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1200信(1 / 2)

大明京城,深夜。</p>

“梆梆梆咚.”</p>

打更人敲着更鼓走在大街上,远处出现两盏灯笼,随后是一顶四抬大轿晃晃悠悠走过来。</p>

轿子旁边,还有几个随从护卫,都是脚步匆匆。</p>

打更人识趣的让到一旁,把整个巷子空出来,直到对方从他身边走过。</p>

很快,大轿穿过巷口,进入对面的巷子,不多时就停在一扇黑色大门前。</p>

随从上前轻敲门环,很快门里就有了反应。</p>

“谁?”</p>

“快开门,老爷回来了。”</p>

听到门里的问话,外面的随从马上报道。</p>

里面听到是老爷回府,慌不迭松开门栓打开府门。</p>

轿子后面的轿夫抬起轿子,让它向前面倾斜,在轿外随从的搀扶下,醉醺醺的魏广德才从轿子里面钻了出来。</p>

“老爷,到家了,这边。”</p>

“当心门槛。”</p>

两盏灯笼在前面照路,两个随从一左一右扶着魏广德走进了府门。</p>

进了魏府,没走几步,闻讯而来的张吉就迎了上来。</p>

“老爷,我已经让人准备醒酒汤了。”</p>

“嗯。”</p>

魏广德含糊答应一句,就被人搀扶着穿堂过室到了后院院门。</p>

在这里,魏广德被交给后院的丫鬟扶着,这才继续往里走。</p>

虽然魏广德有些醉意,但张吉还是亦步亦趋跟在后面,小声把今天的府里的事儿进行了汇报。</p>

“你说塔山铺的亲戚到了?”</p>

就在院门口,魏广德忽然站住身子,回身问了一句。</p>

“是的,今儿晌午到的,夫人见过他们了,安排在府上住下。”</p>

张吉急忙说道。</p>

他们说的亲戚,自然是早年间大明开发辽东的时候,从内地卫所抽调人马而去的,算是魏广德很多代前的同宗。</p>

一开始,两边还有书信往来,可毕竟这个时代交通不便,所以时间长了,书信也就少了,直到完全消失。</p>

不过,做为留在江西的主家,魏广德还是听老爹经常提前当初祖上分出去的那两支,一支去了辽东,一支则是在大同。</p>

过去是没那条件,家里就一个世袭千户的位置,官微言轻,自然没办法找人寻找这些亲戚。</p>

现在不同了,魏广德已经是内阁阁臣,让人帮忙找人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p>

只不过明军军户的调动比较复杂,特别是辽东和大同,都是战区,经常发生变动,所以找起来舒适麻烦。</p>

这是这支去了辽东的亲戚,也是兵部几次查询才能确认。</p>

按照兵部查验的说法,一开始分配在广宁,后来又调往辽阳,最后,也就是正德年间才派去的海州,就驻扎在海州下面的塔山铺,是护卫海州到营口、盖州通道的一个卫所。</p>

应该说,这个位置还是不错的,比广宁和辽阳强,至少不是在一线,一般不会发生战事。</p>

兵部这边还安排人找塔山铺魏家人问了,确定的确是九江分出来的,老家其实在蒙城那边,属于淮西,和魏家的信息对上了。</p>

于是,两边又开始了有书信往来。</p>

比较现在不同了,自己亲戚已经身为内阁阁臣,就算寄信也不需要他们费心找人带,而是通过卫所的渠道就可以把书信送出去。</p>

而且,因为魏广德的缘故,现在辽东总兵官还是戚继光,最是会做人,塔山铺魏家不过是个世袭总旗,现在也硬生生挤出一个功劳,在兵部报了一个世袭百户的官职。</p>

当然,这次亲戚来访,绝对不是因为升官的缘故,要来感谢云云。</p>

其实魏广德多少也能猜到,因为前面几封信,一开始还好,都是述说这些年家里的情况。</p>

塔山铺那边魏家人还不少,现在最年长的论辈分都算魏广德的爷爷辈。</p>

不过最近两封,信里就反复提到辽东苦寒,生活不易云云。</p>

魏广德多少猜到,这是想让他帮忙打个招呼,找人运作下,打算离开辽东回关内。</p>

又不是脱离军户身份,说起来其实也不难。</p>

说起来,魏家分去大同那支,兵部和马芳都找人打听过了,一直就没找到人。</p>

毕竟这么多年,大同多次经历兵灾战祸,死的人多的去了,还有许多逃离的。</p>

所以,找不到人也不代表人就已经在战火中没了,也可能早年就跑掉了。</p>

不过,魏广德也知道,若是真的逃了,那肯定会往江西跑才对,毕竟当初北调时也就只谋到一个总旗的官职,和去辽东那一支是一样的。</p>

这么多年没人去江西认亲,活下来的概率也是极小的。</p>

也就是这个年代,人们宗族观念很强,魏广德才会托人打听下,联系上。</p>

“他们这次来,有说什么?”</p>

魏广德在后院门口站住,嘴里喷着浓重的酒气问道。</p>

“和老爷猜的一样,他们想搬回关内安顿,不想继续留在辽东了。”</p>

张吉小声说道:“夫人说这事儿等姥爷回来定夺,没一口答应下来。”</p>

“关内?回江西还是留在京城?”</p>

魏广德甩甩头,继续问道。</p>

“这个,他们倒是没提,只说只要回到关内就好,还说关外那地方大是大,就是人口少,他们住的那个塔山铺就不到二百口子人,平时除了商队就再见不到人了,进城也麻烦,很是不方便。”</p>

张吉继续说道。</p>

“嗯,我知道了。”</p>

魏广德转身,在丫鬟搀扶下进了后院,只随口又说了句,“你也早些休息,亲戚那边你帮忙多照应点,安排人带他们出去耍几天,在京城各处转转。”</p>

魏广德进了内宅,自然有人打水给他一番洗漱,又喝了醒酒汤,不过效果也就那样。</p>

这年头官员们赴宴,一般都准备黄酒,这黄酒虽然度数轻,适合长期饮用,但后劲很大,需要好好睡一觉才能消除影响。</p>

虽然白酒也开始流行,但始终属于末流,正式宴会上是上不得台面的。</p>

不过,官员私人关系良好,聚在一起也喝白酒。</p>

此时,魏广德就感觉头昏昏沉沉的,被一种丫鬟摆弄后,这才送回卧房休息。</p>

等他再次醒来,已经是第二天,外面天色大亮。</p>

好在不是初一十五,所以今天没有早朝。</p>

要他服侍的是工作狂明太祖朱元璋的话,魏广德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p>

其实,自正德皇帝以后,明朝的皇帝都比较懒,不早朝已经成为常态。</p>

别看官员们时不时拿这个弹劾,骂皇帝惰政,但内心到底怎么想的,也只有他们知道。</p>

反正明中后期的京官儿,日子是比明初那些强了不知多少。</p>

“醒了。”</p>

魏广德睁开眼,静静的盯着床顶,耳中就听到夫人的话。</p>

魏广德侧头,看到夫人徐江兰坐在那边,有贴身丫鬟正在给她梳妆。</p>

“头还痛不痛?”</p>

刚才看床上被子动了动,所以心里才发问,看魏广德没回答,又继续问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