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她以外。
德妃这次跟着,让若音稍稍有些在意。
德妃,自从借着太后驾崩的事情复宠以后,康熙爷对她虽然不如从前,但见面三分钱,总还有几分恩情在。
这回,若音也是听说,康熙爷那儿是因为德妃在宫中为太后追悼时晕了过去,被康熙爷遇见了。
那正好是半月前的事情。
如今,经过半月时间的调理,德妃的身子逐渐好了,也就顺势跟来了承德。
若音听完了桂嬷嬷的话,便忍不住啧舌道:“咱们这位德妃娘娘,果然是个有本事的。对了,桂嬷嬷。”
若音想起什么,便问道:“我记得,这回跟来承德的太医里头,是以刘太医为首的,是不是?”
“是。”桂嬷嬷颔首,问道:“侧福晋可是哪里不舒服,要请刘太医过来看看吗?”
“不是。”
若音摇头,说道:“德妃娘娘因为早先太后驾崩,既然伤心忧思,想必身子骨不会太好。正好,刘太医的医术,是得到了皇上赞许的。”
“让刘太医去给咱们这位德妃娘娘调养一下身子,不是应该的吗?”
若音倒也不是要害德妃什么。
毕竟这可是宫里呢,太医诊脉开药那都是要记录在册的。
她只不过是想要让德妃吃点苦头而已。
既然病了?
那就还是多喝点苦药,多待在屋子里头,少出来闹幺蛾子好了!
若音可是记得,当初《甄嬛传》里头祺嫔折腾,便是甄嬛送去的一大壶糙米薏仁水,让她服服帖帖的。
桂嬷嬷听完若音的话,心领神会,当即点头后,也就去办了。
这天傍晚。
若音正要吃晚饭,桂嬷嬷那儿回来,正好就说起了德妃那儿的事情。
“侧福晋。”
桂嬷嬷憋住笑,道:“奴婢让刘太医去时,恰巧赶上皇上在那儿呢。有皇上在,刘太医开药后,德妃娘娘说苦,不想喝。”
“她便说,她有一个信得过的太医,平时开的药没那么苦,她想叫过来。结果嘛,刘太医一句‘良药苦口利于病’。”
“又说,德妃娘娘之所以病了这么长时间没有完全好起来,兴许就是那位太医开的药不够合适的缘故。”
“弄得皇上那儿听了以后,当即斥责了那位往日里给德妃娘娘看病的太医。”
“还,亲自把照顾德妃娘娘身子的事情,交给了刘太医呢。也不知道那时德妃娘娘脸上是怎样的一种精彩?”
“可惜,奴婢是瞧不见了。”
“…”
若音完全没想到,这事儿背后还有这样的情形,当即也是没忍住,跟着就笑了。
不过。
笑着笑着,若音也收敛了眼眸,略微有些烦躁地往身后的椅子上靠了靠,道:“皇上此举,倒也并非是帮咱们。”
桂嬷嬷不解,若音便解释道:“德妃那老妖婆,最喜欢的就是作妖了。”
“我原本还想着,什么时候真的忍无可忍了,找到了合适的机会,就送她和她的女儿团聚呢。”
“反正,这些年她身子也不算很好,慢慢变差,人再没了,别人也不会太怀疑。可要是刘太医照顾她的时候出了岔子,反而不好。”
刘太医跟雍亲王府之间的关系,傻子都知道。
德妃要是病了,刘太医没能治好她,到时康熙爷要是不高兴,刘太医倒霉,若音和胤禛也要跟着倒霉。
桂嬷嬷原本没想过这个,但一听若音说,也皱着眉头点了点头。
“侧福晋。”
桂嬷嬷想了想,便道:“不过,奴婢知道,有一些人,他们因为吃了丹药,故此看起来面色红润,气色非常好。”
“但是实际上,内里却被掏空了,虚得很。实在是不行,这或许也是一种法子。”
若音一听,挑眉瞧了一眼桂嬷嬷。
“我还是想想吧。”
若音道:“刘太医为人忠厚,想的都是治病救人。要他去害人,他心里未必真的那么情愿。”
“他是咱们手里的一张王牌,可不能浪费了。”
桂嬷嬷闻言,也晓得当中的利害关系,便道:“侧福晋说的也是。左右,现在德妃娘娘那儿,大不如前了。”
“她想做什么,都未必那么得心应手,咱们小心些,见招拆招也就是了。”
若音也是这么想的,点点头后,便起身来了。
“坐了一个下午了,趁着用晚膳之前,我倒是想出去走走。”
若音说着,就和桂嬷嬷一起到了院子外面,准备临湖绕着小竹林走走,欣赏一下傍晚时候避暑山庄的美景。
今晚的夕阳很红。
就在湖泊的另外一头,山尖树林上头悬挂着,倒影落在波光粼粼的湖水上面,照映得湖面都跟着多了一层红霞的光来。
一切,静谧而又优美。
正好就在这个时候。
站在竹林旁,眺望远处的若音,就听见了身后假山旁,传来的窃窃私语的低声嘀咕。
嗯?
若音本无意去听。
但那人口音重得很,嗓门又大,一开口,若音正好就听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