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去拜见顺天府的学正,并且附上文房四宝和一些果品、食物,又参加了几次同科秀才的宴请。
最后送上四份礼物给薛蟠,一份当然是薛家的,另外三份其实不用给。
但不给贾赦、贾政和贾珍,薛家的面子肯定不好看。
至于王子腾那边,石仲魁直接选择性的忘记了。
而他这态度,有人觉得他这是家中没亲长,所以不懂礼。
但也有人则笑眯眯或者冷笑。
薛蟠很快又跑到他家,带来消息说夏守忠无缘无故跑上门,敲了200两银子却云里雾里的说了些他听不懂的话。
石仲魁嘴角一笑,不用猜,皇帝肯定挺满意的,所以夏守忠这太监才会上门打秋风。
而且今后有的是机会让他把吃进去的银子吐出来。
当然,自己肯定不会找他麻烦要银子,但换个角度来想,黑这些出不了京畿的太监的银子,机会和办法还是有很多的。
忙了4天,总算安稳下来,安心准备月底的乡试。
而他那篇《明日歌》有了这几天的酝酿和传播,算是真正流传到士林中。
京畿这边的读书人,看到这篇劝学词后,对他再次夺得案首的事,就没什么怀疑,更无负面风评传出来了。
毕竟大家都不傻,这种能比肩唐宋的诗词,无数人一辈子能有一首传出来,那铁定能被后世记住。
加上他的八股和时文一如既往的四平八稳,你可以说不够精彩,却也抓不到毛病。
但明日歌的加分就大了,京畿这边的学子只能一边叹息,一边感叹自己和他一届,即是荣幸也是遗憾。
而明日歌传到南边后,轰动效应就更大了。
江南毕竟文风更盛,还有点自己这边居然被北方士子比下去的不甘和无奈。
不过,这对石仲魁来说还太远,也没不要去关心,甚至北方士林此时更关心的是,自己是否能在乡试上再次夺魁。
还有乡试时,自己会不会再次做出更好的诗词。
但石仲魁却很清楚,如果说一首诗词可以定县试、府试和院试的输赢,那到了乡试、会试时,想加分的话,更看重策论。
也就是你对时事的见解,和如何解决国家的问题,或者如何帮国家提升国力,如何让百姓安居乐业。
但这里面其实也有巨坑,要是和主考的想法不同,那就麻烦了。
或者今后你做官时,说不定就会成为别人攻击你的工具。
所以除了运气好,刚好契合主考和其他考官的想法和理念外,科举真不是死读、闭门苦读就行的。
到了乡试,正、副主考官一般由皇帝任命在京的翰林,及进士出身的部院官员充任。
这就考验你的消息来源是否足够准确了。
负责出题的主考官,最近说过什么话,看过那本书,都可能涉及到考题。
8月中旬时,顺天府的正副考官总算任命好了,可石仲魁却有些挠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