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切尔诺贝利的影响(1 / 2)

穿普通黑绿蓝三色布衣的,是普通的平头老百姓。</p>

他们是冲着狍子肉来的,熊胆、红豺这些,不是他们的菜。</p>

那些穿大码西装,东挑挑西看看的,才是胡大海的目标受众。</p>

这些都是以倒卖各种东西为生的人,比如从东北往南边儿倒腾粮食、药材,或者从东北往毛子那边儿倒腾衣服、小工业品这些。</p>

说起来,毛子那边这会儿虽然还没到九一年解散的时候,但因为今年四月份发生的切尔诺比利事件,导致其国内物价波动极大。</p>

往那边倒腾日常用品和粮油,这段时间能挣不少钱。</p>

不过这都是些小钱,真要想挣大的,还得是九一年那波机会~</p>

……</p>

摆好货物后,人群就全都涌了上来,举着手里的钱纷纷嚷嚷着要胡大海多给割上点儿。</p>

八毛钱一斤的狍子肉说实话可真不便宜,这价格跟国营店里的肥猪肉比也就才差两毛,属于是最贵的那批野肉了。</p>

但在太东乡却依旧卖的十分火热。</p>

胡大海瞅了一眼排队的人群,苦笑一声。</p>

他这两百斤的狍子肉,听着多,但估计连这儿一半儿的人都应付不了,到时候怕不是又要被没买到肉的人给说上几句。</p>

林芳兵利索的给客人分肉,赵月月则在旁边管收账、算钱。</p>

狍子肉是最好卖的,连二十分钟都没用,就被太东乡的老百姓们给哄抢了个一干二净。</p>

獾油也紧随其后就以五十一坛的价格卖了出去。</p>

这年代大多数人过的还是围绕着锅炉灶台打转的日子,常在河边走,哪儿有不湿鞋的道理,劈柴生火难免会遇到烫伤的情况发生。</p>

这时候买上一罐儿效果好,见效还快的烫伤油送给老婆,就很有必要~</p>

回去指定能被自家媳妇儿mua上两口~</p>

……</p>

但令胡大海意外的是,熊胆和红豺看的人多,问的人也多,但就是死活没能卖的出去,都是搁哪儿看稀罕的,一问价格,就都全摇着头走了。</p>

说实话,他给的价格真不算高,熊胆九十,至于大豺,能以物易物最好,不成的话,就五百一只。</p>

这真的是很良心的价格了,哪怕是国营店,都不可能给出这么低的报价。</p>

然而仨人儿搁山市里站了一下午,来了很多感兴趣的人询问,但却并没能够成功出手。</p>

胡大海皱着眉头站在大太阳底下,心里也是有些忐忑。</p>

他还是乐观估计形势了。</p>

毕竟这是八十年代啊,哪有那么多有闲钱的人。</p>

以前卖的快,那主要是因为卖的那些不是男人用得上的,就是能吃进嘴里的,再不济,也能穿身上暖和暖和。</p>

但熊胆和大红豺不一样。</p>

前者是油胆,属于病变异生产物,非懂行的人不知道这玩意儿的价值。</p>

后者呢,知道这是啥的那就更少了。</p>

不少人甚至都以为胡大海这是偷了谁家的看家狗过来卖,还拍着胸脯大方的表示三毛一斤全要了。</p>

给胡大海整挺无语。</p>

“要不,还是卖国营店铺吧...”</p>

“虽然卖不了高价,但至少不用担心砸手里...”</p>

赵月月惋惜的跟胡大海商议道。</p>

胡大海沉默不语。</p>

卖国营店倒不是不行,就是收购价太低,九十的熊胆转头就贬值成了五十。</p>

这头他拼了命好不容易才从山里打回来的东北大红豺,更是很有可能连一百都卖不了...</p>

实在是太亏了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