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白苗军要是一路撤回青远城,那己方不就错失这个良机了吗?九黎将们心里默默嘀咕着,不过众人也都知道,明松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九黎将们相互看看,谁都没有再说话。
明松心情愉悦地带领众将返回九黎大营,仿佛他算准了白苗军撤不远似的,回营之后,传令全军停止操练,回营房休息,养足精神,等到晚间与白苗军决一死战。
令所有人都大感意外的是,白苗军的撤退还真如明松料想的那个,并没有撤远,仅仅是退出二十里罢了。当探子把情报带回来的时候,满营九黎将皆大吃一惊,只有明松仰面而笑,幽幽说道:“果然如此!”
众将们不解,不过还是纷纷夸赞道:“明帅真是神人啊!不知明帅怎会知道白苗军退不远?”
明松笑吟吟地说道:“据我估计,白苗军已有过半的将士患上疟疾,如果强行向青远撤退,将士们根本坚持不住,这时候我军若来追杀,白苗军不战自败,以他们的狡猾怎么会想不到这一点呢?所以他们要退也不敢退的太远,故意装出一副小心翼翼、步步为营的模样,其目的就是吓唬我们不要来攻。实际上,白苗军早已成为了强弩之末,我们一旦杀到,可轻松取胜!”
“原来如此!”九黎将们这才恍然大悟,不约而同地拱手说道:“明帅神机妙算,这次我军定能大败白苗军!”
“哈哈――”明松胸有成竹的大笑起来,慢悠悠的傲然道:“任凭白苗人狡猾万千,但也瞒不过本帅的法眼!”
当天入夜,九黎军倾巢出动,四十多万的大军悄然无声的直奔白苗大营而去。明松能成为九黎族的上将軍,也是有些真才实学的,在行军的过程中,他令马队一律摘掉铜铃,并给战马的四蹄包裹棉布,另外全军将士一律口中衔草,严禁在行军中讲话。
人衔枚,马摘铃,这正是趁夜偷袭的必备。
等九黎大军快要接近白苗大营的时候,刚好是凌晨四点,此时正是天色最为黑暗的时候,明松快速传令,把九黎军分成两部分,他亲率三十万的大军直接冲杀白苗大营,另外留下十多万的九黎士卒在营外做接应。
明松从军这么久,自然也明白偷营必须得有所保留的道理,不然全军一股脑的都杀进去,万一中了敌人的埋伏怎么办?需要在外面留下一部分兵力做策应。可以说明松的统兵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失误之处,但他忽视了一个最致命的问题,如果白苗军内真的爆发大规模的疟疾,以我、郑适、秦阳、赵良这些人的头脑又岂能给你留下证据?
在明松的指挥下,三十万的九黎将士跟随他向白苗大营悄悄行去。三十万人的移动,即便再小心,声响也是有的,甲胄的摩擦声以及凌乱的脚步声不绝于耳,连成一片。不过此时天色太黑了,放眼望去,黑漆漆的什么都看不清楚,只能听到轰隆轰隆的闷响。
等以明松为首的九黎军接近白苗大营的时候,人们举目观望,看真切之后皆忍不住倒吸口凉气。
别看这座白苗大营是临时搭建的,但营寨十分完善,内部是寨墙,高高耸立,任凭夜风呼啸,纹丝不颤,向外看,则是长长连成一圈的拒马,将偌大的营地团团包了起来。再向外看,是一圈并不算高但垒的非常敦实的土墙,这应该是白苗大营的第一道防线,交战之时,士卒们可以借土墙做掩护,或箭射或坚守,如果外围坚持不住了,还可以退回到营寨里,以拒马挡骑兵,以寨墙挡步兵。
很难想象,只是在半天的时间内白苗军就搭建起一座如此完善的大营,简直和一座要塞没什么区别。
明松看罢后也暗暗点头,如果是正面交战,以白苗军这般的防御,己方根本没有攻破的可能,好在己方是趁夜而来,而白苗军又毫无防范。明松冷笑一声,向身后一挥手,令先头部队直冲辕门。
在白苗大营的辕门这里,连个守卫都看不见,只有在上面的塔楼上能看到白苗士卒的身影,不过看起来负责瞭望的岗哨也睡着了,站在上面斜靠着木柱,一动不动。
九黎士卒中最不确少的就是神箭手,负责打头阵的九黎士卒中有数人抬起弓箭,对准塔楼上的白苗士卒,一齐射出雕翎。
扑、扑、扑――箭矢破甲之声几乎是同时响起,塔楼上毫无防范的白苗兵连叫声都未发出来,纷纷随箭而倒。九黎将士看后大喜,一股脑的翻过土墙,跳过拒马,直接冲到辕门前,见左右无人,九黎士卒合力将辕门打开。
见白苗大营的辕门已开,明松再不耽搁,猛的站起身形,同时抽出佩剑,用尽全力的向前一挥,大喝道:“兄弟们,随本帅杀进敌营,斩灭敌军!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