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狄狄相,末将末将不知道您此为何意?」
看着狄仁杰那犀利的目光,莫里有些不知所措,手脚都不知道该放在哪里。
可是,他却明白,狄仁杰可以不说话,自己却不能一直沉默下去,只得硬着头皮问道。
「薛将军亲率五千大唐禁军为前部,屡克敌关,却在八角城一战折损三成有余,如今不过有三千余众,他的近境如何?」
「在上一份军报中,你言道你的中军帅帐距离薛将军的前锋营,不过千里之遥,这才过去六日而已,你却为何不进反退了?」
「莫里,你作为三军主帅,难道真就不想说点儿什么吗?比如,先锋营的消息,或者你后撤的原因何在?」
狄仁杰已经从帅案之后转了出来,方才从那张行军图上,他不仅看到了所占城池的兵力配属,更看到了这些日子莫里的行军线路。
明明向西两千里之内的各处要隘都标注的清清楚楚,还有一条清晰的行军路线,想来正是中军过后,莫里才在行军图上标注出来的。
这也算是莫里的一项长处,做事认真,虽无大才却也无大过。
「狄相恕罪啊!非是末将不派兵前往相助,实在是那位大唐来的薛将军年少轻狂,竟然只带着三百来人,就敢前去挑战对方的‘白虎大阵。」
「末将得到消息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进阵两天了,现在算了也有七日不曾有消息传来。」
「狄相,吐蕃可是有着近两万大军啊,又有‘白虎大阵相助,末将手中能动用的军队只有八千人,末将末将」
狄仁杰的一连串疑问,更多的只是一种猜测,或者是想从这位莫里口中诈出点儿东西来。
没想到,这位还真的很实在,才问了几句就一五一十地把实情说了出来。
「‘白虎大阵?莫元帅,你确定那真是‘白虎大阵?」
听到狄仁杰同莫里的对话,原本在一旁站立,默默观看行军图的樊梨花说话了。
她初来乍到,对整个吐蕃地形和双方的态势两眼一抹黑,原本没想着多说什么,只是听到「白虎大阵」这个熟悉的字眼,樊梨花禁不住问道。
「樊樊帅,的确是‘白虎大阵,末将连派出去七波探马,却只回来了一路。」
「据探马来报,在吐蕃大营前方,敌将摆下一座‘白虎大阵,那位薛将军于七日之前带着三百余人进去,就再也没有出来了。」
如此看来,这位莫里元帅的罪责就有些大了,身为三军主帅,不仅见死不救,更是隐瞒军情不报,甚至自己还带着中军一气逃回了两千里地?
「莫里,留下帅印,你自己回伏俟城请罪吧——」
此时的狄仁杰面沉似水,对于这样的软骨头,他打心里瞧不起,甚至有些恶心。
可是,此人在吐谷浑的关系盘根错节,虽然说以现在武娘子和狄仁杰对吐谷浑的掌控程度,已然不惧怕这些土著之人的造反。
只是如今正值对吐蕃用兵之际,如果吐谷浑国内再出现大的动荡,终究不是什么好事情。
这要是放在平时,狄仁杰说不得就将这个无能的莫里元帅,直接拉出去斩首祭旗了。
「狄相,那只不过都是一些大唐的将士而已,您又何必」
对于狄仁杰如此「过激」的反应,莫里一时没反应过来,话还没有说完呢,就看到狄仁杰的脸色更加难看了。
莫里这才意识到,眼前这位狄相,甚
至包括远在伏俟城皇宫中的那位主上,可不就是大唐的人吗?
根据坊间的传言,自己吐谷浑尊拜的那位主上,还是大唐陛下的「贤妃娘娘」呢。
想明白了这些,莫里已经是满头大汗了。
「末将这就滚回伏俟城向主上请罪,莫家愿意拿出一半不不不六成的家资,充当我吐谷浑的军费,还请狄相」
莫里已经有些语无伦次了,他对薛丁山的先锋军,向来除了提供军需供给和传递军报之外,大体上就是不闻不问。
很大程度上,莫里也就是觉得对方再厉害,也不过是一支客军而已。
可是,现在经过他那一番思索之后,发现貌似自己才是「客军」啊?
「好了,对于你的罪责,自有主上来论断,你想以家财抵罪也算是一种态度。临走的时候,把吐蕃境内所有的伤兵顺道护送回去吧。」
看到莫里如此知情识趣,狄仁杰也不想把弓拉的太满,就势接受了莫里,或者说是整个莫家的「诚意」。
狄仁杰虽未带回去只言片语,看到莫里带回去的伤兵,想来武娘子应当知道该怎么如何行事的。
「樊帅,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做?」
临阵换帅,本是军家大忌,可惜,眼前的吐谷浑军队却不得不如此。
「狄相,薛将军处没有消息传来,也许就是最好的消息了。他只带了三百余人进入‘白虎大阵,那么八角城就还剩下三千人马。」
「我打算从这吐谷浑中军挑选四千精锐,一人双马、日夜兼程赶奔八角城,汇合八角城那三千唐军,当有一战之力。」
「另外,劳烦狄相从剩下的四万多吐谷浑大军中,至少再筛选出五千能战之士来,这吐谷浑军队的战力嘛」
交接的流程很快就完成了,樊梨花也没有拖泥带水,直接让「龙彪军」军头杨芳、「龙武军」军头仁阔,率领本部百人军各去挑选两千人马。
说起来那位莫里元帅对自己还算是不错,留在他身边这八千人马尚算精锐,至少表面上看前来都是魁梧之辈,樊梨花打算从中筛选出半数来。
「龙威军」军头李朗和他的百人军,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樊梨花的中军护卫,而四大军头中最能打的「龙虎军」军头张环,樊梨花则留给了狄仁杰。
狄仁杰要从剩下的吐谷浑军队中,再次筛选出五千能战之士,总不能身边连个帮手都没有吧?
「樊帅,请恕老夫多嘴,那个‘白虎大阵你可有把握?」
四大军头都被打发出去做事了,中军大帐之中,就剩下了狄仁杰和樊梨花二人。
「实不相瞒,‘白虎大阵的阵图,梨花在年幼之时就曾见到过,只是不知道又过了这些年,那阵法是否有所变动。」
再次听到「白虎大阵」的字眼,樊梨花依然有些意动,却很好地掩饰了起来,似乎对于此事,她并不想说的太过透彻。
阵法可以同名,只是不知道此「白虎大阵」,就是那个「白虎大阵」否?
话说在八年之前,尚在骊山学艺的樊梨花,收到了家中老父的一份家书。
虽然樊梨花幼小离家,对亲生的父亲也并没有太深刻的印象,到底还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血亲之人,看到书信小丫头还是很感动的。
随着家书而来的,还有一件物事,那就是「白虎大阵」的图纸。
准确地说,只能算是「白虎大阵」阵图的大概,同最终成品的「白虎大阵」有着六七分的相似。
樊梨花的父亲樊洪
,乃是寒江关的关主,镇守寒江关多年,也算得一方大员。
距离寒江关百里处,一东一西,各有一处关隘,分别叫做「沙江关」和「白虎关」。
八年之前这两关的守关之人,乃是一对父子。
沙江关守将杨虎,年轻时号称西凉第一勇将,同寒江关关主樊洪交情莫逆,遂拜为异性兄弟,杨虎居长、樊洪弟之。
杨虎勇烈,其子更是不凡,只是容貌有些丑陋罢了。
当杨家儿郎八岁那年,寒江关樊洪的如夫人怀了身孕,此前樊洪已经有了二子,内心中很是希望这位如夫人能够给他生一个女儿。
杨虎作为拜兄的,知道自己拜弟家中欲要添丁,就携子前往相贺。
在酒席宴前,这樊洪也是多喝了两杯,就夸下海口,若是如夫人所生为女,定与大哥独子约为夫妻。
就这样,这一对沙场上的好搭档,就为两家的孩子定下了娃娃亲。
十月怀胎,一招分娩,果然生了一位女公子,就是后来的樊梨花。
可惜,樊梨花三岁就随着骊山圣母上山修行去了,若非其父来信告知,她上哪里知道自己未出娘胎就已经被许人了呢?
樊梨花收到的「白虎大阵」的阵图,就是杨虎送来的聘礼,作为武将之家送如此之物也算是物尽其用。
收到这份阵图之时,樊梨花不过才十岁,她又哪懂得什么情爱之事,只是这个小丫头天生的对各种阵法喜爱,不免将这张「白虎大阵」阵图看的更要紧一些罢了。
而此时的杨家儿郎,仅仅一十九岁,就已经立下了赫赫战功,被西突厥王帐封赏,赐其「白虎关」守将之职。
杨家儿郎虽然貌丑,却也是天赋异禀之人,对别的事情可能迟钝一些,偏偏对修行一事有着超乎寻常的聪慧。
杨虎本身就武力不凡,更有着「玄仙」境界的修为,偏偏自家这个小子不到八岁就学了他所有的本领,杨家麒麟儿一时名噪整个西凉。
后来,有一位游方僧人主动找上门来,自称与杨家儿郎前世有缘,今生特来此收他为徒,更是单手就碾压了「玄仙」巅峰的杨虎。
在杨虎家中,这位游方僧人一住就是三年,随后也曾带着杨家儿郎外出游历了五年。
等杨家儿郎再次回到沙江关之时,就已经长成了一名身材魁梧的少年。
短短五年不见,也不知道这少年得了什么奇遇,修为上已经远超自己的父亲,踏入「太乙玄仙」境界。
只是,这容貌却变得更加丑陋,若非有着血亲的关系,就连杨虎都有些不敢亲近这个儿子。
「白虎大阵」的阵图,就是这个少年人从外边带回来的,只是他得到的乃是一本残品,尚不足完本的三成。
后来硬是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将「白虎大阵」补充了三四成,就是当年樊梨花收到的那张阵图。
「既然樊帅胸有成竹,老夫也就不再过问了,前方兵危战险,樊帅还请多多保重。」
「另外,那位大唐的薛将军身份特殊,如果有可能的话,还请樊帅务必确保此人的性命无碍。」
能从狄仁杰口中说出这样的话,已经算是这位智者的妥协了。
狄仁杰可是有着王佐之才,胸怀匡扶天下的志向,可惜吐谷浑太过于贫瘠,而大唐却是他的故土了。
只是那薛丁山进入「白虎大阵」中已经过去了七日,却没有半点消息传来,其人是生是死,又有谁能知道呢?
「少爷,老仆终于找到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