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9章 1240无诏回京(2 / 2)

“无诏回京?”</p>

魏广德可以肯定,绝对不会有旨意从京城发出,让他潘季驯进京城,也只有工部和都察院是他的上级,可以发文召回他。</p>

其他人,就连张居正都没这个权利。</p>

现在所有回京的道路都堵住了,唯一可能的就是这个。</p>

“应该是。”</p>

芦布小声说道:“据小道消息,是工部里有和潘大人关系好的同僚给他把京城的情况说了,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办法被工部否了,所以才急匆匆回京城,而且进京城就直接找了朱尚书。</p>

外面传说,两人在朱府闹得很不愉快,潘大人说朱尚书公报私仇云云。”</p>

魏广德听到这里,心里瞬间也瞬间想明白了前因后果。</p>

可以说,潘季驯对于他想到的“束水攻沙法”是颇为自信,因为理论上说完全无懈可击。</p>

这也是在后世网络上,把潘季驯吹上天的原因。</p>

虽然实际上,这个办法根本就行不通,而且酿出许多苦果。</p>

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就算到了后世都让人无法找出破绽,就更别说现在的人了。</p>

魏广德一开始就打心底里很支持“束水攻沙法”,只是在江治说了清口大坝和对洪泽湖的影响,进入影响到明祖陵后,这才意识到其实这是一道“毒药”。</p>

而且,按照测试的结果也很明显,此法只对清口附近河道冲刷效果明显,越临近黄河入海口,冲刷效果越差,几近于无,很容易就堵住出海口。</p>

可笑,魏广德却对此一开始还以为可以增加大明的陆地国土面积。</p>

黄河,确实多多少少起到了“填海造地”的效果,但是不考虑中上游的水土流失,就算是下游,其实那些土地也多成为盐碱地,许多很长时间的改良才能把土地变成可以耕种的土地。</p>

“他现在还在朱府?”</p>

魏广德开口问道。</p>

“已经离开,去了工部。”</p>

芦布低声说道。</p>

“次辅大人,次辅大人。”</p>

就在这时,门外有喊声传来。</p>

魏广德不说话,看了眼芦布,他就知趣的出门。</p>

以往有人找,肯定是和门口的芦布交涉。</p>

可现在人在屋里,外面没人,自然就只能先喊两声,不然直接就出现在门口就显得太唐突了。</p>

不多时,芦布进来说道:‘老爷,是首辅大人那边相召,要说潘大人回京城的事儿。’</p>

魏广德不奇怪,张居正要是到现在都不知道潘季驯回来的消息,估计今晚他就该睡不着觉了。</p>

“呵呵,想来他也是派人打听了消息才来叫我过去的。”</p>

魏广德这时候脸上倒是出现了轻松愉快的笑容,和先前严肃形成鲜明对比。</p>

潘季驯可是他张居正举荐的,现在捅出这么大篓子,他张首辅多少都得沾点干系。</p>

想是这么想,可魏广德动作也不慢,直接起身往外走。</p>

边走他也在边思考一会儿见到张居正该怎么做。</p>

这个时候没必要掉了他张居正的面子,张可是有点好面子的。</p>

至于潘季驯,现在工部貌似没人愿意去接治水这个烫手山芋,所以魏广德也不打算把他拿下换人。</p>

朝廷治水,河道衙门里至少得有个堂官才行。</p>

有功劳就是大家的,有过失就是背锅的。</p>

沉默也不行,还是得拿出点手段给他个厉害。</p>

魏广德边走边想,正好朝廷对治水束手无策,他这个最熟悉河道的官儿回了京城,正好也集思广益,倒不如骂一顿,然后留在京城和工部的人再商量下,看有没有其他办法治水。</p>

对,就这么干。</p>

魏广德去张居正值房的路上,就把对策想好了。</p>

他对潘季驯没有成见,虽然他身上有张居正的烙印。</p>

他喜欢务实的官员,不喜欢只会夸夸其谈的人。</p>

朱衡也说过,虽然他和潘季驯有矛盾,其实也多是在当初实地查勘河道时,大家对解决办法的分歧。</p>

两人的矛盾,多是旁人引发,也就是闹出矛盾后,各自的好友帮忙在朝廷上站台发言争取支持,进而发展到相互弹劾所引起的。</p>

那时候虽然严嵩倒台,可江西官员还站着势,潘季驯哪里是他的对手。</p>

“叔大兄。”</p>

进了首辅值房,魏广德拱手作揖道。</p>

在内阁,外人都称呼他们首辅、次辅,不过两人都是表字相称,表示亲切,都是老熟人,在裕袛时共事过不短的时间。</p>

“善贷,坐,知道为何事叫你来吧。”</p>

张居正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就说道。</p>

魏广德点点头,表示知道。</p>

“我已经查清楚了,最后潘惟良是自己进京,算是坏了朝廷的规矩,你看此事该如何处理。”</p>

此时屋里就他和魏广德,张四维不知是没有知会还是来的晚了,反正没看到人。</p>

或许,张居正觉得这个事儿多少有些不光彩,他也有干系,所以不愿意让张四维看到。</p>

总归内阁首辅和次辅达成一致,一个辅臣的意见也就那样了。</p>

“坏了规矩,朝廷自由法度,该怎么办就怎么办。”</p>

魏广德对此也说道,潘季驯敢来,那就得有接受朝廷惩罚的心理。</p>

不过这种事儿,处罚也是可轻可重。</p>

重的,直接罢官驱逐,轻的,则是罚俸和申敕,魏广德不想掺和,既然张居正明白,那就他自己来说。</p>

果然,张居正脸色不变继续说道:“潘惟良虽然说坏了规矩,听说也是因为治水之事,所以我看就罚俸和申敕一番就好了。</p>

如今朝廷大事,就是这治水之事,他既然回到京城,处罚完正好就连同工部同僚一起研究下,看有没有其他办法治理黄河。</p>

他之前所提束水攻沙之法,我这几天也想了想,确实不妥。</p>

就是若直接放弃河运,我怕下面反弹会很激烈。”</p>

“叔大兄,此事我当然清楚,所以才说徐徐图之。</p>

漕运那边,逐年提高海运比例,不再有定数,把漕运和治水分开。</p>

朝廷近些年依旧会投入大笔钱物支持河运,同时我考虑也逐年提高钞关和各闸口的水费,这部分银钱全部补贴治水花费中。”</p>

魏广德说道。</p>

没想到,张居正观念似乎有所转变,不再坚持河运,这可是大好事儿。</p>

那次之后,张居正只说还要考虑,之后再未提及此事。</p>

今日表态,其实也预示着他也看出来了,治水参杂太多东西,最后不会有好结果。</p>

“如此甚好。”</p>

(本章完)</p>

(/44491/44491393/113326793.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