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帝王欲壑最难平(2 / 2)

细说红尘 真费事 2199 字 8个月前

“快些过来,快些过来!”</p>

“是!”</p>

俞子业走近御案,皇帝已经将自己看过的第一册书递给他。</p>

俞子业接过书一看,不由低声读了出来。</p>

&lt;div class=&quot;contentadv&quot;&gt; “四海山川志”</p>

“不错,就是这部《四海山川志》,写得是分外精彩,这陆爱卿可谓是文采斐然啊,你对山川地理水脉环境多有了解,看看这书中所言是否合理啊?”</p>

当年什么都不懂的俞子业,受楚航的影响,当然也会不断学习此道知识,听到皇帝的话,他也多说什么,而是直接翻阅起来。</p>

“俞爱卿,走,我们去那边坐下看!”</p>

“是!”</p>

皇帝带着俞子业走到那边的书榻上,一左一右隔着小木几坐下。</p>

俞子业最初翻阅前言微微皱眉,随后慢慢阅读后文,也不知不觉被其中内容吸引。</p>

一边的皇帝见俞子业认真阅读,也不打搅,自己也继续看着第二册,只是这会却并非完全沉浸书中,而是时不时就会看看俞子业的反应。</p>

很显然,俞子业看这书的速度比皇帝快得多,良久之后,翻阅了十几页的他暂且把书合上,但心中已然多有震撼。</p>

俞子业看向旁边的皇帝,却见对方也在看着他。</p>

“陛下,此书何人所作?”</p>

皇帝如实相告。</p>

“乃礼部郎中陆海贤所作,前阵子书成,特来献给朕的。”</p>

“陆海贤?”</p>

俞子业微微点头,他知道那是一位已经年过七十的老臣了,脸上浮现几分无奈和懊恼。</p>

看到俞子业的表情,皇帝略微诧异。</p>

“俞这是怎么了?此书有何问题?”</p>

俞子业叹一声。</p>

“唉此书并无问题,书文之流畅,内容之精妙,世所罕见也.关键是此书中山川地理就微臣所见的部分内容而言,可没有什么信口胡来的地方”</p>

“自我朝茗州起,贯通南北之地,又从南晏旧地,到广袤草原,翻山过林蔓延向北,所述山川地貌无不是精细考究可谓之秀丽也!”</p>

俞子业懊恼也就懊恼在这了。</p>

论行文之美,此书有之,地理山川之实据,此书有之,若是全书都维持这个水平,那此书之妙自然不用多言。</p>

更关键的是,大庸错失了一位肱股之臣.</p>

陆海贤已经七十多了,已经太老了,怕是岁月蹉跎抑人之志,到如今晚年献上一部《四海山川志》,是多少理想抱负埋葬其中,是多少无奈书写其上.</p>

“若是早些知道陆大人之能就好了.”</p>

皇帝听到俞子业的话,也就印证了心中的几分猜测。</p>

“俞爱卿,你说这书上所言地理与现实相合,那书中所言神仙志怪之事,是否也就几分为真呢?”</p>

俞子业闻言微微皱眉,想了下道。</p>

“世上志怪玄奇自然是有真有假,不过此书中所言多半是陆大人借老叟之梦,以抒心中之志了,当然,臣并未窥此书之全貌,不敢妄言,只是先行推测罢了。”</p>

“爱卿言之有理.对了,马上午膳了,爱卿就留在这与朕一同用膳吧!”</p>

“多谢陛下!”</p>

这种恩宠自然不是一般朝臣能够拥有的,在午膳期间,皇帝和俞子业聊的也都是《四海山川志》。</p>

一些皇帝已经看到的书上内容,都能在俞子业这有所印证,至少说明书上关于这一些山川地貌乃至人文方面的事情不是瞎写的。</p>

皇宫午膳结束之后,俞子业告辞离去,却没有回吏部,而是匆匆去了礼部,找到了那位苍老的礼部郎中。</p>

见到陆海贤并了解他真的要告老还乡的时候,俞子业还是不免心中暗叹可惜,但也是同这位老臣聊了很久。</p>

虽然还没通读《四海山川志》的内容,可也对书中所写有了更深刻的了解。</p>

傍晚,俞子业准备离开礼部官署的时候,陆海贤送他出去,两人在路上还在聊着。</p>

“陆大人,《四海山川志》刊印之后,定要为俞某留一部,可惜知道得迟了,否则一定要为此书作序啊”</p>

陆海贤自己的书得到认可,更是听说陛下爱不释手,那心中自然十分高兴,此刻也是连连点头。</p>

“一定一定!”</p>

“嗯,陆大人不要送了,就此别过!”</p>

“好,俞大人慢走!”</p>

两人分别,陆海贤是带着笑容心满意足,而俞子业则向前走着,只是走出去几步之后却又停了下来。</p>

“俞子业大人还有事?”</p>

陆海贤在后面问了一句,而俞子业则转身走了回来,想了想叮嘱道。</p>

“陆大人之才俞子业佩服,书是好书,但陛下心中或许会起别的念想,而且俞某料想陛下近日一定会召见伱,若是陛下问起山川地理之事则无虞.若是陛下问起一些别的事”</p>

俞子业细细说着,陆海贤听着听着渐渐皱起眉头。</p>

陆海贤大概是听明白了俞子业的言外之意了,俞大人是怕皇上起了求仙问道的心思,这一点陆海贤之前倒是没有多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