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663王廷出手(1 / 2)

第664章 663王廷出手</p>

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杨博、兵部尚书霍冀、刑部尚书毛恺各上疏请留大学士徐阶,情理之外,预料之中的事儿。</p>

魏广德知道,此事在隆庆皇帝批红后其实已经没法翻盘,已成定局。</p>

但是,随着三位尚书的公开上疏,朝堂上百官的态度也有了一些变化,一些官员也在讨论是否要跟进,附和,请皇帝收回成命。</p>

在许多官员眼里,徐阶虽然年事已高,可身体很好,根本没到需要养老的程度。</p>

而朝廷上的大事儿,似乎还真需要一个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老臣来操持。</p>

现在的大明朝,虽然民心稳定,可是就这些年的情况看,各地反叛,作乱时有发生。</p>

远的有闽粤的张琏、李文彪、李亚元等,还有四川蔡伯贯,近的有云南土官凤继祖起事、万羊山蓝户,最近更是传出陕西不稳的奏疏。</p>

山西巡按御史宋纁奏曰:山西、陕西及河南等省连年欠收,“民穷盗起”,而韩城、宜川之间逋逃更多,应穷治之。</p>

这些事儿,虽然在苗头起时地方就已经出手剿灭,可报到京城终归还是震动很大。</p>

嘉靖朝时期,乱贼多出自闽粤等沿海府县,根源则是在于倭寇。</p>

而山陕、山东一代民乱,则大多来自白莲教徒之手。</p>

这些情况,在文官看来都是可以理解的,本就是穷凶极恶之人,作乱只是迟早的事儿。</p>

而现在云南、江西和陕西的情况则略有不同,属于内乱,因为是地方官员处置失当造成的。</p>

虽然官府出手镇压很快,可是终归乱子还是铸成了,所以朝廷里留下一个徐阶这样的人,似乎也不是坏事,至少关键时候能做出决断。</p>

这样的议论,自然很快就通过芦布之口传进魏广德耳中。</p>

虽然不知道陈以勤、殷士谵等人是否也听到这类传言,可魏广德觉得这件事儿绝对不能继续让它发展下去。</p>

徐阶离朝是肯定的,皇帝已经下定决心,就算现在他们改口,隆庆皇帝也抹不开面子,否掉之前自己的决定。</p>

这样的结局,就是和百官心意相悖,长此以往就会离心离德。</p>

魏广德坐在值房里想了半天,他现在就是隆庆皇帝身后的狗头军师,发现对皇帝不好的苗头,自然要先想好怎么应对。</p>

必须找机会抹黑徐阶,即便他确实做了许多事,获得不少官员的心,但也得找到合适的理由。</p>

魏广德不由得想起徐阶那个亲兄弟了,他当初爆出的徐阶家族的黑料肯定是做不得假的,这个百官都心里有数。</p>

可毕竟是去年的事儿,现在拿出来炒,明显就是故意为之。</p>

当官的,除了今年考上来那批人,别的都不是笨蛋,一看便知。</p>

再想想,最近的似乎也只有张齐的奏疏了。</p>

之前,张齐因为弹劾徐阶“为人臣不忠,与人交不信,大莭已久亏矣”而被隆庆皇帝罚外放,不过魏广德知道,此事其实下面官员也是颇多义愤的。</p>

手指快速在桌面轻点,为张齐翻案?</p>

他和张齐不熟悉,并不知道这人到底如何。</p>

而且,翻案还得有道理,毕竟张齐上奏其实就是在投机,赌隆庆皇帝想罢徐阶,只不过时机不对,踢铁板上了。</p>

奏疏是写的很好,有理有据,可见绝对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有谋划,还反复润色。</p>

说实话,魏广德并不喜欢这样的人,因为就张齐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个十足的政客,根本不值得投资。</p>

魏广德甚至怀疑,张齐那份奏疏,或是去年徐阶和高拱恶斗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p>

那时候什么情况?</p>

六科和御史联袂攻拱啊,要不是高拱犯错太多,实在拖不下去了,说不好张齐当时还会给科道言官一个背刺。</p>

徐阶不可信,他张齐一样。</p>

魏广德想不出办法,就打算写条子,邀约陈以勤、殷士谵聚会商议,这时候芦布又进来了。</p>

“老爷,殷尚书有条子送来。”</p>

说话间,一份书札递到魏广德面前。</p>

接过来拆开看了眼,就对芦布说道:“我知道了,去回送信人,就说我准时赴约。”</p>

殷士谵和魏广德虽然还是干的侍郎的活儿,可品级上已经是尚书,所以在外面一般人也都称他们是尚书,就算不掌部也是。</p>

下午,魏广德没有等到散衙,找个由头就先一步离开了礼部,直接去了殷士谵家里。</p>

他进屋的时候才看到,屋里不止是殷士谵在,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廷也在那里。</p>

“王大人。”</p>

魏广德和殷士谵熟悉,所以进屋没有先和此间主人打招呼,而是对王廷拱手道。</p>

说实话,这个时候,魏广德心里也狐疑的很。</p>

王廷和陈以勤都是四川人,他们两个搅在一起很正常,可怎么今日却是和殷士谵钻到一块去了。</p>

“善贷,坐下说话。”</p>

殷士谵招手,让魏广德过去坐下后他才道:“今日请二位来此,也是逸甫的意思,他说王大人手里有份东西,可能对缓解当下朝堂舆论有用。”</p>

魏广德明白,陈以勤说的舆论,肯定就是当下官员们谈论的,关于徐阶去留的议论。</p>

魏广德看了眼王廷,知道肯定是利用都察院的关系,搜集了徐阶的黑料。</p>

这背刺妙啊。</p>

官员们都说徐阶老臣谋国,这个时候要是都察院爆出徐阶一些东西,估计风向立马就会反转。</p>

魏广德不确定现在舆论这东西是不是被徐阶操控的,但不得不防。</p>

徐阶都敢背水一战,他们自然要勇敢面对。</p>

魏广德微笑着看向王廷,等着这位都察院大佬拿出徐阶的黑料,他看看能不能达到目的,让徐阁老万劫不复。</p>

这时候的王廷脸上只是笑笑,随即就从袖中抽出一篇奏疏递了出来。</p>

魏广德倒是不急,而是看着殷士谵伸手接过,打开,快速浏览起来。</p>

从殷士谵的表情上,魏广德先是发觉错愕,之后才是豁然开朗。</p>

似乎有戏。</p>

魏广德坐下这一会儿,其实已经想好一些对策,那就是如果王廷的东西分量不够的话,那就请他安排都察院御史,翻徐陟当初的爆料了。</p>

虽然意图太过明显,但短时间内还真不好收集徐阶的问题。</p>

别的人用这种理由弹劾官员,隆庆皇帝可以以旧事重弹治罪。</p>

可要是他们这边指使人弹劾的,皇帝自然会选择性忘记他下发的大赦诏书。</p>

等殷士谵把奏疏看完后递给魏广德,他也马上打开快速看完,随即有些惊讶道:“有证据吗?”</p>

王廷又是笑笑,随即点点头。</p>