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1章 来自银河的你(2 / 2)

隋唐大猛士 木子蓝色 1618 字 2022-09-28

“父皇最近有意要在洛阳城建立一个很大的动物园和一个植物园,要把天下各地的各种禽兽、植物,都弄一些来。然后,定期开放给整个洛阳的百姓们观看,让他们了解下这世界之大,世界之奇。”

“比如说蜀地的貔貅、条支的驼鸟、北极的白熊、交州的巨蟒、云南的大象等等。”

太子听的充满向往。

殿试很快举行。

皇帝在宣政殿亲自面试贡士们,殿试没有贴经墨义这些,也不再有历史地理算术这些,只有时务策问一道,以及判疑案一件,考试时间一天。

由皇帝点选九名阅卷官协助阅卷,轮流传阅,阅完后在卷后加上圈叉等五等符号,最后卷子按得圈的数量排名。

最终选得圈最多的十份卷子交给皇帝,由皇帝钦选前三名,点状元郎、榜眼、探花。

殿试只定排名,不淘汰贡士,殿试后所有贡士皆为进士。

所有进士分为三等,一甲只选三名,为进士及第,二甲三十人,为进士出身,三甲一百九十七人,为同进士出身。

马周一袭儒袍,奋笔疾飞。

时务策的题目只有二百来字,要他们作出三千字的策论来,题目问的不是时下的灭蝗防灾之事,而是关于税赋和边疆。要把朝廷的税赋制度,和边疆联系到一起,还得言之有物,三千字左右,这并不容易。

可马周却是几乎不加思索的就开始答题策论。

第二道题目,则是一道判案题,这案子是一桩杀人案,而杀人案却又牵涉到分家的财产案,可谓是一道案中案。好在马周是潜心研究律法判辞和许多典型案例,面对此案给出的材料证据等,倒是很快抽丝剥茧的判案起来。

礼部试后,马周夺得会元后,他并没有与其它多数考中的贡士一样整天在酒宴应酬之中,他考完之后,还没放榜便直接去了北邙山中一处清净之地读书了。

直到殿试前一天才回来。

这些天的清修读书,使的他的头脑依然清醒,思路依然敏捷。

考试时间才过半,结果马周就已经答完并检查好誊写好了试卷。

罗成坐在殿上,目光在二百三十名贡士中来回的扫过,这些从天下十万读书人中精选出来的贡士,确实个个仪表堂堂,年长者有四十来岁的,年少者也是二十出头,并未有十来岁的神童或是白发的老儒。

每个人都长的也不错,很符合身言书判的条件。

罗成也早看到马周早早就答完了题。

他笑着对今天同在殿上的房玄龄、魏征几人道,“朕看马周是觉得这考试题目太容易了些啊。”

魏征道,“此子有些锋芒过露了些,就怕刚过易折啊。”

“多爱惜些就是了,年轻人嘛,没有锐气岂不就死气沉沉?”罗成笑道。“朕觉得,既然马周这么早就答完了,不如再增加一场答辩面试好了,这也符名身言书判里的言。”

房玄龄等人有些意外,科举考试的内容那都是几经商议后才定下的。

“科举本来没有殿试,也没有县试、郡试、道试等,可现在不也有了,如今朕要再加一道面试答辩,也可以的。”

皇帝如此说,众臣自然也就没有异议。

到日暮时分,贡士们一起交卷。

冯力士上前,对士子们宣布要加考一场口头答辩,要接受皇帝和八位考官们的提问。

答辩不仅限于他们的时务策论和疑案判决。

有些贡士们听了,不由的头大,这种面试肯定容易紧张,尤其是根本不知道皇帝和考官们会提什么方面的问题。

当然,马周却依然十分平静。

“圣人有谕,召会元马周第一个上前答辩,所有贡士皆在殿中听辩。”

这就是公开答辩了,有些人更紧张了。

马周起身站起,叉手回礼,应喏上前。

“马周,朕问你,何为华夏何为蛮夷?”皇帝一上来就直接问了一个华夷之辩的大问题,这个可是争论了千年的大课题,各朝各代,都有不同的思想主流。

马周略加思索,答道,“回复圣人,学生以为,华夷之辩不能仅以血缘或地域而论!”

“四夷之民长有重译而至,慕中华之仁义忠信,虽身出异域,能驰心于华,吾不谓之夷矣。”

“而中国之民长有倔强王化,忘弃仁义忠信,虽身出于华,反窜心于夷,吾不谓之华矣。”

“岂止华其名谓之华,夷其名谓之夷邪?华其名有夷其心者,夷其名有华其心者,是知弃仁义忠信于中国者,即为中国之夷矣,不待四夷之侵我也,有悖命中国,专倨不王,弃彼仁义忠信,则不可与人伦齿,岂不为中国之夷乎?四夷内向,乐我仁义忠信,愿为人伦齿者,岂不为四夷之华乎?记吾言者,夷其名尚不为夷矣,华其名反不如夷其名者也。”

马周朗朗扬声,自信答辩,皇帝听的连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