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方子言的这番承诺,朱棣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但却并未急着提出自己的要求。</p>
“把东西呈上来!”</p>
随着朱棣一声令下,立刻有一名小太监端着托盘走上金殿。</p>
“给国师大人看!”</p>
方子言从托盘里拿起一本书稿,仔细翻阅几页,随即开口说道:“这书中汇聚了百家典籍,奥妙深通,可是翰林院新编修的永乐大典?”</p>
“没错,这本书的主编就是方孝孺,也就是你的叔爷爷!”</p>
朱棣说至此处,长叹一声:“此人虽然才学渊博,但却并不愿意为我所用,若不是我以天下读书之人相托的话,恐怕他也不会加入翰林院!”</p>
“如今他有推诿之意,所以只编成了这一册藏书,我华夏典籍浩如烟海,其中所蕴含的知识又岂是区区一本书稿能够全部涵盖?只可惜如今翰林院已经无人可用,所以我希望你能接管翰林院!”</p>
闻听朱棣此言,方子言不由得皱起了眉头。</p>
翰林院编修这个官职虽然也不低。</p>
可是他如今已经身为国师,又兼任着太子少帅。</p>
按理来说已经无暇再管翰林院。</p>
朱棣将如此多的官职一股脑地安在他的头上,究竟是有什么目的?</p>
大明朝人才济济,不可能连一个能够顶替方孝孺的文士都没有吧!</p>
面对方子言的疑惑,朱棣缓缓说道:“朕知道你心中有些疑惑,朕命你主管翰林院,也无非是想借由你和方孝孺之间的关系,将他在朝中多留一段时间,让他多为朝廷培养些人才!”</p>
“你想组建东厂,朕可以答应,你想借此分化锦衣卫的势力,朕也赞同,但是东厂建成之后,你需要帮朕做一件事,若是做得妥当,哪怕是将锦衣卫取缔,也并非什么问题……”</p>
朱棣在说这番话的时候,脸上流露出了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p>
方子言何等聪明,自然知道朱棣想要交付给自己的这件事情恐怕绝非小事。</p>
东厂初建,朝廷肯定不会给予太多的支持。</p>
在这个时候给他一个如此艰巨的任务。</p>
恐怕自己这次真要面临不小的困境!</p>
不过为了完成系统下达给自己的任务,即便是有天大的困难,方子言也必须咬牙坚持。</p>
他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对朱棣表示道:“只要微臣能够做到,哪怕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p>
“话不必说得这么绝对,你可是朕亲手选拔的国师,朕又岂能让你身犯险境?至于让你主管翰林院,也不过是为了给你一个保护自己的机会。”</p>
“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查,朕感觉建文可能还在京城,只是京城实在太大,朕不可能为了找一个人而将整座京城给翻过来。”</p>
“更何况之前靖难之役已经搅扰得民间百姓人心惶惶,如果在这个时候大张旗鼓搜捕建文,只怕会引起百姓对于朝廷的反感,所以朕要去东厂找到建文,并把他带到朕的面前!”</p>
朱棣说至此处,大半身体全都斜靠在了龙椅上:“我知道这件事情对你来说肯定有些难度,但是除此之外,朕不能调用其他人,如今锦衣卫在老二,老三的管辖之下,他们两个对于皇位可是心心念念,如果建文真落到了他们的手里,老大这个储君之位恐怕就坐不稳咯!”</p>
朱棣对于眼下的局势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他想替子孙后代打下一番基业,想要趁着自己在位时将周边所有潜在的威胁全部肃清。</p>
可是等他禅位之后,他又希望后世之君能够是一个守业之君。</p>
他知道自朱家上位以来给天下百姓带来了多少苦难。</p>
朱高煦的性格固然和他很像,一样敢打敢拼,一样是个不服输的性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