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小道消息(1 / 2)

闽城的又一场风波不会这么快传到都城。

从陈健上一次前往都城到如今,已经过去了两年。

这两年的时间,都城发生了许多细微的改变。这些细微的改变很多都可以载入史册,如同晴空下的第一朵云,看似淡薄但却是之后暴雨的开端。

而太多太多的一切,都与南边的闽郡、墨党、陈健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羽林卫的两支营队换装了新式的燧发枪,告别了原来老旧的火绳与长矛。

在换装后的一次演练中,许多将军亲眼目睹了换装后齐射的恐怖。换装后的士兵们还没有来得及练出来每分钟两发的装填速度,但是与火绳枪人与人之间必须相隔一步以上距离相比,燧发枪可以将人与人的肩膀并在一起。

一个营队的四百人,排成了三条细细的长线,密集地如同串在一起的糖葫芦。

一声令下之后,噼噼啪啪的响声、瞬间升腾起的比火绳枪队浓密三五倍的白烟、以及对面被一次齐射打的粉碎的草靶子……

这一切都让在场的军官们瞠目结舌。当齐射之后,士兵们匆忙而不熟练地将刺刀插入枪口变成了短矛后,军官们终于用自己的双眼验证了陆战新时代的诞生——从此之后,步兵只需要一种就够了。长矛手淘汰了、火绳枪淘汰了、铠甲淘汰了、近战短剑兵也淘汰了……

这支换装了燧发枪的营队,迫不及待地给来访的齐国使者们展示了一番,以增加这次谈判的筹码。

齐国使者既没有吓得两股站站,也没有说什么不过如此,而是颇为赞赏地表示了服气。

军方的人也不怕出什么事,这种东西只要有足够的工匠,藏也藏不住。

反而到了这种时代,完全就是国力与人口的时代了,这种枪发下去,三个月就能训练一批新兵,这是一种堂堂正正的威慑。

这一次齐国的使节规格极高,是齐侯的儿子亲自带队,可谓是几十年战乱平息之后规格最高的一次。

就像是一个信号,外界猜测频频,不断有谣言传出,但是具体是怎么回事还没有官方的声明。

有说齐侯为首的那些当年立国分封的旧贵族们准备献上当年的盟誓约书,放弃侯伯子男的爵位和名义上的土地所有权。

也有说双方准备签订永久和平的条约,或是准备开放海上贸易,甚至可能一起打击海盗。

各种各样的谣言中,唯独没有一句是说齐侯准备内附放弃一切权利的,因为这是显然不太可能的事。

对于此事,商人们和都城内的作坊主们极为关心,一旦开海贸易他们将会大赚一笔。

各种关于齐国的流言太多,而与普通人息息相关的,则是一些从齐国带来的宽匹棉布。

质量和这边的棉布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布匹很宽,价格也便宜。

关于这布匹的流言,很快就以一种半事实的真相展示了出来:这是学宫先生陈健送过去的新型织布机,原因是这边申请专利太过昂贵而且执法不严格。这是闽城的科学技术实用协会弄出的,据说当初准备申请专利售卖,但是闽城的棉纺行会拒绝缴纳任何的费用,只给了那些工匠六十个银币,多了一个子都不会给。而陈先生认为科学不该这么廉价,所以愤而在齐国申请了专利,以致齐国织工双倍于故土织工的效率云云……

这流言传的有鼻子有眼,而市井之中的人又向来知道那些行会中人的嘴脸,更是深信不疑。

然而这只是市井之间的传闻,在市井之上更高层次的地方,一本名为《分工、劳动、财富、贸易与永久和平》的小册子也在趁着机会传播着。

借助这次布匹、开海贸易之类的影响,这本小册子用另一种角度阐述了贸易的重要性。

小册子提出了一个幻想,只要自由贸易,互通有无,用贸易将彼此之间连接在一起,那么就有可能达到一种微妙的永久和平,并且对于双方都是有益的。并从浩瀚如烟的资料中拿出了之前侯伯国并立之时与统一之后消除地方壁垒之后的财富、手工业的对比作为证据支持。

除了这些,还从一些角度阐述了关于财富来源的分析、劳动是社会总财富增加的手段、分工导致了效率提升等等。

在利润一节的叙述中,用经营农场的经营者做个一个简单的例子:此农场主所得的利润,等于收获的农产品卖的钱,减去种子肥料的投入、减去土地拥有者收的地租、再减去雇工的工资。

这是一个简单的公式,肯定还有不对的地方,但却是破天荒地第一次试图用数学来解释经济问题。

而这个简单的公式,也直白而简单地说明了一个可怕的问题:资产阶级和土地持有者是对立的、资产阶级和雇工也是对立的、雇工与土地持有者还是对立的。

不管是否粗陋,都是开创了用理论去解释现实世界经济运行的先河。

借助这几年刮起的一切可以写成公式、天地之道可以用逻辑与定理揭示的春风,一些不知道可以不可以写成公式的东西也都开始出现。

这些点点滴滴都在说明,这个族群在混沌中缓慢地朝前走着,或许可能会犯错,但却没有停滞不前。

最有说服力的一个小侧面,就是关于报纸的传播。

有人提出了一个天才的办法,每份印刷的报纸,加收二十个铜子的印刷税。这样一来,就断绝了大多数人阅读报纸的可能,以免这些如野火一般的思想到处萌发,而且没有禁绝报纸,只是加了点税。

这个消息传完之后,没了下文,吹了吹风发现反对的太多,就缩回去了。

还知道缩,就大有希望。

除了这些,都城有了第一家照相馆、第一条水泥路、第一盏煤油灯、第一次烈性炸药杀人案、第一份极为便宜的市井小报、第一条木轨路。

学宫中有人第一次提出了用电磁铁原理制造可以测量电的大小的仪器、第一次有人发现了锑元素、第一次花出了一千个银币得到了一台可以测量更准确的天平、第一次有人开始推算完整的三角函数表、第一次有人在尝试用磷灰石制取白磷时氟化氢中毒、第一次有人走遍南北测量各地的精确纬度……

医学科的人第一次用乙醚麻醉进行了阑尾炎手术、第一次用显微镜观察了输血血型问题导致的凝结、第一次有人在期刊上提出了名为巢的细胞学初级理论猜测……

有些第一次是人为影响的,有些则是因为需要自发传播的,也有些第一次毫无意义但却证明了一条路走不通。

这些第一次有些将会被历史追忆载入史册,而大多数此时只是一个消息并无太大的影响。

这些第一次因为照相术、水泥、煤油、玻璃、炸药、雷汞、木轨路运输这些现实中极为有用的东西,从原本的无意义变得有意义了,开启了渴望走出一条和陈健一样将科学变为金钱、技术、实用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