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二九章 唐伯虎的油纸伞?(1 / 2)

鉴宝秘术 北域神灯 1089 字 2022-09-27

你道老杨头怎么就看上这东西呢?

他对那件假货还是有些心得的。

不知他从哪里得来的印象,或者是电视里,或者是在某本囫囵吞枣的看过的书里,他记得有类似的莲花碗,是南宋官窑的,如今一眼瞅到时,那是异常激动。

南宋官窑瓷器,是专为南宋宫廷烧造瓷器的窑厂,相当于清代的内务府,烧造的官窑刺为清一色的单色釉,秞水肥厚,莹润如玉,据说秞水里杂有玛瑙和玉粉等宝物,存世数量极少,档次极高,价格都是百万计。

老杨头尽量把莲花碗藏到别人看不到的身侧,悄没声的询价。做假货的贩子多是奸猾之辈,如今的形势哪里不看得明白,知道遇到了棒槌,也就狮子大张口,把几十元的玩意,要价一万元。

一万块买到上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宝物,那是多大的便宜?

老杨头的心激动的快跳出来,可是他还想还还价,一来是做生意的习惯使然,二来,他手头的钱不足,想延缓一下时间,思度个办法。

没想到讨价还价异常顺利,贩子友情相让二千元,现场点钱只要八千块。

老杨头见到大便宜在即,绝不放过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是他兜里只有二千元,想来想去,想起在古玩城大门口开副食店的老乡,叫了贩子一起问人家借钱,才把亏空打发了。

东西到了手,老杨头的嘴就没合上过。

在店里擦拭了半天,那件莲花碗光闪闪的焕发出光彩。

高兴之余,老杨头对自己的快乐拿不准,当即决定到故宫里找专家鉴定。

老杨头路子挺野,故宫有他的老乡,当一个挺有实权的官,但不懂古玩。

老杨头怕路上有失,兴师动众的带了儿子媳妇一起赶到故宫里,老乡好吃好喝好招待,知道来意,便把年纪上了八十岁的最知名的老专家找来。

老专家活了偌大年纪,早成了老油子,知道事情的原委,进门大呼:“皇帝玩的!”

鼎鼎大名的专家,老杨头早如雷贯耳,对他特别服气,所以他的说法老杨头信服,再不存半点怀疑。

他的心放进肚里。

专家的评断来得正是时候,老杨头心里那个美啊,告诉专家说,东西是家传的,他可不敢告诉专家花了八千块拣了大漏,免得让人家听了眼红。

但是要求给出个鉴定书时,老专家才露出滑头的本性。

“在故宫里,东西可以帮助鉴定,但不能出证书,这是规矩!”

老杨头哪里知道其中奥妙,人家不过是托辞。

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回了家,可是过不了多久,老杨头好运又来了,又捡到了一个同样的东西,价格比上次还便宜,他感到从来没有过的兴奋,凑成一对,也用玻璃罩子保护起来,从此,那对宝物也成了随身携带品。

老杨头本是精明人,可是踏入古玩行时,年事已高,注定不会有太好的眼力,他糊里糊涂做生意,小钱赚了不少,也捡到一个大便宜,有一件很不错的东西。

他很平庸,没有多少让人回忆的事情,却说明了古玩行的另一个规律:货物无所谓真,无所谓假,糊涂来糊涂去,照样能混口吃喝;你可以不懂古玩,却不能不会忽悠。

这一次老杨头拿来的东西,居然是一把品相非常好的油纸伞。

“清明时节雨纷纷”,想必当时行路的古人也撑起了一把把轻巧的油纸伞。

在古代,油纸伞虽然常见,但非常容易损坏,所以流传下来的很少;现如今,油纸伞贵为民间工艺品,许多藏家都不约而同地发现了其中的价值,细细探究,小小的油纸伞中还有一些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