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九六章 皮城女警(1 / 2)

鉴宝秘术 北域神灯 1037 字 2022-09-27

其中一锭梅花形御墨就是以明代画家王宠的《山水图诗墨》入墨,正面为山水图,图中描绘的是冬天湖边的景色,近处的苍松、亭子与湖石雕刻细腻,映衬着远处严峻的寒山,一派冬日清冷凛冽的氛围。

背面有填金行书御题诗一首:“识得吴中派,爱看云外皴。问他虚四柱,所待是何人。丁丑春御题。”

“乾隆宸翰”、“几暇临池”印二。

此诗题为《王宠高树虚亭》,曾收入《清高宗御制诗初集·二集》卷六七。

侧款为阳文楷书:“大清乾隆年制”。

乾隆时期的御墨制作是宫廷御墨制作最为繁盛也是最为鼎盛的时期,而到嘉庆帝时则开始衰落,道光时更是绝迹了。

而乾隆时期开拓的御墨的样式都很经典,所以在乾隆之后还在流行,后来也有部分墨拿到地方去做,所以这些墨的设计图样流传到了地方。

《西湖十景》就是一套乾隆御制十锭套墨,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相同的一套曾经在2007年的嘉德秋季拍卖会上一448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创下当时中国古代文房类拍品的记录,《西湖十景》其实是乾隆时期御墨流传到地方的典型设计。

把地方制墨进贡到朝廷,朝廷经过发展扩大之后又流传到地方。所以地方和宫廷是来回影响的过程。

所以御墨的制作一直以宫廷与民间两条线索共同存在着,其实在清朝之前,从唐末一直到明朝中期都有记载很多地方墨家把墨进宫到朝廷,而至今以制墨闻名的徽州墨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在全国产生影响。

乾隆帝时期,鼓励臣下和徽州民间巧匠积极参与到御墨制造工作之中,从而创造出具有本朝特征的新墨品。

他令人召唤当时徽州制墨名家绩溪人汪近圣入宫指导做墨,后来汪近圣之子汪惟高曾奉调进京。

当时征调汪近圣进京,汪近圣派他儿子进京,后来发现进京是非常好的事情,据资料介绍,汪惟高当年进京来回三年,但实际上才做了三箱子墨,进京之后先要看看你制墨水平怎样,看你做的挺好开始做。

为什么三年只做了三箱子,张天元估计是做的套墨,可能一箱就是一套,过程非常繁杂,要做很多墨模子,需要不停的刻,就跟刻印一样,刻出来是反的,做出来的墨才是真的,三年之后,回到徽州之时,他已经了解了宫廷御墨的样式,所以回去之后就名声大震。

清代有制墨四大家,包括曹素功、汪节庵、汪近圣和胡开文,其中,曹素功、汪近圣、胡开文均在乾隆时期制作过,从时间上分析,曹素功本人所制御墨主要在乾隆早期;

汪近圣跨越乾隆朝的大半时间段;

胡开文是乾隆末年的墨家,所制御墨在乾隆末期后。

胡开文在清朝所创产业延续至今,只是在民国之后,当钢笔、墨水开始在文人间流行起来,传统制墨业遭受到工业时代的影响而倒闭,就连早年大名鼎鼎的胡开文也成为文具制造商,传统制墨行业就这样因工业制墨的兴起而逐渐消逝。

我们古代总是说书香,其实古墨是香的,用松烟烧,冰片跟麝香的味道也是防腐的,所以说书和纸是不会被虫蛀的。

所以说我们现在没有人知道墨是什么的,想想我们小时候写毛笔字用的墨都是臭的。

这箱子里头,除了一套乾隆时期的朱砂墨之外,竟然还有一套“西湖十景”的黑墨,保存竟然十分完整,闻着有阵阵奇香,当真不错。

看了伙计一眼,张天元问道:“东西的确是好东西,开个价吧,如果合适的话我就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