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定国公的新职务(2 / 2)

朱棣随即道:“姚少师和朕讲,你比较适合的位置,就是唐宋的平章军国重事……像是出兵安南,孔家地位,大明正统,选择官学……这些事情,你颇有见地,又不逡巡守旧,正好能辅佐朕。只不过现在大明没了中书门下,更遑论平章军国重事,此议怕是行不通。”

徐景昌一听,差点吐血。你说的这么热闹,最后来个行不通,你难不知道,这会把腰闪断的。

徐景昌只能道:“陛下不用费心,这样就挺好的……”

“不!”朱棣摆手道:“朕思量再三,其实也不必拘泥前朝,只要确实国家需要,增设个衙门也不是不行……朕打算设立枢密院。”

枢密院?

这可不是个新东西啊!

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经过五代之后,到了北宋,枢密院分走了兵权,跟中书门下合称二府,位同宰相。

到了元朝,依旧有枢密院掌军,只是到了大明朝,老朱设立五军都督府统军,又把调兵之权还给了兵部。

这样枢密院自然没有存在的必要。

可是朱棣再度提起设立枢密院,难道他要恢复北宋的局面?

不过很快徐景昌就明白了,朱棣需要的是一个能给他出主意,级别足够抗衡六部,但又不会影响皇权的机构。

徐景昌思前想后,突然冒出三个字:参谋部。

没错,朱棣就需要这么个衙门。

五军都督府的将领只懂打仗,兵部又都是文官负责……制通常情况下,他们只会走向主战主和的极端,根本拿不出一套合适的方略。

朱棣现在需要的是一个告诉他怎么打,怎么和的智囊机构!

简言之,皇帝陛下需要一颗聪明的大脑。

当然了,他前面提到了官学大统,也就是说,这个机构不光是负责军务,还有其他的政务,职权相当广泛。

“你说说看,叫枢密院合适吗?”

徐景昌微微摇头,“陛下,枢密院统军,不免有误会。臣思来想去,不如平章更合适。”

朱棣思量少许,笑道:“平章,平正彰明,属实不错。既然如此,就立刻设立平章院,你出任平章院副使。”

徐景昌愣了,副使?

咱讨论这么热闹,眼瞧着是给我专门设立的一个部,怎么才给我副使啊?

难不成朱棣自己要当正使?

没这个道理啊!

朱棣呵呵道:“你也想不通了是吧?告诉你也无妨,正使是给姚少师的。”

这下子徐景昌无话可说了,甚至他都有点自作多情了。

朱棣设立这个平章院,估计最初的目的是给姚广孝安排的,方便老秃驴参与朝政。

自己属于附赠品,无关紧要的那个。

其实徐景昌这么想还真误会了,姚广孝地位特殊,为他专门设立一个部,等他死了,还要撤销吗?

与其这样,还不如让姚广孝进宫,时刻请教来得方便一些。

朱棣也是发现徐景昌同样才能突出,而且他所讲的方法,可以推广下去……也就是说,大明确实需要,而且后续还有源源不断的人,能够担负这个位置。

设立平章院,也就顺理成章了。

“陛下,臣能不能打听一下,这个平章院品级如何,职责所在?”

朱棣道:“仿效督察院,正使和副使都是正二品……职责吗,军国大事,全都在列。”

徐景昌道:“陛下,既然这么安排,那五军都督府又怎么办?”

朱棣想了想,就说道:“这样吧,让五军都督府的所有主官,仿效九卿旬会,道平章院举办会议,商讨军务大事。”

徐景昌觉得还不错,主持会议,就能干预军务,但他还有些奢望,“陛下,至于其他的事情,能不能表述为关乎大明安全的重大事项?”

“大明安全?”

朱棣想了想,笑道:“这个说法倒也新鲜,朕看也未必不行。就这么办吧,如果有不合适的地方,再慢慢调整。”

徐景昌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自从丢了通政使之后,徐景昌虽然捞到了一大堆的职位,但是说实话,已经失去了对朝政的直接掌控,凡事都要通过解缙,而解缙又没有徐景昌的地位。

谁有都不如自己有!

平章副使,还不错!

诸位同僚,你们的定国公爷爷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