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杨峥多虑了,王振虽以高力士、郑和为榜样,但也有几分自知之明,高力士李隆基为藩王时,力士倾心附结,参与宫廷政变立功。后隆基即位(即唐玄宗李隆基),力士深得信任,擢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累授骠骑大将军,封渤海郡公。
力士常宿禁中,四方进奏文表,必先过目,小事便自行裁决。玄宗说“力士当上(值日),我寝乃安”,在朝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太子李亨(后为肃宗)呼之为二兄,诸王、公主呼之为阿翁,驸马辈呼之为爷,唐明皇李隆基也不直呼高力士的名字,称呼他:将军。能做到这一步的,绝不是因为占了人和那么简单,而是见识、胆识、武功、人品的大爆发,后来的郑和同样如此,王振自问除了诵读了诗书外,还真没有什么与他们相比的?“
“高力士、郑公公乃是我等楷模,他们的功勋必是流芳百世,咱家又岂能比得了的?“
听了这话儿,杨峥微微意外了一把,心道:“这会儿到有自知之明,哪一场灾难,公公的自知之明在哪儿?”
“话也不能这么说,英雄莫问出处,这天下没人高一等,也没人第一等,高公公、郑公公能流芳百世,说到底是他们做出了让天下人敬仰的事情来,公公天资聪颖,又有如今这么的机会,如能好好做,也必能流芳百世?”
“咱家也可以么?“王振双眼一亮,有些激动的道。
“当然可以了!“杨峥说的大半天,等的就是这句话儿:”杨某听人说,这天下最要紧就是太子,若太子不知爱民,只知一味的向天下索取。日子一长这天下必有枯竭的一日,可若太子能仁义爱民,老百姓定然拥戴,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天下只会越来越强大,走向繁荣昌盛的那一天,那时候这天下人谁又能忘记太子身边辅佐臣子的功劳呢?“
“这倒是?“王振点了点头道。
“公公在才华上比不了高力士,郑公公,可公公的位置是得天独厚,只要经营的好,立下流芳百世之功也不是不可能的?“杨峥盯着王振道。
王振似有所悟,想了想道:”杨大人的意思,是让咱家辅佐当即太子勤政爱民,做一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有德明君!“
杨峥道:“可以这么说?不过光太子一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不行,公公自身也要这么做?”
“咱家也要这么做?这是为什么?“王振大吃一惊道。
“榜样,太子不过三岁,若公公只要求太子修身治国,而公公却不这么做,这就好比孟夫子所说,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这个道理公公可明白?“
“孟子对戴不胜说:“你希望你的君王向善吗?我明白告诉你吧。比如说有一位楚国的大夫,希望他的儿子学会说齐国话,是找齐国的人来教他好呢?还是找楚国的人来教他好?”戴不胜说:“找齐国人来教他好。”
孟子说:“如果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却有许多楚国人在他周围喧哗,讲楚国话来干扰他,即使你每天鞭打他,要求他说齐国话,那也是不可能的。反之,如果把他带到齐国去,住在齐国的某个街市比方说名叫庄岳的地方,在那里生活几年,那么,即使你每天鞭打他,要求他说楚国话,那也是不可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