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一二章 明青花上的故事图(2 / 2)

鉴宝秘术 北域神灯 1088 字 2022-09-27

这里贩卖的东西虽然不少,但是最起码有一百多家是卖普通的二手货的,还有一些胆大包天之辈,在贩卖那些从别的地方走私进来的动物。

但这些东西,丝毫提不起他的兴趣。

他走的比较快,甚至干脆开启了寻字诀。

就在这个时候,一件漂亮的瓷器映入他的眼帘之中。

让张天元最关注的,并非这个瓷器的品质。

而是瓷器上的画儿。

这应该是一件明代的青花瓷,跟元青花相比自然价格上要欠缺不少,但上面的人物故事图,却非常引人注目啊。

画面中,一老者头戴方巾,左手拿着书卷,坐于凳几之上,背后的书桌上摆放着厚薄不同的书籍。

老者的左边同方向席地而坐着同样戴方巾同等年纪的两个人。另外有两个年轻人与他们面对面席地而坐。讲课者用心,听课者认真。

书院是中国古代社会独有的一种教育形式。书院的名称始见于唐代,发展成熟昌盛于宋,延续于明清。

有学者云:书院萌芽可以追溯到汉代的“精舍”、“精庐”。

早期的书院一般都是民办性质,因为民办和官办的官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官学的教育以科举为主要目的,为应试教育而读书。

而书院就不一样了,更侧重于学术交流,学向教授,是整体的素质的教育。

历史文化名城金城,素有“小邹鲁”之称,教育事业历来十分发达,学风端正,书院林立。

历史上影响力大的书院有:丽泽书院、崇正书院、说斋精舍、桐荫书院、丽正、长山等。

南朝金城人刘峻、刘孝标曾经在金城山讲堂洞开堂讲学,是婺州书院有记载的最早的雏形。

古代金城真正意义的书院,诞生于宋朝南迁之后。

由宋朝望族,曾经出过四位宰相的吕氏家族的吕祖谦、吕祖俭兄弟创办丽泽书院。

清代学者全祖望在《同谷之先生书院记》中说:宋乾淳以后,学派分而为三,朱学也,吕学也,陆学也。三家同时皆不甚合。

朱学以格物致知,陆学明心,吕学兼其长而复以中原文献之统润邑之。

吕祖谦家学渊源。

《宋史·吕祖谦传》称“祖谦之学本于家庭,有中原文献之传。”吕家南迁后定居金城,其与朱熹、张栻并称为“东南三贤”。是宋代金城学派的奠基人,开南宋浙东学派之先声。

丽泽书院最初建在金城江北水门北侧高坡光孝观旁,因观旁有二湖相伴,故名为丽泽。

丽泽书院为南宋四大书院之一。后来书院拓大规模迁入古子城双溪河畔,宋理宗赵昀曾赐御匾额。

宋末丽泽书院又迁移至旌孝门外印光寺。明末毁于战火,遗址仅留一方宋匾,上书“别派同源”四个遒劲大字。

清康熙六十年,知府取丽泽和崇正书院之名,在古子城重建“丽正书院”。直至清末废书院兴学堂,改丽正书院为金城中学堂。

由禀贡生入堂肆业。

后一分为二,一部为中学部,一部为师范。

直至今日,闻名遐迩的省重点高中金城一中,在校史上依然写着“金城一中,源于南宋丽泽书院”。

经世致用,读书致用,百工治器,必贵于用的务实哲学,兼容并包,兼收并蓄,不立崖异的办学理念。

这张书院讲学的图片,张天元想是明末景德镇匠人们在还原南宋朱熹、吕祖谦、陆九渊的学识交流、辩论、讲学的场景。

你看书案后窗外波光粼粼的水面不正是在二湖畔的丽泽书院讲学亦或是在三省交界的鹅湖畔的授受吗?

福利色色漫画,你懂的!(记得自备纸巾)长按复制anhaamp;nbp;amp;nbp;搜索gt;搜狗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