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杯子通体呈红色,但是红色并不均匀,上浅下深,手感莹润光洁,色感则温和有致,上面雕刻了老树盘根下,有几朵菌生蘑菇,雕刻浑厚质朴,刀工深峻,线条钢劲有力,图案纹饰布满器身。由于器身并没有注明,宋慎也不知作者是谁。
“看它纹理不像是犀牛角年岁增长圈纹,倒像是竹子自然开裂的痕迹,这应该是竹雕犀牛角式杯吧。”宋慎拿着杯子反问道。
燕芳听到宋慎看出杯子质地也不惊奇,他要是看不出才奇怪,毕竟宋慎这点能力还是有的,“是竹雕,是不是有点失望又有庆幸,如果是犀牛角杯的话,用那杯子喝酒,既有清香甘冽,又能活血解毒,长期喝酒药效不错哦!”燕芳盯着宋慎,笑嘻嘻的开着玩笑。她并没有提宋慎会为何庆幸,大家心照不宣罢了。
“记得以前看《笑傲江湖》,祖千秋说,关外白酒酒味极好,可惜少了一股芳冽之气,最好是用犀牛角杯盛之而饮,须知玉杯增酒之色,犀牛角杯增酒之香。不过,要真是犀牛角杯,拿到手之后,舍不舍得用来喝酒还是两说。”宋慎倒也不惧调笑。
谭云书也不急着走了,接过宋慎手中的酒杯就盯着看了起来。不经意间就冒出一句来,“你们说,这杯子雕了这几个蘑菇干什么,喝着酒难道拿它们下酒菜?”
宋慎正想要说,一定是,古代的蔬菜少,看着蘑菇做下酒菜。
燕芳却是哈哈大笑起来,捂着肚子指着谭云书说不出话来,谭云书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和宋慎对视一眼,两人都是不解其意,难道有说错了吗?
燕芳盯着宋慎看了一眼,“宋慎,难道你也不知道这个典故?”
“典故?什么典故?”其实宋慎想说,和蘑菇相关的,哪有什么典故,想了想,还是没提蘑菇的事情,看她的意思,似乎还有些名堂。
燕芳见到宋慎眼神茫然,就知道宋慎并不知道这个典故,心下高兴,不由笑言:“三国时代,魏国郑公悫曾在山东济南附近消暑,他坐在荷花池边摘下一片荷叶卷成杯状,品尝着带有荷叶清香的酒别有一番情调,因此有了‘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水’的说法。这样的一个典故最终成为历代工匠们设计酒杯的创作源泉,荷叶犀牛角杯就是由此而来。”
“你再仔细看一看,杯子的主体就是一张大荷叶,颜色棕红,闻起来有犀牛角特有的香味。荷叶内外细微叶脉清晰可见,杯口附近荷叶还做成微微卷曲状。杯子外壁莲蓬、水草簇拥,一朵朵出水芙蓉随风摇曳,一只大螃蟹趴在荷叶上,挥舞着双螯生动可爱。”
宋慎闻言尴尬一笑,他刚才把螃蟹的身子当做了树桩,仔细想想,荷塘里哪里会有树桩?现在再仔细看去,确实如燕芳所言,这是一幅荷塘小景,又与典故相应,倒也和谐自然。
谭云书又有另外一番感受,笑言道:“还是人工雕刻的更象形些,不过我们原石生成的奇石也有这样精巧的好东西,灵璧石就有一句诗‘试观烟云三山外,都在灵峰一掌中’。这句的意思就是有些小巧精致的灵璧石,其实内里包含许多东西,叫你数不胜数,你们就等着瞧好了,到时候看了灵璧石就知道了。”
“就知道打广告,这会儿工夫都不放过,我们可是在谈竹雕工艺,和你那些天然形成的自然之美又有区别,不好比较吧。”燕芳忍不住埋怨。
“梅兰竹菊,各擅胜场,这两种是不同的风格形态,还是不要争了。”宋慎只好打了圆场,见到谭云书讪讪一笑,就接着问道:“这是你舅舅让你拿来的吧?”
燕芳轻嗯一声,点了点头,“是他让我拿来的,说你送到你这来,还说迫不得已,不要见怪之类的话。”
“只是立场不同,也没有什么见怪不见怪的,我们起初是有些嫌隙,但是后来也算是和好了。他让你拿这竹雕来,也算是有心了。他有没有说要多少钱?”宋慎并不惊讶,这些都在意料之中。
燕芳不明白两人何时生了嫌隙,不过既是和好了,她也不必多问,就回道:“他没说,只是让你看着给就行了。不过我看这竹雕虽说雕工可以,不过也不是什么名家之作,价钱也不会高了,你就给个两三万就行了。”
宋慎听了这话就是苦笑,“说得好像我拿着两三万快就把你打发走了似的,是不是名家哪有这么轻巧就确定了,而且看着竹雕包浆浓厚,颜色泛着红意,这都表明你这竹雕传世时间长久。目前市场上的竹雕作品都是明清两代的,在往前数就几乎没有了,竹雕保存不易,易被腐蚀,年代久远也就代表着保存难度越大,价格就越高。你这竹雕大概也可以判定为明代晚期之作,哪里是两三万就打发的?” 友情提示:由于作者更换书名比较频繁,如果本书最新章节未更新,(可能作者已更换书名)请大家在本站搜索作者名,查看最新章节,如果未更名,请登录联系管理员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