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经济危机 (求订阅,月票,推荐票)(1 / 2)

春节后,苏荃顺利产下一名女婴,让王宫多了一份喜气。

这日韦宇龙正在练功,双儿急匆匆来报说陆高轩有要事求见。

来到书房,陆高轩一见面便拿出一个账本,打开指着里面的账目,说道:“教主,&nbp;&nbp;按照您的命令,在台湾和琉球修建大小学堂八百处,还有三百处医馆,需要共需要白银二百万零两千八百两银子……”

说道这里,他有些犹豫,只把账本放在韦宇龙面前。

“有什么问题?钱不够?我去年不是送来一批金银吗?”

韦宇龙拿起账本,&nbp;&nbp;快速看了一番,里面详细记载了的最近改革的用度账目,&nbp;&nbp;看起来确实有点花钱如流水的感觉。

这时,陆高轩如同变戏法一般,又拿出一个账本,指着里面的数字道:“教主,我们的水师、禁卫军、王宫护卫、火枪兵、炮兵、骑兵加起来一共三万八千五百二十人,每月需消耗饷银九万多两,加上弹药制造,战船武器维护,日常训练,购买粮米等,每月共需要白银三十七万多两。

另外,之前购买战船,加上两次大战和拨给台湾一百两万,则几项共消用掉三百多万两银子,这还不算开比武大会、铸造钱币、建立台琉航线,以及科技部每月支出和打造战船的费用。

教主又降低了百姓的赋税,如今算上教主去年带回来的金银,我们现在府库只存银子三百九十三万五千三百六十两,&nbp;&nbp;这些钱如果都用于建造学堂和医馆,过不了几个月,士兵可能就要饿肚子了。”

听完陆高轩说的那一堆数字,韦宇龙眼睛圆睁:“没这么严重吧?”

他知道水师最为耗钱,没想到近千万两银子就这样没了?

“因此属下才着急求见,工部等着教主做定夺,学堂建造要不要延后,还是减少数量?”陆高轩一脸难色的建议。

“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荃姐姐这两年撑着一大摊子真不容易。”

韦宇龙心中叹息了一句,随即又问:“如果改革计划不变,还要保证军饷,那么还需要多少银子?”

陆高轩在账本上看了一下,道:“要做好教主安排的所有事情,能有白银一百六十多万两银子,我们可以勉强撑过半年。”

“那半年之后呢?”

“属下倒是觉得,可以减少学校的数量,将士兵的饷银从每月二两减少到一两半两,在将官员的俸禄也降低两成,移民安家费从五十两降到三十两,这样还可以再支撑一年。”

“那一年之后之后呢?”

陆高轩一呆,&nbp;&nbp;不敢说话。

其实除了韦宇龙心中一直盘算,&nbp;&nbp;如今自己事情很多,再去辽东搬一些宝藏回来基本是不现实的。

可经济危机明明白白的摆在眼前,想要解决危机,唯一的办法就是开源节流。

上一世他就是因为没钱,才差点走了绝境,没想到现在又遇到这种情况。

他自己倒是还是还有一些银票,不过现在是战争时期,人员流动都收受到限制,要从中原大批运银子过来风险很大,一不留神就会被满清查抄。

“学堂和医馆的计划不变,健康是百姓的保障,教育是我们将来发展的根本,数量都不能减少,也不能偷工减料弄虚作假。士兵要打仗,要流血,他们的饷银也一文都不能少。不过我们可以适当减少官员的俸禄,另外,王宫的用度减少一半。”

说着让双儿拿来一百万两的银票,道:“慢慢想办法从中原将这些银子弄回来,不能着急,一点一点运过来,千万别被清廷发现。”

陆高轩只好点头,收了银票。

“让你上次研制的药丸如何了?”

“差不多了,按照教主要求,正在让人试用。”

“尽快弄出来给我,以后的收入来源,可就是靠这些东西了。”

韦宇龙缩减用度的事情,没多久久传了到了百姓耳中,他们知道教主为了给他们修医馆,建学校,宁愿带头节衣缩食,也不愿给百姓增加赋税,都大为感动,不少琉球当地宿老带头将存在手里的银子兑换成金币、银币使用,还送来储存的粮食。

在百姓心中,金币银币这种新鲜之物他们没见过,刚开始都不愿意兑换,韦宇龙只能给官员和士兵发俸禄和饷银使用新币。

如今一批新币兑换出去,稍微缓解了一下财政的压力。

不过百姓送来的粮食,他还是下令以原价收购。

再苦不能苦百姓,再穷不能穷教育。

韦宇龙曾经也只是一个百姓,民间的疾苦他十分的清楚。

更重要的是,这些钱花出去,百姓手里有了钱,只要加强市场的繁荣,鼓励消费和流通,就可以增加税赋的收入。

不过这是长久的事情,对于眼前的危机,他只能眼巴巴地眼盼着陆高轩把那个药丸早日送来。

半个月后,陆高轩果然不负所望,将一盒用锡纸包的极为严密的药丸送到韦宇龙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