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8章(2 / 2)

“朕想要的结果是,不管是中原也好,雨林上各部也好,大家都是要把刀枪一致对外,用他处的供给来养活我们自己。”

按照刘预内心的想法,不管是汉人,还是雨林人,大家都是黑发黑眸的东南怪物房成员,都已经是修炼的神功无敌了,就不要憋在这里相互倾轧内卷了,一起去祸害别人不好嘛!

在处理完了朝堂的事情之后,刘预便立刻回到了内宫中。

这倒不是刘预现在要日日沉迷美色,而是今日与皇后王则有重要的事情要商议。

此时的皇后王则已经是快要三十岁的成熟妇人了,对于后宫的掌控已经是驾轻就熟。

刘预觉得王则有从政的能力,如果不利用一番的话,实在是大大的浪费。

“陛下,太子已经是完成了蒙学,是不是该请一些博学大儒来给他当师傅?”

在吃过午饭后,王则便温柔的开口问道。

此时的皇太子刘祗已经是十岁了,按照道理来说,早就应该给他请名士博学之人当师傅,也就是为将来组建自己的班底了。

但是刘预一直没有把这件事情拿出来说过,让皇后王则心中越来越不安。

刘预现在可是不缺儿子,足足有将近十个了。

如果将来对于某一个皇子喜爱超过皇太子,那对于王则来说可就是大大的不利。

说不定什么时候一个换储君的想法,就能让皇太子陷入万劫不复。

所以,皇后王则想要让皇太子尽快有自己的班底。

这样的话,就算是刘预想要更换储君,也就必须要再考虑一群东宫臣属了。

“嗯,此事我已经是有了打算了。”

刘预轻轻点了点头,然后挥挥手屏退了旁边侍候的宦官和宫女。

“不过,我却不打算找什么大儒名士。”刘预笑着说道。

“不找名士大儒?那何人能有才能教导太子?”王则心中一阵担忧,她害怕这是皇帝要冷落皇太子的开始。

“哈哈哈,如今大郎已经是懂事的小大人了,正是心性重塑的时候,若是落到那一般酸腐儒士手中,恐怕是耽误了我家麒麟儿!”

刘预的话让王则悬着的心很快放下了。

“那陛下的意思是?”她又是追问道。

“那些经史子集,该学还是要学的,不过却不是像之前那样躲在东宫里面,而是要在京师太学中与那些将帅卿相的子弟们一起同学。”刘预说道。

“倒也是一个好办法。”王则转念一想,觉得这是刘预要让太子自己去寻找将来政治上的帮手。

京师洛阳的太学中,除了各州郡拔尖的人才之外,剩下的人全都是朝中王侯将相的子侄。

这些人的家学才干,很容易在将来获得很好的前途。

而皇太子如果与他们是同窗的话,那就是天然的君臣之义,比什么后天拔擢恩情都不遑多让。

“那除了经史子集之外,陛下还有什么打算?”王则又是追问道。

“除了经史子集之外,真正的理政治国之道,恐怕除了亲自试手之外,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刘预说道。

听到这句话,皇后王则顿时感到一阵激动。

她隐隐地觉得,刘预这是想要给皇太子一个意想不到的恩荣。

果然,只听刘预继续说道。

“以后每日的朝廷政务,只要不是红封的奏表,全都是要誊写一分,就送到你这里来.”

王则一听,立刻就是惊讶的杏眼圆睁。

“陛下,这样恐怕不妥吧,自古都是后宫不得干政,传扬出去恐怕有碍陛下声誉啊。”

刘预却是毫不在意的撇撇嘴,然后说道。

“在我这里,从来没有觉得有什么后宫不得干政。”

他一边说着,一边拉起王则的手掌摩挲着说道。

“你我先是结发夫妻,然后才是皇帝与皇后,夫妻若是不能同心,那帝后君臣又怎么靠的住?”

听到刘预这般说法,王则整个心都已经是化了。

她眼中噙满泪花,竟然有些多年不见的楚楚动人。

“陛下,心中真的如此想的吗?”

“肺腑之言,难道你还不信吗?”

“信!妾有陛下这句话,虽死无憾了。”

对于王则的反应,刘预早已经是有了心里准备。

对于将来的皇太子储君位置,刘预一向都是很稳定的没有其他想法的。

一方面是因为储君不能轻易更换的缘故,另外一方面则是刘预愈发的觉得,自己的儿子刘祗乃是上天赐给自己的最完美接班人。

皇太子不仅聪慧,而且从小有着极为冷静的性格,一看就是干大事的料。

“这些奏表送到你这里来后,你就试着给大郎讲解其中门道,若是有拿捏不准的,就再与我告知,这种奏表中多是州郡民事居多,可以让大郎从小知道百姓们如何生计,可不要天天困居深宫高墙,成了司马家那种何不食肉糜的货色。”

刘预的话让王则心中大为高兴。

“而且,不仅如此,朕觉得此事也不可以简简单单的走马观花,还要再每隔一段时日,就汇总一些理政心得。”

“这些心得装订成册,不仅要给大郎看,将来还要给咱们的孙子,重孙子这些人看。”

这个时代的教育大多是以儒学法家的经典为主,而这些经典大多数其实也都是先人们治国理政的思路心得。

但是,这些儒学法家大师们很多是都是钻研学问,真正的治国理政实践却都是严重不足。

而真正有足够实践经验的王侯将相们,却都是对于真正的朝廷政治运作讳莫如深。

别说是把重要的军政大事的前因后果如实记载下来,往往不刻意曲解隐瞒就已经是厚道人了。

至于另外的治军兵法,更是各个豪族将门们藏在最深处的看家宝贝。

这就导致一些从师儒学名士的皇室人员,对于真正的治国理政完全都是陌生的。

根本就没有前面的经验可以学习,想要学习的话,只能从那些儒生名士们记录的书中找寻了。

这就导致没有辨别能力的人,很快就会被这些七拐八拐的记载给带到沟里去。

而刘预想要把打破这个规则,把军政决策的真正逻辑记录下来,对于将来的皇位继承者不再以忠孝仁义的皮包装了。

“这可能教育不出来什么千古明君,但是总归能让我们的儿孙知道最残酷的朝堂真相,而不是去那些儒棍法徒的曲笔中去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