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皇家陆军军官学校的规模相当庞大,而且学制也逐渐完善。经过系统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综合素质上要远远超过当年余胜军随营学堂时代的毕业生,至于速成班的学生当然不在讨论范围之列。
等这些经过系统培养的毕业生逐渐成长的时候。甚至都不用多久,顶多三年时间他们就能够成为中华军的中下层骨干军官。等十年以后他们就能够彻底成为这支军队的实际领导者。
军官将领们的新旧更替实际上就和装备的更新换代一样的,老旧的东西不能用了就必须换新的,如果顽固不变一直保持所谓的传统,那么等敌人打过来的时候死的就是自己。
1860年的现在,不仅仅是军方,几乎整个帝国上下都充斥着革新,人们开始抛弃那些穿了小两百年的马褂旗袍,换上了中华装、西服以及汉服,原来叫嚷着什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说什么也不肯踢掉的头发也是自发的剪掉了。
街头的铺面开始出现玻璃橱窗。货柜上出现了一些以往没有的新鲜玩意,肥皂,火柴、机织布等等日用工业产品开始以中大城市为基点,然后向小县城甚至农村辐射。
江浙一带诸多没有田地,尤其是那些不能获得遗产的次子,三子等开始涌入上海等城市谋求生活,长江航道上的蒸汽客轮几乎每日都不停息,冒着白烟往来上海和南京,九江各地。
往日里那些私塾、县学、府学里变成了小学、中学。读书声也从子乎者也变成了数理化的各种公式。
那些学子们走上秦淮河的青楼画舫时,这摇头晃脑之间也不是吟诗作对,而是争论数学难题或是其他自然理科。
这一切在数年前是绝对看不见的景象,然而现在却是出现了中华大地上。尤其是帝国根基深厚的江浙一带,更是焕然一新,走入这些地方。兴许地方还是这些地方,人还是那些人。甚至那些建筑都没有变化,但是仔细观察了却是可以发现和以往巨大的不同。
“这些年。上海的变化真大啊!”黄浦江码头上,一名穿着西服,带着礼帽年约二十五岁的年轻人看着眼前的上海,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景象。
“我等去泰西诸国三年,上海有这变化也不足为奇!”旁边一个年约四十,穿着中华装的中年人确实如此感叹道。
这两人不是别人,正是多年前中华帝国送往英国留学,主办外交事务的第一批人,当年帝国派遣了数名外交人员前往英国设立外交办事处,同行的还有二十多名留学生。
而这两人一人就是当年的领队韩庆升,此人抵达英国后先后担任驻英国公使,考虑到中华帝国在法国德国等其他国家都没有设立外交机构,所以驻英使馆实际上还是驻欧使馆,凡是和欧洲国家的外交事务都他们管理。
这也是韩庆升出国三年多后的首次回国,以往只能是通过远洋电报和国内联系。
而韩庆升旁边站着的年轻人,乃是当年的留学生之一,名为苏志才,浙江宁波人士,今年二十六岁。
他的名字虽然很普通很俗气,但是当年能够从数以千计的候选人中入选,成为二十多名留学生之一足以证明他的才华,这个人在留学之前就自学了英语,抵达英国后他不仅仅提前一年完成学习拿到了爱丁堡大学的毕业证书,而且除了他主攻的物理学以外,还自学了天文学以及机械设计、另外因为他主攻的是物理学,而要想学物理的话,数学也是必备技能,化学你也得多少懂点。
此外,他在完成了这些复杂的学业之余,嗯,也就是业余时间还自学了法语、拉丁语还有,一口法语说的比外交官韩庆升都要流利得多,然后也不知道从那个角落挤出来的时间还学了一手不错的油画。
这样的人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学霸中的学霸!
实际上能够从无数人竞争杀进去,最后争夺到仅有二十多名留学名额的第一批留学生,个个都是当代帝国最精英的人才,甚至不少人可以用天才来形容也不为过,再怎么样都差不到那里去。
要知道当年帝国尚未大规模普及新式教育,很多人在留学之前都是只能靠自学,而这些仅仅靠自学就能够熟练掌握英语以及新式学科的学生们还能差到那里去?
如果不是苏志才急着回国的话,再给他两三年时间估计博士学位都轻松到手!
不过苏志才一方面是想要快一些回国,为了心中的祖国革新效力,另外一面前些时候老家发来电报说他母亲病重,虽然可以用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来解释,但是身为人资母亲病重,他怎么能不回来。
再者,他父亲早已近去世,只剩下一个老母带着两个幼弟和一个妹妹,如果他不回国的话,那三个弟妹以后怎么办?
考虑到自己能够从爱丁堡大学里能够学到的东西差不多都学了,而且学术是无止境的,自己总不能一直待在英国做研究,国内如今正在等着自己把一身所学传授给国内学子,哪怕是几年时间也是等不起的啊。
诸多因素之下,他才决定提前回国,刚好韩庆升也是回国述职,所以两人一路坐上海船,在海上颠簸了几个月后才抵达上海黄浦江码头,踏上了祖国的土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