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宗翰的决心(1 / 2)

竹芦渡早已变成了修罗场。

济南失陷,杜充降金,这样的消息不得不让和宗翰对峙的张宪撤军。虽然在撤军之前,张宪听从参谋薛弼的建议,进行了大规模的佯攻,却还是没能瞒过宗翰的眼睛。

“辞强而进驱者,退也!”面对护民军的全面进攻,宗翰引用了《孙子兵法》中的名言,说服了完颜希尹等人,选用女真精锐,寸步不退,完全和进攻的牛皋第三师绞杀在一起。

牛皋的第三师不过万余人,怎么可能抵得过七万女真精锐。仅仅一天时间,第三师就被打得退入义军大营。女真精锐在宗翰的指挥下继续猛攻,第二天攻破了二道营垒,第三天攻破了三道营垒。第四天夜里,牛皋率领仅剩的五千护民军连夜撤退,撤往二龙山的营寨。

宗翰派出了一个女真万人队追击牛皋,自率十几万大军急追张宪。张宪的四万大军里,有二万五千步兵,行进速度自然比不上女真铁骑。纵然是日夜兼程,还是被女真大军咬住了。一路且战且退,终于在抵达竹芦渡时,被女真大军彻底围住。

到了这个地步,自然只剩下一个选择,那就是战!

宗翰这几日是越打越心惊。张宪年方二十三岁,但用兵之沉稳,俨然不亚于他这个百战宿将。要知道领军作战,最困难的不是进攻,不是僵持,而是如何在保持战力的情况下撤退。撤军是个技术活,既要保持撤退的速度,又要保持军士的斗志,还要派兵殿后,抵挡敌人的进攻。一个方面照顾不到,撤退就会变成全军溃退。宗翰自随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从来没见过可以在女真精锐的追击下保持战力的军队。这一次,他见到了。对方的统帅不过是个年青人。

年青意味着无限的可能性。就像完颜阿骨打起兵时,帐下一众将领皆为青壮,当然打得暮气沉沉的辽国大军望风而逃。如今风水轮流转,锐气十足的变成了护民军。而指挥金兵的将领,则多是四十上下的年龄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宗翰才下定决心,要把张宪全军消灭在黄河北岸,先斩掉岳飞的一条手臂,然后全军渡河,不攻洛阳,直趋应天府,和四太子宗弼东西夹击,一举荡平应天府。辽帝耶律延禧因为轻视了完颜阿骨打,落了个被完颜娄室擒杀的下场。有此前车之鉴,宗翰自然不会重蹈覆辙。

宗翰命令六个万人队轮番出击,又选派汉儿军中骁勇之士充当选锋排军,一地冲击张宪的步兵大阵。人海战术,这是标准的人海战术。宗翰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然也会使用这个毫无技术含量的人海战术。

人海战术虽然低级,却是对付精锐兵士的绝妙招数。只要有一个得力的统帅,再有足够多的督战队,十万乌合之众也能干掉一万身经百战的精锐之师。

面对疯狂的金兵,张宪就在黄河北岸摆开了偃月大阵,二万五千步兵排成弧形大阵,用极强的韧性抗住了金兵不分昼夜的进攻。

是的,只有步兵。没有一个骑兵。一万五千骑兵就在步兵的掩护下沿着浮桥渡过竹芦渡,到了黄河南岸。率领骑兵的是董先和花如玉。

当所有骑兵渡过黄河,董先回首张望,只见护民军的偃月阵正在金兵的进攻下不断变形,由漂亮的弯月形状变成扭曲的古怪形状。

董先以手扼腕,恨声说道,“此去汴梁,不把那个天杀的杜充千万万剐,老子就不姓董!”

花如玉则是面沉如水,一句话也不说。花如玉虽然是猛将型的女子,但她也有小女人的心思。吉倩跟着岳飞离了义军大营已有二十余天,怎不让花如玉牵肠挂肚。可是她又不能在人前表露自己的心思。因为她是护民军中惟一的女将军,可能也是中原最有名的女将军。她必须表现得坚强,才能服众。

花如玉当然也看得出,黄河北岸的形势极为危殆。偃月形大阵本是刘寄奴所创,此阵乃是步兵对付骑兵冲锋的绝妙阵形。可是想让此阵发挥出最大威力,却必须在凹部配备一支精锐骑军,才能适时出击。但张宪身边,却只剩五百骑军。所有的骑军都被董先带到了黄河南岸。因为这是张宪的命令。

靖康三年的正月,不但没有丝毫喜庆色彩,反而充满了血腥之气。应天危殆,曹州危殆,整个京东西路,处处都是金兵的马蹄之声。应天府乃是护民军根基,绝对不容有失。张宪命令董先花如玉渡河时,只是冷声下了一道命令。“董先,花如玉,你二人率一万五千骑军渡河,必须迅速击溃杜充叛军。如果做不到这个,你二人知道护民军的军法。对了,告诉岳大哥,张宪绝对不会负他。”

就算是粗枝大叶的花如玉,当然也听出了张宪语气里的死志。可是他们没有任何办法。如今的护民军,在金兵和叛兵和朝廷兵马的三面夹击之下,早已被逼到了悬崖之上。如果不能迅速击溃一方军马,那就是护民军的末日。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董先只是发了一段恨,立即高声吼道,“弟兄们,沿着黄河,直趋兰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