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厂内,四座高达十余米,长七八米,呈五六十度状倾斜的水泥窑,早已耸立其中。
若无每个窑炉一侧,都辅有用以进料的向上斜坡,几个水泥窑远远看去,便像极了倾斜摆放于支架上丑陋萧管一般。
窑场内,有无数人正在忙碌。
有人在抡动大锤,破碎石块,有人在用独轮车推拉黏土……
现场是一片尘土飞扬。
而鲁青云,就在一片尘土飞扬中,紧盯着几台大秤,对过往物料进行称重,然后指派人手将称重之后的物料按照一定的配比,送进搅拌场内。
看到朱肇辉过来,鲁青云一边让几个手下接替自己的工作,一边指指尘土飞扬的环境心疼道:“这儿灰尘这么大,鲁王你怎么跑过来了?”
“此次筑坝蓄库之役,水泥可谓是重中之重1
“这第一次烧制要都不亲自盯着,本王岂能放心的下?”
在现场将物料破碎的规格,水泥窑的准备工作等等都事无巨细的检查了一遍之后,朱肇辉这才看向鲁青云道:“让你找周边的铁匠坊要炼铁废渣的事,都顺利么?”
“这还用说么?”
在说了一阵不说鲁王你贤仁,现今句容周边众望所归。
就说炼铁废渣别无用处,留着还占地方,自己水泥厂愿意帮忙清理,铁匠坊高兴都来不及,岂有不愿之理后。
鲁青云才又有些忧心的表示就是这些铁匠坊距离水泥厂普遍路途不近,再加上需求量太大。
若是陛下最终不给特许经营之权,往后水泥厂烧制水泥,铁矿渣的需求恐怕会成为水泥厂的最大制肘。
但面对鲁青云的担心,朱肇辉却只是淡然一笑。
因为他很清楚,不说自己为了钢铁等特许经营之权做了那么多的铺垫。
就说只要大坝建成,亲眼见识到了水泥的好处,朱肇辉相信只要朱元璋还没老到昏聩的程度,就绝对没有不在相关方面对自己网开一面的道理。
见朱肇辉如此有信心,放下心来的鲁青云便也不再铁矿渣需求相关方面纠结,而是巴巴的询问朱肇辉为何水泥中必须要加入铁矿渣的道理。
很显然,在经过酒精提纯一事之后。
鲁青云对事物的理解已经不再满足于表面,而是试图理解表面之下的逻辑关系。
到了试图将这些逻辑关系以自己所擅长的术数进行解释的程度了。
对于这种现象,朱肇辉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也非常想将那些反应背后的化学公式倾囊相授,让鲁青云可以帮自己承担一部分对大明进行化学启蒙的责任。
但想到这么庞杂的知识体系,绝对不是一句从先父日记上看到便可以遮掩。
朱肇辉便不得不强行压下了给自己培养个帮手出来省事的打算,而是虚拟了一个丹师的故事,来讲授水泥的来历,以及水泥中必须要添加废铁渣的原因。
“其实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罗马的丹师便发现火山灰可以做水泥1
“之所以这么多年,大家还都只知道三合土,却不知道水泥,那是因为火山做的水泥非常难以干燥,即便寻常时期,也要十天半月,若是遇到梅雨季节,数月都无法硬化成型,都是常事1
“当初本王从先父所遗笔记上看到这个故事,就一直在想能不能找到什么办法,加速水泥的硬化过程……”
“直到本王额外在从笔记本上看到的水泥配方中添加了废铁渣进行煅烧之后,才解决了水泥硬化过程耗时太长,根本不足以实用的问题1
朱肇辉意味深长的看着鲁青云道:“本王能烧出水泥,除了一点运气之外,更多的还是靠反复实验,至于背后的原理,以及相互的关联,还需你我共同摸索,所以你要有什么发现,不妨告诉本王,到时候咱们相互印证……”
只要鲁青云愿意摸索,再加上自己偶尔提点。
朱肇辉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自己完全可以借鲁青云之口,源源不断的将一些基础的化学反应公式,在不动声色之间在大明普及开来。
这些心思,鲁青云自然是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