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五五年的时候就曾经迁过墓,资料上记载“掘墓验视,土丘之下,有棺室,室内仅存近似尘土的布衣一件,锈蚀马钉数颗”,宋慎大失所望,这定然是一处衣冠冢了。
次日晚间,落霞余晖中,宋慎站在石门夹山寺前看着眼前草木枯黄,再次失望而去。
如此,三处地点便只剩下最后一处,观音山,这也是词句中的指向。
宋慎心情大抵还是有些忐忑,抵达天门之时修整了一晚,养足了精神方才出发。
观音山是位于湘南莽山林区,实际上来说,观音山只是莽山群中的一座山头,但是真正抵达莽山地区,宋慎才发现,自己行事鲁莽了。
车子停在脚下的天塘村,村子因为深处山区比较封闭,所以看起来极为古朴,青砖白墙给人安逸之感,但是走在村子里宋慎却是心情沉重,天塘村竟然是一个旅游景点下面的补给站!而那个旅游景点名为马王山,马王山上有一座殿,名为马王殿!
马王,何谓马王?这根本就是从闯王二字删减而来!
宋慎坐在茶楼里,回忆着自己打听到的一些信息,马王山山峰海拔九百九十米。马王山万木峥嵘,林木茂盛,森林覆盖率达近百分之九十五,形成天然氧吧的小气候,山上空气清新、环境幽雅,整个山脉成南北走向,马王山向东面收进,西面是一排丘陵低山,整个山脉成南北走向,南北走向构成东高西低马蹄形盆地,远看形似一把龙椅,马王殿就建在龙椅的靠背上。
马王殿”建于清乾隆十二年,当地传说李自成离开部队后从江西的依岭南山脉北线山沿南走,走到马王山,由于马王山山顶奇峰削壁,再无法越过山峰,正好离山峰两百米处有一山洞,李自成只好在此暂定。后人为了纪念闯王在此建“闯王殿”,后来建殿的人们害怕清兵打击,就将“闯王殿”改名为“马王殿”。
山上除了有马王殿之外,还有一座疗养院,所以能够吸引很多人过来参观,而宋慎所要找的观音山正处于马王山背后,宋慎走错了路才才误入了此地,但是这些消息并不叫他安心。
登上山,参观“马王殿”,随处可见殿宇毁落痕迹,这里佛事衰退,目前现存只有两蹲石相生和一些石牌、碑刻、神道,山门殿、陵寝、野拂塔、明楼、闯王迷秘宫、灵泉宝塔、斋堂已非常破落。
其实,这些都不能叫宋慎担心,真正担心的是走在山道上他看到的场景,就在两年前,马王山北侧一部发生泥石流,从一个小亭子下冲出数十斤银锭,天塘村的村民家中至今仍旧保存着那些银物,宋慎在山下时早已见到,有些银锭上明明白白的标注着“大顺”的字样,而且当地居民就曾在山中挖出银镜之类的明代器物。
当地甚至一直流传着闯王宝藏就藏在马王山中的说法,前两年因为发现银锭,这边的旅游业便一直火爆起来,尽管至今无人挖掘出宝藏,只有人发现了一些明代的碎碗瓷片,但仍旧有许多人赶过来凑热闹。
“九驴十八担财宝”在当地妇孺皆知,有传说清兵曾在这里掘地三尺,寻找李自成的宝藏,最后一无所获。李自成便服逃跑,跑到十几里外的观音寺出家,并把观音寺改为回龙寺,李自成还把宝藏一部分带回寺庙,以图东山再起。传说中就是九驴十八担来到观音寺,十八个和尚挑着念经的经箱,掩盖了十八担金银财宝来进香。
宋慎站在山顶,遥望对面观音山,按照词中所指,对面那才是真正的藏宝之地,但宋慎心中总有些隐隐不安,既然这边马王山被炒得火热,难道就没有人怀疑过对面的山吗?还是说,沾了马王二字的光,大家的意见都趋同一致了?
天塘本地关于闯王宝藏也有一首诗流传了下来,“前三山后三山,媲傲魉转九弯。左有青龙倚黄榜,右有白虎朝马山。”
刚听到这首诗的时候,宋慎吓了一跳,按照这首诗的意思,指向的也是观音山,可能是大家觉得马王山靠近观音山的一侧无法通行,需要绕行数十里才能登上观音山,所以才没人怀疑的吧,宋慎只好这样安慰自己。 友情提示:由于作者更换书名比较频繁,如果本书最新章节未更新,(可能作者已更换书名)请大家在本站搜索作者名,查看最新章节,如果未更名,请登录联系管理员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