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孤身(1 / 2)

隋唐大猛士 木子蓝色 1126 字 2022-09-28

辅公祏这个元老之臣,与张善安这样一个新附降臣,勾结到一起,阴谋叛乱,其实罗成虽有些意外,但不奇怪。

这缘于朝廷对地方的新一轮调整。

在先前,征战之时,对于那些统兵之将自然是授权颇大,他们往往有权宜行事的权力,甚至拥有承制拜封特权,所以那些在外统兵的大将,尤其是镇守一方的大将,往往都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山头。

他们大肆提拔亲信,拉帮结派,这本来也是很寻常的事情,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嘛。

而朝廷对于那些愿意归附的敌将,往往也是给予极高的待遇,甚至带着军队和地盘归附的,往往依然让他们统领着旧部管理着旧地。

但那往往都只是一时的权宜之策。

当天下一统,形势渐趋安定之时,朝廷便不可能再这般权宜下去。

一方面是全国军队的整编,裁撤的裁撤,调换的调换。另一方面,官员重新考核,调换、升降甚至是罢撤都是在所难免的。

杜伏威入京闲置。

辅公祏改任淮南道的左提刑按察使,这是个三品的官职,一道三司六使之一,算是道级的长官了。但相应的,这个左按察使,既不能统领民政,也无法掌管军队,只负责司法监察。

这样的调整,本来是很正常的,毕竟这是大秦的制度,战乱结束,趋于安定后,便要文武分治,各司其职。

辅公祏以前虽是淮南道的二把手,但毕竟那是以前,是战时,与现在情况不同了。朝廷授他此职,也是鉴于他的一些风评不好,所以授给此职,也是给予一点警告的意思。

可辅公祏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愤怒怨恨了,居然开始想要谋反。

张善安本是降将,当时率部献城归附,朝廷授他开国伯爵位,还给他太守之职,让他继续统领旧部。到如今,淮南安定,于是朝廷要裁撤他的兵马,同时要调整他的职务,要将他调离江淮,同时授他一个郡长史之职。

这只是正常的调动,毕竟张善安以前只是个渔民,大字都不识一个,十七岁就做了盗贼,此后加入乱军之中,纵横江淮,投奔过的势力都有好几个。

让他继续当一个太守,肯定是不合适的,安排他去做个长史,那都是对他的优待了。但张善安不这么想,他认为这是过河拆桥,虽然朝廷授他的开国伯爵位没变动,可他依然不甘心。

马上能打天下,但马上不能治天下。

所以当初打天下时,出力最多的都是那些武将们,但现在要治天下,不论是朝廷还是地方,都更需要那些读书人出身的文臣们。

当然也有些武将是文武皆能,但毕竟少数。所以现在朝廷上下都在进行着这轮大调整,官吏们要接受吏部的考核,还有巡视特派组的暗访明察,对于各道郡县的各级地方官员,都将优者上,劣者下。

如张善安这样既是半路投降,又没啥出身,尤其是大字不识一个,且也没有什么真正的治民本事的官员,往往都是要调离重位岗位,退居二线的。

而还有一些官员,就算确实有本事,可也为了其它方面的考虑,可能要调换岗位。

别说这些地方文官,就是所有的军队,现在都在大调整,重新整编,大量裁军,同时对将领们实行大对调。

一般的官员们也能接受这些,可偏偏还是有不少人是不愿意接受,不肯接受的。似乎这一动,就不得了。

只是有的人也只是心里不满,有些人嘴上说几句,但真如辅公祏这样,丹药吃多了,被妖道左游仙蛊惑几句,就真以为天神附身的糊涂鬼并没几个。

至于张善安这样的人,本就是愚人一个,乱世里的墙头草,信奉的始终是武力,所以紧握着兵马不肯松手,谁想动他的兵,他就反谁,过去因此几次归附又几次反叛改换了好几家门庭,如今归秦不久,又想反了。

“陛下,都是臣没有带好头,臣愿意将功赎罪,亲自往淮南一趟,以平息这场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