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离心离德(十一)(1 / 2)

杨士骧是一位合格的总督,至少相对于目前的青帝国高级官员来说,他属于少数实干派,撑起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国家。

虽然大晚上的凌晨四点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手中还没有任何确切情报,但他依旧做出了当下最好的选择。

放弃城防及一切部门,只防守直隶总督衙门和炮台。

直隶总督衙门还在,天津名义上就还在青帝国控制之下;炮台还在,对外证明天津的抵抗力量还在。

虽然只是垂死挣扎,但是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毕竟他手里就这么点儿力量,还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至少没有第一时间逃跑不是?比载沣派出去的满贵好多了,要是换个载沣派系的总督,电报还没发,人已经踏上逃离的火车了。

九月七日,凌晨四点五十分,天津直隶总督衙门向周围各军及中枢朝廷发出求援电报,但是各方面都没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这个点儿不尴不尬的,电报局的人在打瞌睡,各军镇统制早就睡下了,士兵也正在美梦中。

在大城打酱油的北洋第三镇是第一个行动的。

开玩笑?天津卫可是北洋的老巢了!李大人担任北洋通商大臣以来,足足在天津卫呆了三十年,后来的继任者也都在天津卫办公。

家都没了,第三镇还不能反应快点?

一阵鸡飞狗跳,九月七日上午八点左右,第三镇骑兵团携带少量辎重,风风火火的出发了。

可他们不知道,仅仅过去三个多小时时间,天津卫已经易主了,这注定是白跑一趟。

…………

“军门大人,拢共收拢了一千余人,趁着南华还没包围过来,末将已经派人去搬运弹药粮秣,死守总督衙门……”

“但,南华来势汹汹,古人云,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总督大人…”一员小将正想劝杨士骧离开。

“不必说了,老夫自有考量,若事不可为,本官自有打算。”杨士骧挥了挥手,随即不在说话。

不过这也代表了一种态度,小将拜了拜,退了出去。

杨士骧闭着眼睛,回想着过去。

二十六岁,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妥妥的清流。

四十岁,被李老大人看中,短短数年,直隶通永道——直隶按察使——江西布政使——山东巡抚。

两年前,四十七岁的杨士骧便署理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天下第一督。

如果没有意外发生,他效仿袁大人,有朝一日入军机,或者入未来的新内阁,都是妥妥的。

“可惜…可惜啊!”杨士骧叹了叹气。

丢城失地,这个污点可不容易洗刷,有这个污点存在,他是入不了中枢的。

轰隆隆~

响雷一样的爆炸声惊醒了正在沉思的杨士骧,他猛的站起来,走到门口,看着炮台方向。

“南华最擅渡海进攻,果然来了啊!”看着炮台方向火光冲天,听着炮声隆隆,杨士骧一下子失去了精气神一般,倚在门框上。

“北洋之军队被一调再调,大青的主力集中于山东,天津空虚,都是算计,可怜我却没看出来。”

“罢了,罢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若不是中枢和北洋斗争不断,朝廷处处防备着北洋,何至于偌大个天津卫连守城士兵都找不出几个。”

“可笑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当缩头乌龟习惯了……”

杨士骧痛苦的倚在门框上,闭着眼睛。

天津卫重要吗?不仅是北洋核心,更是北方工业核心,这里拥有对青帝国来说弥足珍贵的天津机器局,规模仅次于江南制造总局,还是京师门户。

即便和平时期,这个地方也有上万守军,还不算炮台守军。

但是现在,却只有不足五千之数可以调动。

青帝国没兵吗?

有,多的是,不说南线围剿南华的六个镇,也不提半天就能到的山海关北洋第四镇。

单单京师周围,就还驻扎着新建八镇中的四个镇加上,北洋第一镇——正式名称为近卫新军第一镇。

足足五个镇,六七万人马,火炮军械齐备,特别是第一镇,炮兵团编制是54门制,其余四个镇是三十六门制,大炮总数近二百门。

但是,因为北洋和中枢的“默契”,这五个镇不会驻防天津卫,不管是袁大人,还是载沣,都不愿意看到这个情况。

“通知各营,去火车站,天津丢失,皆系我一人之责,望诸位保留有用之身,以待天时。”杨士骧深深吸了口气,中气十足的说道。

他想通了,这个官,不做也罢。

被突袭丢了个城,顶多被夺了官职,这是所以汉大臣能接受的底线,生命和自由是没什么大碍的。

“喳!”亲兵打了个千儿,去传令和准备马车去了。

“这天啊!就要亮了,再睡,就起不来咯。”杨士骧摇着头,回去收拾自己的贴身物品。

什么都可以不带,但是那几本孤品书籍是要带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