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 不得人心的招标(月票2250加更)(1 / 2)

“传统制造工艺,技术性能更可靠,对吧?”郑宇成问道。</p>

沈鸿点头,眉头皱了起来。</p>

如果郑宇成要求采用传统的制造工艺来生产这台大压机,他们这么多工作就白做了。</p>

“不,我们采取新工艺。即使成本高一些,我们也愿意承受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带来的风险!”谢凯知道郑宇成的想法。</p>

运十的核心框架结构,45000吨的大压机就能解决,郑宇成原来是为了后续的项目,现在明知道不可行,就退而求其次。</p>

沈鸿的话,不仅让谢凯反省自己,郑宇成同样不是傻子。</p>

两人都被浇了一盆凉水,如果还不能醒悟,404基地就真的没救了。</p>

“他们不是说风险更高?我们先搞出45000吨的,解决目前我们的困境再说。”郑宇成对谢凯说道,“新技术什么的让他们自己去搞,去验证。”</p>

“我们未来需要65000吨的大压机,甚至更大的大压机。这点风险,我们现在如果不冒,也不会有别人去冒的。等到我们到时候需要,开始建造65000吨大压机的时候,我们还得面临使用新技术所带来的风险!”谢凯对郑宇成解释着。</p>

郑宇成一下子变得保守起来,这是好事情。</p>

可他保得不愿意去冒采用新技术带来的风险,这就不是好事情了。</p>

“苏联在建造75000吨大压机的时候,采用非预应力结构,尤其是没有计算机进行模拟,所冒的风险远比我们更大。我们有计算机进行分析对比,即使出了问题,很快也可以进行更正,在三年时间内采用传统铸造工艺来完成建造……”沈鸿对郑宇成解释着。</p>

他希望郑宇成能同意采用新技术。</p>

只有这样,才能让后面的6.5万吨大压机技术得到验证。</p>

“成本呢?”郑宇成问道。</p>

如果失败,再采取传统的工艺生产,需要的经费,至少是数千万甚至更多。</p>

“……”沈鸿没法回答。</p>

一旦失败,成本依然得由404来承担。</p>

用404的经费去验证华清大学跟二重的技术设计成果。</p>

“我们承担!”谢凯坚定地说道,“至少,这比我们直接上马65000吨大压机的成本将会减少很多。”</p>

谢凯说成本由404负担,郑宇成还能说什么?</p>

“其他人知道我们搞的项目吗?他们能接受吨位降低两万吨?”郑宇成转移了话题。</p>

“我们公布的就是建造45000吨的大压机。”沈鸿平静地说道,“我们没法承担挑战制造65000吨大压机失败的后果。”</p>

国内对于这种顶级的制造装备,一直都是有着一种畏惧的心理。</p>

工业基础薄弱,投资巨大,国内需求的又不是特别迫切。</p>

当然,这是对不了解技术生产领域的人来说的。</p>

军工系统的人,都清楚这种装备意味着什么。</p>

“那就这样吧。”郑宇成的回答有些无力。</p>

谢凯看着沈鸿,却有想法,“沈部长,关于这次任务分配,您是如何考虑的?”</p>

本来沈鸿同意出面亲自主持工作,谢凯他们就不应该对任务安排指手画脚。</p>

中国没有谁比沈鸿对于这些大型项目的工作安排更合适。</p>

“原本是计划下放到各个有经验,技术基础好的单位。不过现在我也在愁这事情,外面的情况你们也看到了,大家现在都缺项目。”沈鸿一说工作安排,就有些发愁。</p>

以前搞九大套的时候,完全不是现在这样的情况。</p>

那时候大家都有着计划任务,对于这些技术难度大的项目他们的管理者根本就不太感兴趣。</p>

现在不同,技术难度越大,意味着他们能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大。</p>

“咱们采取招标的方式,您看如何?”谢凯试探性问道。</p>

“招标?”沈鸿跟褚国荣都是有些不解。</p>

这个项目如何招标?</p>

“把整个大压机分成各个系统,可以按照功能部件或者零部件类型的不同而去划分……机械部分,我们提出设计方案跟建造要求,各个有实力的单位以他们的势力自己报价,报需要的时间……”谢凯仔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p>

他希望整个生产过程是可控的。</p>

市场化,国内一直在开始搞,但是依然有着很多的企业是在靠着国家计划订单在生存。</p>

如果按照沈鸿的想法,即使把任务下放到各个单位,他们都不一定会有紧迫感或者太大压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