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永嘉:“我去找找以前的老关系。”</p>
姜永嘉的老关系当然是白家的人,从白家的田庄开始,交情归交情,生意归生意,又不是挖主家的墙角,他是送钱去的。</p>
女儿给父亲送钱可不是孝顺么。</p>
既然是酒楼杀鸭子,祝明月开口:“鸭绒留下来,我有用。”没到夏天已经要考虑冬天如何度过。</p>
没有空调地暖,没有棉花,注定长安的冬天会很难过。</p>
段晓棠还在家里点豆腐没赶过来,祝明月只能问王师傅:“现在一天能烤多少鸭子?”</p>
王师傅:“选的都是四斤左右的肥鸭,一只鸭子需要三刻钟。两个烤炉,每次能烤四只鸭子。”</p>
祝明月快速计算,一天下来顶多烤上百只鸭子,目前看来是够用。前提是将其他需要使用的烤炉的菜色通通排除掉。</p>
“昨天外带烤鸭的客人多么?”</p>
姜永嘉:“有两位客人。”</p>
祝明月:“订制些食盒,打上春风得意楼的戳记。客人如果外带收食盒押金,还回来退押金。”</p>
上司没有说细则,姜永嘉知道是要自己去琢磨,比如食盒的花样、个数、订金数额等等。“我待会去办。”</p>
后厨是段晓棠在管,祝明月并不清楚。“烤炉再搭几个?”</p>
王师傅:“段郎君的意思是再建两个大的专门烤鸭子。”没想到头一个月的分红居然要靠鸭子。</p>
姜永嘉:“之前还剩些材料,看了下,应该是够的。”</p>
东市渐渐热闹起来,春风得意楼前人潮如织,有人是慕名而来尝试新菜,有人则是特意来见识传说中的商文字和题诗墙。</p>
杜乔被四个同住大慈恩寺的友人拉着“故地重游”,丘才举头望着招幌上几个甲骨字,招呼众人,“快看看,认出来可是一桌席面。”</p>
另一位朋友则是迟疑,“商的文字真是这样么?”</p>
杜乔:“昨日听友人提起,他家有周朝青铜器,上头铭文确与其相似。”</p>
“我家乡离古殷地不远,也曾是商朝旧都,不知能否得见甲骨之文。”</p>
一行人在招幌底下站了小一刻钟都没看出所以然,无奈认清现实,掏钱吃饭。</p>
姜永嘉见杜乔进来,“杜郎君,你来了。”</p>
顶头上司在长安的朋友总共坐了一桌半,姜永嘉作为掌柜不说知道每个人的来历底细,至少认得脸。昨日杜乔回去的车还是他叫的呢。</p>
友人们齐齐疑惑,春风得意楼开业一天,杜长林便成了熟客。</p>
杜乔解释:“我认得酒楼东家,昨日来过。”</p>
姜永嘉原本想将人引到二楼雅间去,杜乔:“姜掌柜,不用特地招呼,我们坐大堂就行。”挑了一个离题诗墙近些的位置。</p>
姜永嘉叫来一个机灵小二招待,自己去后院和祝明月说杜乔来了。</p>
祝明月:“宴请还是用餐?”</p>
姜永嘉:“是和友人一起来的。”</p>
祝明月:“送他们几个菜吧。”</p>
姜永嘉明白送菜是人情,钱还是照收。以后其他朋友来也照此规矩办理。</p>
杜乔既然来过,诸人也不用小二介绍,催着让杜乔点菜,“两只烤鸭、红烧肉、回锅肉、烂肉豆腐、酱肉丝,凉拌卤肉、一壶绿蚁酒。”</p>
住在寺庙里成天吃素,从来不嫌外头油水多,除了烤鸭,其他全是猪肉,不比羊肉价高还实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