。
第一名,胡铨,江西人。
第二名,杨稷,四川人。
第三名,李侗,福建人
第四名,李公懋,江西人。
第五名:王大宝,广东人。
第六名,李易,淮南人。
……
第十名,张九成,浙江人。
被定为榜眼的四川士子杨稷,出身于蜀中杨氏,其兄随朱国祥做事两年。
他跟在兄长身边耳濡目染,对皇帝和太子的心思都很了解。虽然策论的文采不是很好,但内容非常扎实,算是对了朱铭的胃口。
“请陛下过目。”朱铭捧着卷子递回去。
朱国祥顺手接过答卷,连看都懒得看,吩咐道:“就按太子的排名写黄榜。”
“遵旨!”
众臣心中极为震惊,殿试排名居然也让太子做主。
把黄榜写完之后,大家陆续出宫。
胡安国把萧楚请上自己的马车,低声说道:“为臣子者,自不该议论君上与储君。但今日之朝堂,着实让人担忧,兵权皆在太子手里,万一某天……一年两年自是无虞,可陛下龙体康健,十年二十年之后呢?”
“哪管得了恁远?”萧楚笑道,“贤弟还没看明白吗?一切以太子为主,陛下今日此举,恐已有退位之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