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3章 1234治水?治沙?(2 / 2)

这不是身前身后事了,到时候,就算是几十年以后,怕自己也会被朝廷追责。</p>

身后名,其实对这个年代的士大夫们来说,还是很看重的。</p>

许多人为什么著书立说,还不就是为了有个身后名,免得被后人遗忘。</p>

张居正其实一开始也只是被潘季驯办法吸引,因为他认为很有道理。</p>

清口蓄水冲刷黄河泥沙,就可以解决黄河淤堵问题。</p>

可是现在他明白了,后面还有毒药,那就是洪泽湖。</p>

“在洪泽湖和黄河之间立坝,只以淮水冲刷呢?”</p>

张居正还是不死心问道。</p>

“当初引黄入湖,本就是分流以杀其势,若是任由黄河水流下,在这几个地方,怕是年年都会有险情发生。”</p>

朱衡指的是徐州一下河段,黄河有几道弯曲河道。</p>

当初朝廷挖河渠引黄水入洪泽湖,其实就是为了保证河道安全,算是分洪的一个办法。</p>

这也是历朝历代治水最常用的法子,比如都江堰,其实就是个分水的龙头,将汹涌的洪水一分为二,缓解主河道被洪水的冲击。</p>

“而且,若是只以淮水冲刷河道,淮河水量虽大,却也难以蓄积如此之多的水。”</p>

朱衡又补充道。</p>

其实在古代,中国的学者已经对水量有了自己的估算办法,他们已经掌握了流速和体积计算水量的方式。</p>

只不过,数学在中国古代一般被认为是旁门左道,始终不及八股,所以也只在少数专业技术官员中流传。</p>

民间偶尔出现感兴趣的人,也就是所谓数学家,但那多是兴趣使然,很少有专注并推广数学的人。</p>

到这个时候,其实实验已经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了。</p>

随着河道堵塞,黄河水位不断抬高,继续进行知会漫延出河道。</p>

不过大体上,对于潘季驯束水攻沙法,所有人都已经有了一个认识,那就是前期有效果,开始几年或许黄河会比较温顺,但是数年后水患又会死灰复燃。</p>

最关键就是如此持续就是恶性循环,只能不断加高清口堰坝,让洪泽湖蓄积更多水量进行冲刷,然后就是威胁到泗州城和明祖陵。</p>

张居正挥挥手,算是阻止了继续注水,他已经想明白了。</p>

“这样毫无作为,始终还是不行啊。”</p>

张居正终于说了一句话,实际上他已经从内心里否定了束水攻沙这个办法。</p>

政治错误不能犯,张居正很清楚这点。</p>

但是黄河水患又迫在眉睫,朝廷却不能不有所动作,否则朝野和民间也会对内阁、工部产生不满的情绪。</p>

魏广德没说话,如果此时他提出不再给运河补水,其实也不过就是缓解,但对于治理黄河,其实也没什么作用。</p>

与其说他们商量的是关于黄河的治水,倒不是说明白点就是治沙。</p>

治水容易,可治沙哪是那么容易做到的。</p>

后世科技如此发达,对治沙其实办法依旧不多,只能靠持之以恒的方式慢慢进行。</p>

就算魏广德昨日才让朝廷下达了山陕等地加大在黄河流域植树造林的旨意,其实对于现在的黄河来说,至少五十年内,应该是看不到实际效果的。</p>

只不过魏广德是知道未来,知道虽然不能短时间解决此事,但最起码如果在黄河中上游植树造林,那至少对于改善那里的气候和缓解,作用还是很大的。</p>

其实,黄河之所以如此,和黄土高原脱不了干系。</p>

虽然都知道,黄河携带泥沙是因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但其实根本原因更多还是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在其中有一定影响,但绝对不是根本性的。</p>

按照现代人对古籍的探索得知,黄河变黄的时间主要是在春秋战国时期。</p>

据说黄河早期并不混浊,反而很清澈,西周时期的黄河水还是清澈的,比如《国风·魏风·伐檀》中描述“河水清且涟漪”。</p>

而在《左传·襄公八年》中就记载,“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意思是人的寿命很短,等待黄河变清是不可能的。</p>

《左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说明在春秋战国时黄河已经开始变得混浊。</p>

许多人因此人为是随着春秋时期铁器的使用和农业活动的增加,黄土高原的植被遭到破坏,导致水土流失,黄河水开始逐渐变得混浊。</p>

特别是秦汉时期,建都关中的帝王大兴土木,修建宫殿、陵墓等,以及为防御匈奴大规模的移民屯垦戍边,加剧了黄土高原的植被破坏。</p>

黄河在两汉时期已经非常混浊了,人们称之为“浊河”。</p>

东汉班固的《汉书·地理志》中,形容黄河的混浊,首次出现了“黄河”二字。</p>

但实际上,黄土高原地形崎岖,千沟万壑,这种地形特征本来就使得土壤容易被雨水冲刷。</p>

而当地土壤,也就是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这使得土壤更容易被侵蚀。</p>

至于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对地面的保护性差,无法有效固定土壤,这到底是人为造成还是自然原因,其实很值得商榷。</p>

黄土高原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这种气候条件导致土壤容易被冲刷,土壤被冲刷后,自然就会毁灭其上的植被。</p>

与其说黄土高原上的植被是被古人砍伐造成的,不如说是因为降水冲刷,毁灭了其上植被更可信一些。</p>

毕竟春秋战国之时的人口和生产力,是否真能毁灭如此巨大面积的植被,很值得怀疑。</p>

“回去,我们再商议商议,工部也要想办法。”</p>

张居正最后只说了句,就带着魏广德和张四维回内阁去了。</p>

而工部官员则站在黄河图周围,三三两两商量这办法。</p>

工部其实不是没想过办法,但实在是对于治沙毫无先例。</p>

是的,或许这就是中国古代教育出现的盲点,大家习惯性翻阅古籍寻找对策。</p>

创新性的东西,就比较少了。</p>

当然,也不是全然没有创新,毕竟偶尔还是有异类想到办法的,然后就被记载,开始被后世人所应用。</p>

“确实如你所说,治理黄河其实是治沙,而不在治水。”</p>

出工部大门的时候,张居正小声对魏广德说道。</p>

旁边的张四维也深以为然点点头,很支持这个话。(本章完)</p>

(/44491/44491393/113326799.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