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明时报》(五)(1 / 2)

大明求生记 拉拉袖 1690 字 6个月前

一个星期后第二十四期的《大明时报》同样免费发送了,这一次增加了一倍,多加印了三百本,共印制了六百本,采用同样的派送,增加了几处部院衙门的派送数量,分别是宦官机构的十二监、四司、八局,统称二十四衙门的内府,还有吏部文选清吏司、考功清吏司部门,户部的钞纸局、广积库,承运库。礼部的司务厅。兵部的司务厅、会同馆。刑部的司狱司。工部营缮所、文思院、宝源局、织染所。督察院继都御史外,这一次增加了司务厅、照磨所。加上各科给事中全部覆盖。又加了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詹事府、翰林院、通政使司、国子监、尚宝司、行人司、钦天监、上林苑监、教坊司等等。</p>

在京的朝堂机构基本都有了,余下的才送去京城内各个饭庄、酒楼、茶楼、勾栏、书院、商会等场所。</p>

这一次的头版头条由章顺亲自操刀写了一篇马屁文,大赞都御史、刑部尚书白昴治理黄河的事迹,标题更加耀目《举世皆浊,唯白公独醒》,文中又翻炒起了弘治三年时,白昴大人向朝廷写的那份奏折上,建议从山东东平至青县,开凿十二条月河,将部分黄河水引入山东大清河与小清河入海,缓解淮河的分流压力。这是一个事半功倍的方略,既避免淮河水患,又解决山东北部旱区的用水问题,可谓是一举多得,万无一失。</p>

然而,白昂收到了朝廷的回复:不准!愕然的白昂反复思考,就是不明白咋回事。</p>

白昂的这封奏章送上去后,朝堂里就吵翻了天,几位重臣经过讨论,一致建议是不修!关键是钱,修水利费钱,国库本身不富裕,追加投资,为的只是一个未必会出现的可能,这不是犯病吗?山东的官员也不干,河南发水干我鸟事,你把黄河水引到我家来,不是给我找麻烦吗?言官们更是把白昂骂得狗血淋头,值得讽刺的是,支持白昂意见的最重要人物竟然是刘吉,只有他苦口婆心坚持这是防患于未然的最好方法。但他正确的声音,很快就淹没在铺天盖地的反对声里了。</p>

时间到了弘治五年,黄河再次爆发洪灾,地点成了苏北淮河流域,之后,就有了年近花甲的刘大夏在治河工地上累吐血的故事。那次的黄河决口地正是张秋河。如果听从了白昂当年的意见,这一切是可以避免的。当时就有很多人后悔不迭。明经世文编里说“若从此议,淮无独受之患,利有十倍于小河月河者。朱祐樘亲笔为白昂题写了“宏裕之量,明达之才”八个大字。</p>

章顺就是要翻出这件事出来,告诫朝堂上的许多官员,目前你反对的东西,不一定是错的,而错的一方却是自己。接下去笔锋一转历数平安镇这些年来的丰功伟绩,在英明的皇上带领下,大明必将迎来盛世年华。最后喊出的口号是:“少年强则国强,吾等肩负着国家使命,国家赋予吾等重任。生于乱世,当横刀立马,救民于水火,救国于危难。生于治世,当尽心竭力,为民谋幸福,为国求发展。生于盛世,当不负时代,为国为民书写更新更美的时代华章!”</p>

这是一篇重磅文,全篇白话而就的文字,看着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不逊文言文的之乎者也。其实从宋代起,随着文化文学的兴盛,也会有很多人用白话文去撰写文章,而这部分人就是宋朝“勾栏瓦舍”里那些进行文化表演的人,例如说书人等等,他们表演时所用的底本,也称为“话本”,就是融合了当时的文言文与白话文,形成了一种不仅字数精简而且更易懂,一种新的文言体,也就是白话小说。到了元代时,元杂剧的兴起,加速了白话文言体的普及。到了明朝时,朱元璋下圣旨往往用白话文,要求抵御倭寇时圣旨中就是这样说的“告诉百姓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p>

早在春秋以前的商周时代,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差别是不大的,人们撰写文章时为了使文章更为工整简洁,才把文言文作为专用的书面语言使用,而文言文其实就是古人将商周时期的口语简化后形成的。但是这时候的人们即使是用文言文日常说话,即便是没有学习过的人也能听懂。随着时间的发展,等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长年的撰写习惯以及撰写规定等已经让古人撰写文章的文言文定型了,在以后的数千年里也几乎没怎么变过。</p>

但是白话文是日常使用的语言,与定型的文言文不同的是白话文一直在产生变化,变化的方向就是越来越方便以及通俗易懂,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受到移民的影响,各个地方的白话文相互交流融合,例如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导致语言产生了变化,像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等等,等到了唐朝之后,此时的白话文与文言文分离的更为明显,人们平时说话和写文章已经完全不一样了。</p>

在科技技术低下的古代来说,写白话文还真不容易写,因为用字太多了,同样的信息含量,如果用白话文,可能会比文言文多出一倍的文字数量。在古代的造纸术没有问世之前,古人写字时用的材料多数都是竹简,这些材料制造麻烦不说,而且还价格昂贵,重量也沉,即使是家中富裕不缺这些材料,书写的过程也比较费劲。因此古人为了省钱、省力、省时,写文章的要求就是能省字则省字,一切往惜字如金的方向上靠拢,而恰巧文言文就是最为符合这种惜字如金模式的,因此古人在书写时用文言文也就成了首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