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军服与铅笔(2 / 2)

“回侯爷,已经在钦州各酒楼试销了一些,买的人还挺多,都说味道不错呢。”余贵身子微微前倾,微笑着恭敬地应道。

林啸是他的救命恩人,余贵内心的感激之情使他略显拘谨。

“是吗?那明天去看看?”

“是,侯爷。”

“看来,这倒是个做生意的人才啊,这么难办的事,这么快就解决了?”林啸内心微动,默默赞许道。

生产鱼肉罐头,是林啸的提议,虽说仓库里还有一些军用罐头,但那玩意儿都是真空铁罐包装,保质期很长,在这个时代可称得上是宝贝,那是备着以后远征北方大漠时才能用的,林啸没舍得下发给部队。

而部队出征,不能光吃干粮吧,得千方百计保证战士们的营养啊。

可惜的是,因长期战乱,此时民间已经很少能买到猪肉了,而大明律本就禁止斩杀耕牛,因而牛肉更买不到,冷库中的牛肉早吃完了。

因此,眼下各野战部队的伙食相当艰苦,运气好点的话,有时能买到几只鸡,一百多人的一个连队能熬一锅鸡汤,就算是荤菜了,更多的时候只能就着咸菜下饭。

而林啸注意到,这个时代的渔业资源却很丰富,由于并未经过后世那般的过度捕捞,沿海的渔民每次出海,很轻松就满载而归,反而因鱼肉不易保存,晒成鱼干又卖不出好价钱,而不愿捕捞太多。

要是能用坛坛罐罐搞出一些鱼肉罐头来,别说销往民间了,光供应给部队改善伙食,就是一笔双赢的大生意。

余贵自从来到钦州,因中断了与桂林等地的大米生意,只守着钦州一处的铺面又索然无味,便向南宫强主动请缨,试制起鱼肉罐头来。

其实,在这个没有杀菌灭活之类手段的时代,要做成能长期保存,确保不腐烂的鱼肉罐头难度很大,不想余贵却很聪明,又勤于摸索,经过多次试制,竟然成了。

……

送走客人,林啸便和周工通上了话,对于林啸提出的生产工兵铲的要求,周晓杰一口应承,可当林啸提到铅笔的时候,他却反问道:

“这个要问你呀,你的部队不是已经打下郴州了吗?

我告诉你啊,这你算问对人了,郴州一带早就有农民开采出石墨了,不过他们只会把石墨当做燃料,称之为油碳,真是糟蹋了好东西,你看什么时候派人去开采,我转眼就给你生产出铅笔来。”

“是吗?”林啸又惊又喜道,“那行,我马上派人去查。”

“好,我还告诉你,只要有了这些石墨,我不仅给你做铅笔,还可以给你造些土制电池出来。”

“啊?”林啸闻言险些跳起来,要是有了电池,那他的军用电话梦,也不会远了吧?

这个时代,各部队与下级的通信指挥,实在是太落后了,随着战线越拉越长,各部队越来越分散,这个问题就越发突出。

从周工陆陆续续的话中,林啸终于了解了一些石墨的事情。

原来我们的祖先早在商代,就用石墨写字了,直到东汉末年,石墨作为书墨才被松烟制墨所取代。

而有了石墨,铅笔的制造其实特别简单,只需把石墨混入黏土制成笔芯,在一根刻有凹槽的木条中,嵌入笔芯,再把两根木条对拼粘合在一起,就成了。

至于笔芯的配方,以及怎么用机械大规模切割木条,怎么对紧、怎么粘合,就全都不用林啸操心了。

(提问:知行合一,是明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军事家首先提出的,他是谁?请说出他的姓名和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